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战胜国内外神经影像名医,AI+医疗不可错过的高校盘点

近日,一场医学神经影像领域的独特竞赛在北京进行,“人机大战”的结果是人工智能的诊断准确率“战胜”25位全球顶尖的名医。

在两场各30分钟的比赛中,人工智能系统每场约15分钟即完成诊断。第一场颅内肿瘤的影像判读医生团队和人工智能的准确率为66%和87%,第二场脑血管疾病和血肿扩散的影像判读两者准确率为63%和83%,人工智能的准确率均领先约20个百分点。

人工智能战胜国内外神经影像名医,AI+医疗不可错过的高校盘点

该人工智能系统是纯正的中国造,“天医智”由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等共同研发,在全球医学领域来说也是顶尖水平!

那我们国内有哪些将人工智能用于医学领域的高校呢?让小编带各位观众大大来看一看。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实战人工智能医学影像

人工智能战胜国内外神经影像名医,AI+医疗不可错过的高校盘点

复旦大学的大数据研究院于2017年5月成立了医学影像智能诊断研究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肺结节、乳腺癌、肝癌、病理、脑等医学影像的辅助诊断,影像组学与基因组学数据的多模态融合,机器可读的知识库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复旦大学的研究更为全球化,与全球人工智能的顶尖企业有非常深入的合作,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的好!

1)美国谷歌与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大学——谷歌科技创新实验室,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卫宁健康与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卫生信息化、医疗大数据、医疗人工智能算法等方面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3)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与腾讯合作,借助腾讯首款AI医疗产品腾讯觅影,在AI+医疗领域展开合作和探索,应用在多种恶性肿瘤疾病的智能筛查。

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或最快走向临床

通过对北京天坛医院近十年来接诊的数万余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病例影像的系统学习,“BioMind天医智”在脑膜瘤、胶质瘤等常见病领域的磁共振影像诊断能力相当于一个高级职称医师级别的水平,实力不容小觑。每种肿瘤背后,它都学习了1000个病例,目前基本上已经掌握了50种颅脑肿瘤,这是任何一名医生都难以实现的。

天坛医院一个影像大夫每天读片诊断的时间甚至达到18个小时。按照“BioMind天医智”目前的速度,一个大夫一天的工作量,它只需要400-500秒,也就是不到10分钟的时间。现在患者到医院做核磁,结果都要等第二天以后才能拿到。如果让AI来做,那么核磁结果基本上立等可取。

人工智能战胜国内外神经影像名医,AI+医疗不可错过的高校盘点

四川大学,成立国内首个医学人工智能研发中心

人工智能战胜国内外神经影像名医,AI+医疗不可错过的高校盘点

四川大学依托于医疗领域强大的科研实力,在医学和人工智能的结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其中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学术院长章毅教授就是四川大学的医学+人工智能的领军人物,他和团队已研发出多个人工智能医学诊断系统:

1)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智能诊断系统。只需将婴儿眼球的检查图片上传,系统便可自动对婴儿的病情进行诊断,而且诊断的水平为专家级别,其准确率超过98%!

2)乳腺癌诊断系统,通过手机拍摄彩超报告,即可在线实时获得智能诊断结果,辅助临床诊疗。

3)肺结节智能检测定性系统,通过自动检测CT图像中的肺结节,判断结节性质,自动生成诊断报告,经过内测试用,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传统中医领域,也有一些人工智能应用,比如在国内最大社交平台的中医AI刷脸养生。

通过识别人脸中蕴藏的各种体质特征,进行食物的科学搭配,让一日三餐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吃出健康好身体!

人工智能战胜国内外神经影像名医,AI+医疗不可错过的高校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