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HR点击“不合适”的简历,可能都犯了这7个错

大部分求职者在准备的过程中,都只把眼光集中在面试过程和技能提升上,80%的求职者都认为简历是求职中最不需要花费精力的一环。

可实际至少有50%的人都“死”在这个环节,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一份能拿的出手的简历!

让HR点击“不合适”的简历,可能都犯了这7个错

在简历筛选中,HR浏览一份简历平均只需要6s左右的时间,如果你的简历不能在这6s当中吸引HR,就会被直接打入冷宫!

那么简历究竟怎么写才能让HR相中并另眼看待?!

我们收集了一些你一定要避免的雷区,和可供你参考的资料,希望能为你的求职,助攻一把。

HR眼中的“必挂”简历7宗罪

海投&应聘岗位和简历求职意向不符

举个例子,比如来应聘活动运营,但简历的求职意向和工作经历都跟活动运营不符,很难不让HR怀疑你这是海投的简历,非常不走心。

另外,还有求职者应聘用户运营岗,但在邮件正文中的自我介绍中,写的却是:“想申请手游产品助理职位”。

你猜HR看到这样的信息会不会打开你的简历?所以与其海投后干等HR的回复,不如静下心来,把简历细心改好。

让HR点击“不合适”的简历,可能都犯了这7个错

过于彰显个性的简历照片

在简历照片栏放动漫头像和萌宠的你,真的是想求职吗?

你可以不颜值尤佳,但请在照片上认真对待,蓝底证件照,但要注意表情很苦逼的表情很容易给HR造成很消极的印象。

如果你实在没有合适的证件照,又觉得拍出来的照片不太好,记住这一点:不能为自己加分的照片,就别放了。

让HR点击“不合适”的简历,可能都犯了这7个错

不仔细的命名格式

让HR点击“不合适”的简历,可能都犯了这7个错

不写岗位、不写名字、岗位名写错........这样的简历附件,真的很难让HR们有打开的欲望,毕竟连简历命名都如此随意,HR们可能会认为你缺乏规范整理的能力和认真对待求职的态度。

你说还有多大概率,能获得面试机会呢?

自我评价以素质为主

如果你是刚毕业的学生这样的评价还尚可理解,但我们的理解并不代表用人单位的接受。

用人单位更关注的,是你的优势在哪里?你具有什么样的能力?你能搞定什么事情?

所以,空话废话的自我评价就少一点吧,我们还需要多思考从自身出发如实填写。

把经验描述成工作流程

让HR点击“不合适”的简历,可能都犯了这7个错

如果有机会,你可以跟身边负责筛选简历的HR小哥哥姐姐们聊聊,你会发现:实习经历这一项,十个人里有八个是这么写的,这根本不叫你的经验,这只是你岗位上的工作流程,这些你不用写别人也知道,故此它根本没有什么作用。

想要让HR们认可你过往的经历并眼前一亮?做一些量化处理必不可少。

整体无亮点,且求职意向不明显

如果上述你的简历都已中枪,那很抱歉的告诉你:你的简历没有任何亮点!

但比没亮点更可怕的是你的简历上都没有明确的求职方向,一个人简历最失败的地方就是要让对方分析判断你究竟适合做什么?别人根本没有哪个时间!

毫无关联的个人经历

跨行业求职很正常也很普遍,学技术想求职产品也完全OK。

但是求职运营之前麻烦看下JD要求,简历里大段的技术相关经历,跟产品是没有关系的呀,想要求职产品岗,你的经历对求职的支持性在哪里?你让我录取的优势和决心又在哪里?

让HR点击“不合适”的简历,可能都犯了这7个错

每一个求职中的同学,在投简历前,都应该把岗位要求和资格看清楚,在根据JD去有针对性的修改内容和自己过往经历,用自己的经历去匹配岗位的需求,修改简历。

不是所有的经历都适合写在简历上,清晰的关键词描述个人经历,不要让HR去猜你合不合适,否则结果一定是不合适。

简历写经历的正确打开方式

用经历去说明经验,用数据去说明能力,并且写下的经验要和你应聘的岗位相匹配,才是在简历上写自己实习经历的正确表达方式。

给你举个例子:

让HR点击“不合适”的简历,可能都犯了这7个错

这份简历就有以下一些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行动方案明确

红色方框的内容,是属于工作过程中的具体方法,策略。

她很聪明地将工作中使用到的专业名词,技能添加到了简历中,这样能够使简历的描述看起来更专业。

毕竟HR都是看关键词的,而且你的简历看起来越专业,我们就会觉得你的匹配性越高。

相应的,简历通过筛选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譬如:新品卖点、微信推广、好评返现、有效长尾词,这些都是实际运用中需要用到的,也是我们在购物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的。

看到这些词汇时,自然能够想到,她是一个真正有经验的人。

有经验还不够,你做过,并不代表你有实际产出。

量化业绩丰富

绿色方框的内容,是她在业绩量化方面的呈现。

30分钟、12.5倍,增长43.9%,排名11,交易量突破1万,转化率12.53%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量化业绩的方法。

市场、增长倍数,增长百分百、排名情况、交易量、转化率。

很多人说业绩量化不了,其实是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对细节数据的关注与收集整理。另一个方面,是不懂得从量化角度出发去体现业绩能力。

如果缺少了数据的收集整理,自然无从下手量化业绩。

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大家,简历要做到持续更新,因为做过重大项目时,或者业绩较好的工作,需要尽快将内容更新到简历上面。一方面可以避免细节或业绩遗忘,另一方面可以做到简历在人才库中排名靠前,让猎头或其他公司注意到你,收集你的简历。

其他方面

有了过程描述,与业绩量化之后,其余地方显得不那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课外实践没有被色框框住的原因。

因为有了工作经历方面的内容,课外实践就不那么重要了,包括14年的校园营销工作,这个也是就是推销手机卡,含金量相对较低。

蓝色框的内容也是很巧妙的点。她所写的技能,H5,Processon,Xmind都是互联网行业运用较多的软件,这能给她快速上手工作加分,毕竟在线协作画流程图,以及思维导图,制作宣传H5都是新媒体运营必备的技能。

而兴趣爱好的日记以及日均阅读量,是体现她文案,文字工作能力的地方。

学习社群,则是体现了她在新媒体方面的自学能力,以及兴趣爱好,表明她有自我提升意识,学习积极主动。

很多人会把语言能力,兴趣爱好,自我评价列出三个项目,就像她3个“其他信息”,如果简历内容不多的情况可以这么做,如果内容多了,就没必要了。

因为你需要把最核心的,与岗位相关的内容写简历上,如果不相关,你写了也是白写,因为我们不Care。

总之,这是一份非常棒的简历,真的非常棒,超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