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大山深處的世外桃源,有一項瀕臨失傳的技藝,你知道嗎


聽說在湖南省株洲市攸縣蓮塘坳的泉坪,哪裡不僅風景如畫,民風古樸,被稱之為世外桃源,而且還有一項聞名遐邇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國內專家驚歎為國內造紙業中“活化石”的泉坪古法造紙術。出於好奇,我揣著一顆疑問的心,匆匆打點了下行囊,駕車沿著109鄉道,前往一探究竟。攸縣的自然地理屬於羅霄山脈山系,境內的東部,崇山峻嶺,漫山遍野的竹林,鬱鬱蔥蔥。陽光穿過路邊的竹林,撒灑過來,如散落的音符,一路如歌。

行駛了一段無名路,來到了一個交叉路口。熱情的鄉親指著遠方說,翻過那座山就不遠了。據記載,攸縣的造紙始於唐代,明清至民國進入了興旺期。攸縣的土紙造紙廠,民間稱之為紙槽。清咸豐、同治年間,攸縣就有400多個紙槽,年生產土紙1000餘噸。《近代中國實業通志·上篇》載:“湖南省從光緒二十九年出口土紙,此時湘攸土紙已是馳名省內外的優質產品。”時至今日,攸縣採用傳統完整的古法造紙工藝,就只有蓮塘坳鎮幽居村的泉坪了。

沿著纏繞山腰的道路,一路爬行。道路曲折不寬,剛好一輛車通行。當眼睛的餘光,掠過右邊斷崖的落差時,讓人會不自然地握緊了方向盤。越過了一個山口,眼前頓時豁然開朗,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天空高遠,山色青翠,祥和安靜的醇美山谷,泉坪到了,好一個世外桃源。老鄉說,泉坪現在只有二十來戶人家,三十多號人口。年輕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在家的基本都是些老年人。


在老鄉的帶領下,沿著蜿蜒曲折的小溪,來到了竹林蔥鬱的山麓,遠遠地看到了一個杉樹茅草搭建的棚房,這就是傳說中的古法造紙生產場地,當地人稱之為的“紙槽”。我發現,紙槽的建造,一是就地取材。基礎用的是當地小溪裡的石砂壘砌;牆壁用的是山上黃泥夯抖;房頂用的是茅草或杉皮遮蓋。二是依山就勢。依著高山上的水源,順著山的坡勢落差,藉助動能生產,充分體現了當地人的智慧和建造水平。

泉坪的古法造紙,生產程序多,工藝要求嫻熟,對操作者有較高的技術要求。一般生產有備料,下氹,打料,抄紙,榨水,曬紙,打包等工序。照片即為下氹的場景。下氹是將竹料放入開挖的水池內浸漚,一般要浸四個月左右。氹池通常選在水源旁邊,方便引水浸漚,池底兩端各留出進水口。下完竹料後,按比例放入陳年的冬石灰,以腐蝕浸漚,然後用木料豎壓,並用大石頭鎮住。池裡的水是金黃色才好,如果是黑色就要添加石灰,防止竹料變質。

當浸漚的竹料熟透時,就可將其洗淨打料。照片中的張叔,挑著剛從氹池內挖出的竹料,準備倒入打料池內,進行碾料。張叔說,我們現在打料要輕鬆多了。我問為啥?他說古時候不能機械打料,只能把竹料放在踩浣裡,進行人工腳踩,踩成漿狀的粕料後,再用竹篾製成的爪子,將踩浣裡的粕料翻騰,撈出雜質,才使“粕料”成為“紙漿”。看著張叔滿意的神情,我想,隨著時代的進步,任何古老傳統的工藝,是不是都會有改變的結局,不得而知?


照片中,用竹竿、帆布繃成的長方形過濾池,正在接著從打料池管道中流出來的紙漿,並進行濾水。張叔說,他們古法造的土紙,採用的都是嫩竹。攸縣有句俗語: “竹子不吃小滿水”。就是說小滿節前,當新竹開齊了尾時,造紙人家就要採伐新竹作為備料,把竹撩成筒,刨皮去青,並殺成條料,這樣才能做成下氹的竹料。

這幅照片,就是抄紙的場景。譚叔說,抄紙前要先看槽水滿不滿,並要用竹竿把槽中的紙漿攪勻。再是上滑。上滑是用一種藍樹葉或藤梨管,用水煮成汁,加入紙漿中用來調節紙漿的滑動性,以方便抄紙。言談中,只見譚叔兩手握住簾床,有節奏地往水中左右擺放,由外到內蕩過來,再送過去並抬起簾床。那嫻熟瀟灑的動作,猶如雲起兩過,波濤淌漾,很是藝術!

這是榨水的工藝照片。榨水就是抄紙後,把從簾床上揭下的紙張疊在凳架上。當凳架上的紙料到一定量時,就用大木料至於蓋住紙的木板上,依靠大木料的重力排水。或是依靠一根槓桿卡住一頭,另一頭人工用力下壓,把紙水儘可能地排幹。


把凳架上榨乾的紙料,分成坨後,鄉親們把它們挑回家,就要曬紙了。這位大嬸說,泉坪好多人家都有焙紙房,有太陽的時候,大家就都在房屋的前坪,擺置竹的涼架,用來曬紙。一般五張紙為一節,一根竹竿上涼二十節,五根竹竿湊成一百節,打包成一打五百張紙,用於市場銷售。

張叔已經七十歲了。在紙槽前,他還能穿針走線,仔細地用竹子修復抄紙的簾床。據說2011年,復旦大學教授發現了泉坪原始獨特的“簾床”後,為之震驚,因為國內這種原始精細的製作工藝,其它地方已經失傳了。張叔說,古法造紙工藝複雜,操作辛苦,一打紙賣二十幾元,一年下來也就賺個一兩萬元。村裡的年輕人對這行沒興趣,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我們這輩人百年後,估計這項技藝會沒人繼承了。看著張叔凝重的神色,我不知說啥來安慰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