客家十九娣——客家人的損失,兒童頭帽的失傳是客家精神的滑落!


在我國,每個民族都有其與眾不同的特色,許多人都知道廣西的苗族穿戴很華麗很漂亮,但是其實我們客家人曾經也是有過一種很特色的穿戴品,那就是客家兒童頭帽。這個很具特色,在很多地方八零後的客家人應該都還戴過這種頭帽。

這種帽子是客家老前輩們為了自己即將誕生的子孫而編輯成的,一針一線的編輯,上面繡著各種圖案,有老虎的,小狗的,獅子的,小貓的,圖案非常好看。很多小孩子很喜歡戴。

小時候,小編也帶過,這種帽子有冬天戴的,也有夏天戴的,夏天的是頭頂不封的,只是圍到小孩子的還未封育的腦袋門。老人家說不能讓那裡著涼。小時候,我家族比較窮,所以老前輩就在這帽子上大部分都是繡小狗狗,預示著我們的命賤,老人家認為小孩子越命賤越好養,所以連花名都取帶狗字的。


有的人家希望自己小孩以後讀書厲害,能夠高榜提名,所以就繡一些狀元帽子給他戴。

還有一些人就是出生身體不好。老人家就會根據他的出生年月來算,與什麼動物比較和諧,就繡什麼動物上去戴,希望能轉運。

其實繡一頂這樣的帽子也是挺不容易,老人家一針一線的縫著,但是就是有那耐心,足見老人家當時是多麼的吃苦耐勞,也是那麼的好學,最終能編輯出一個如此漂亮的帽子留給子孫後代。

在我們那年代,大部分的客家人家裡都有這種帽子,這也是客家風情和特色。每個帽子質量非常好,可以穿戴好幾代!後人能戴上前輩留下來的這種親手編織的帽子,也是很榮幸的,這是一種精神的流傳!

只可惜的是從九零後開始。就幾乎看不到這種帽子了。後人不喜歡了,也不需要這種前輩的精神了,這也是我們客家精神的一種損失!

客家兒童頭帽。

客家兒童頭帽。

客家兒童頭帽。

客家兒童頭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