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長」還是「立賢」?皇位繼承看似簡單,其中道理很深刻

原文標題:《“立長”還是“立賢”?皇位繼承看似簡單,其中道理很深刻》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皇位的繼承一直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操作起來卻很簡單。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傳給老大就行!這老大指的就是嫡長子。在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皇位傳遞過程中,嫡長子繼承製一直都是不變的原則。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一定要傳給嫡長子呢?而不是在幾個兒子之中選擇品德最高,能力最強的賢子呢?僅僅用一個長子的地位就來繼承皇位,成為國家的一國之主,會不會有點簡單粗暴呢?

“立長”還是“立賢”?皇位繼承看似簡單,其中道理很深刻

其實在封建帝王的歷史也有不“立長”的情況。比如說在周王朝時期,周幽王就廢長立幼,但是結果呢?申皇后對周幽王懷恨在心,於是其長子一怒之下和孃家的犬戎勾結造反,將周幽王殺死!在隋朝時期,隋文帝也廢長立幼,當時他覺得楊廣比楊勇更有才幹,於是就廢掉楊勇的太子之位,讓楊廣繼承了皇位,但是實際上楊廣也並沒有成為一個賢明的君王,反而成了個殘暴荒淫的隋煬帝!還有唐朝的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掉了自己的哥哥,讓自己當上了皇帝。清朝的康熙皇帝也曾一時糊塗,廢長立幼,導致自己的九個兒子自相殘殺。

“立長”還是“立賢”?皇位繼承看似簡單,其中道理很深刻

這些不“立長”的情況在歷史還有很多,大多帶來的都是一場悲劇。所以坊間常言,若是皇帝不“立長”,必然會帶來社會的動盪!那麼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因果關係呢?因為你要知道嫡長子的母親是皇后,能成為皇后的女人那就說明她的家族背景不簡單,不是皇宮貴族,也是名門望族,有權有勢!

“立長”還是“立賢”?皇位繼承看似簡單,其中道理很深刻

所以這孃家的家族勢力會力挺“立長”的原則,一方面古代女人講究“母憑子貴”,所以皇后能不能繼續手握後宮大權,享受榮華富貴,關鍵就看自己的兒子能不能繼承皇位;另一方面嫡長子的身後有這麼大的一個親友團,若不“立長”,他們必將謀反,因為這裡面的權利關係顯而易見。

“立長”還是“立賢”?皇位繼承看似簡單,其中道理很深刻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判斷一個皇子的能力問題成本太高,往往也都無法正確的作出判斷,因為人大都會站在自己的立場之上,用自己的思想去判斷問題,這樣就導致了結果的千差萬別。“無能”的人都是相似的,但是“有能”的人卻各有各的不同。

“立長”還是“立賢”?皇位繼承看似簡單,其中道理很深刻

就好比說一個擅武,會騎馬射箭;一個懂文,能賦詩做賦,你能說哪個更有才能,哪個更賢德嗎?這很難判斷,所以就乾脆以年齡長幼來作為唯一的條件,繼承皇位,維持皇族秩序,也讓天下之人可以接受,這也符合“先來後到”的原則。就像是我們現在高考一樣,用分數作為考評的標準,至於“能力”這種抽象的東西是很難做到統一而公正的評價。

“立長”還是“立賢”?皇位繼承看似簡單,其中道理很深刻

最後就是朝廷文官勢力的支持。這群飽讀詩書的文官大臣,他們會出於對自己利益的考量,選擇一個合適的皇帝,那麼嫡長子就是他們不二的選擇。一方面這是歷史的規律和皇族的秩序,是萬萬不可違背的原則;另一方面“立長”也是整個社會百姓所能接受到一種原則。所以這些文官勢力集團就會誓死捍衛“立長不立賢”的原則,來維持皇族秩序,安穩社會民心。

“立長”還是“立賢”?皇位繼承看似簡單,其中道理很深刻

若是嫡長子成功繼位,那麼這些大臣就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還能得到新皇帝的重用和賞識。若是他們支持“立賢”,那麼一旦“立賢”失敗,結果就是輕則人頭落地,重則禍害全家!即便是“立賢”成功之後,也不會撈到什麼好處,畢竟已經違背了倫常,為天下人所不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