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聞風喪膽,明朝的特務機構到底有多厲害?

廠衛制度是明朝的一大特色,廠衛是皇帝直屬的偵訊特務機構,其主要作用是監察官員,收集情報,審理罪犯等。廠衛指的是三廠一衛,包括東廠(東緝事廠),西廠(西緝事廠),內行廠,錦衣衛,其中錦衣衛最高軍事長官為錦衣衛指揮使,由皇帝最信任的武將擔任,屬於外臣,其他三廠最高長官為廠公或督主,由皇帝最信任的宦官擔任,屬於內臣,但三廠一衛都由皇帝親領,它們都只對皇帝負責。那麼,下面我們詳細來看一下這些明朝的特務機構。

讓人聞風喪膽,明朝的特務機構到底有多厲害?

一,西廠和內行廠。

為什麼要把西廠和內行廠一起提出來呢?原因就是它們存在的時間很短,而且都是同一原因最後被皇帝取締了,西廠成立於明憲宗成化年間,後曾被短暫的撤銷,明武宗正德年間,隨著宦官八虎得勢,朱厚照又重開西廠,由八虎之一的谷大用領導,但此時西廠名義上的廠主其實是八虎之首的大太監劉瑾,這二人素來不合,為了削弱西廠的地位,劉瑾又自建了一個內行廠,由劉瑾本人親自統領,職責與東西廠相同,但好景不長,僅過了五年,劉瑾倒臺,明武宗下令撤銷西廠和內行廠,從此西廠和內行廠永遠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讓人聞風喪膽,明朝的特務機構到底有多厲害?

​​二,錦衣衛。

錦衣衛雖然是朱元璋建立的,但它真正得到發展卻是在朱棣時代,錦衣衛除了負責蒐集打探消息,監察百官,審理詔獄外還肩負保衛皇帝出行,執掌儀仗等任務,是皇帝直屬的親衛部隊。1644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進攻北京,當時的錦衣衛在最後一任指揮使駱養性的統領下參加了守城戰,農民軍攻入北京後,駱養性投降李自成,山海關大戰後多爾袞入京,他又投降了多爾袞,所以錦衣衛最後應該是一部分人戰死,一部分人見京城大亂作鳥獸散,剩下的跟著長官駱養性投了清軍,清軍入關後清政府曾短暫的接管並保留了錦衣衛這一機構,但僅過了一年便改其名為“鑾儀衛”,錦衣衛之名不復存在,而且也只保留了原來負責儀仗的職能。值得一提的是,清軍入關後,南明政權一直存在著錦衣衛,所以有人認為直到1661年永曆帝期間發生的咒水之難,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被殺才宣告錦衣衛歷史的正式結束。
讓人聞風喪膽,明朝的特務機構到底有多厲害?

​三,東廠。

東廠設立於明成祖朱棣時期,東廠的廠公一直都由皇帝身邊最信任的司禮監太監掌管,所以到了後期,東廠的地位已然在錦衣衛之上(當然短暫出現過的西廠,內行廠除外),由於東廠只對皇帝負責,又是內官領導,所以他們可以不經過司法機關的批准,任意緝拿官員,於是這也導致了明朝宦官干政的局面發生,像明朝有名的幾個大太監如王振,劉瑾,馮保,魏忠賢等,他們都兼任東廠廠公一職,但歸根結底他們的權力來自於皇帝,崇禎皇帝上臺後,剷除了魏忠賢等閹黨集團,於是東廠遭到了崇禎皇帝的削弱,地位大大降低,到了崇禎統治後期幾乎形同虛設,隨著北京城陷落,他們跑的跑,降的降,東廠更是不復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