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敗戰神趙雲,其實就是一保鏢隊長,參與戰役不多所以未嘗一敗

原文標題:《不敗戰神趙雲,其實就是一保鏢隊長,參與戰役不多所以未嘗一敗》

近年來一些影視作品對趙雲尤為關愛,很多篇幅都在講述趙雲的故事,甚至還專門拍攝了一部武神趙子龍。在三國之中,趙雲初出茅廬就身著白袍白馬,協助公孫瓚組建無敵騎兵白馬義從。後來跟隨劉備之後數次挽救劉備及其親屬性命,有七進七出虐殺曹魏大軍,有護衛劉備迎娶孫尚香,有截江搶回少主阿斗,也有數騎闖敵陣救黃忠。趙雲的戰績數不勝數,也號稱一生不敗,但其實在史料記載中,很多典故都可以歸入小說情節範疇,趙雲並沒有影視作品中那樣厲害。

不敗戰神趙雲,其實就是一保鏢隊長,參與戰役不多所以未嘗一敗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蜀漢有五位虎威猛將,分別是關張馬黃趙,他們號稱五虎上將。大家要注意他們的排名,趙雲排在最末位置,這在三國志中有明確的記載。趙雲排在最末位,主要是因為他沒有像其他四人被封侯,趙雲是在死後才被追封。大家現在有些明白了吧,如果趙雲功勞真有那麼大,為何生前不被封侯呢?下面,我們來還原一下歷史上真實的趙雲。

不敗戰神趙雲,其實就是一保鏢隊長,參與戰役不多所以未嘗一敗

前面說到趙雲剛出山之時,是跟著公孫瓚征戰四方,還組建了無敵騎兵。公孫瓚其實和劉備是同窗好友,一起跟隨盧植學習軍政之術,後來學有所成在朝為官。當年公孫瓚在外巡查的時候,遇上鮮卑騎兵,公孫瓚的騎兵英勇衝鋒,以少許騎兵取勝,在嚐到甜頭之後,公孫瓚極力推行“白馬義從”這個軍事建設項目。經有序的軍事訓練,這一隻騎兵隊伍軍威在外,每每對陣鮮卑均取得勝利,後來還以兩萬騎兵抗衡三十萬黃巾軍,從此白馬義從享譽中原。而趙雲只是後面投奔而來,在公孫瓚帳下聽命,前期的戰績與趙雲沒有任何關係。

不敗戰神趙雲,其實就是一保鏢隊長,參與戰役不多所以未嘗一敗

劉備因為舉兵之後一直沒有太大的起色,就找到老同學公孫瓚,在他那裡先落個腳。這個時候,公孫瓚就把趙雲派了過去,充當劉備的個人護衛,並幫助劉備掌管騎兵隊伍。要知道那個時候劉備算是相當落魄,當初起兵還是變賣三弟張飛家產,自己帶領著三百多號人被打沒了,哪裡有什麼騎兵編制。後來趙雲兄長故去,就向公孫瓚辭官回鄉。

不敗戰神趙雲,其實就是一保鏢隊長,參與戰役不多所以未嘗一敗

過了七年,趙雲突然和劉備重逢了,劉備依舊顛沛流離,但趙雲需要一個主公,於是兩個人結成君臣之好。當時軍中無馬,馬匹只有將領才有,但趙雲依舊擔任騎兵總管。其實說白了,還是在給劉備當保鏢。不過趙雲是相當盡職,每次都是自己身臨險境保護主公劉備。在當陽之戰中,趙雲保護劉備殺出重圍後,發現少主和主公夫人深陷敵陣,於是扭頭就殺了回去,全然不顧主公劉備安危。

不敗戰神趙雲,其實就是一保鏢隊長,參與戰役不多所以未嘗一敗

後來迎娶孫尚香之後,劉備就安排趙雲護衛後宮安全,說是保護其實就是監視。但蜀漢與東吳交惡之後,孫權以吳國太的名義讓孫尚香回東吳,並計劃將阿斗帶回去。結果趙雲失職,讓孫尚香把阿斗給拐帶了出去。在追堵的過程中,孫尚香對趙雲破口大罵,全然沒有把趙雲放在眼中,後來還是張飛帶兵前來才完成攔截。孫尚香對待張飛的態度就截然不同。

不敗戰神趙雲,其實就是一保鏢隊長,參與戰役不多所以未嘗一敗

通過這兩件事情,趙雲其實已經觸犯劉備心裡底線了,但是劉備一直隱而不說。後來在益州之戰的時候,劉備安排張飛和趙雲一起入川作戰,其實大多數功勞都是張飛的,而不是趙雲。在取得蜀中之後,趙雲再一次展現自己的低情商,拒絕劉備的賞賜,並言明國賊還沒有消滅,不敢說享受的事情,這不明著在打劉備的臉嘛。因此,劉備在分封的時候,其他四人都是正將軍,唯獨趙雲是雜牌將軍。

不敗戰神趙雲,其實就是一保鏢隊長,參與戰役不多所以未嘗一敗

劉備建立蜀漢之後,趙雲基本就賦閒在家。後來蜀漢將領無人可用之後,諸葛亮才重新啟用趙雲,但也只是讓趙雲押運糧草。如果趙雲真有小說和電視劇中那樣厲害,為何是雜牌將軍,又為何排名最末位,參戰的時候也只是押運糧草幹雜活呢?所以,我們還是應該辯證看待歷史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