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廣昌何氏三鳳,哥仨中舉飲譽鄉里,解元進士耀祖光宗

江西廣昌何氏三鳳,哥仨中舉飲譽鄉里,解元進士耀祖光宗

江西廣昌。網絡圖片。

明朝江西廣昌(今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何文淵家族,是個官宦人家,宋明時期,家族中多人身居高位。何文淵的先祖何坦,乃宋淳佑年間廣東提刑,精於吏治,處事嚴格,彈劾貪官,不徇私舞弊,以“廉平之行,為嶺南首稱”聞名。何文淵,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進士,授御史,後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保;兒子何喬新,明景泰五年(1454年)進士,授南京禮部主事,後官至刑部尚書;兒子何喬福,是明代著名書法家,其草書尤其著名。到了明嘉靖年間,何文淵六世孫中出了何源、何濤、何沆三兄弟,哥仨先後中舉,兄何源於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中舉,弟何濤、何沆於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同榜中舉,何濤為江西省鄉試第一,為解元。時人稱哥仨為“何氏三鳳”。後,何源中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殿試丁士美榜三甲第103名進士。三兄弟分別躋身官場。

江西廣昌何氏三鳳,哥仨中舉飲譽鄉里,解元進士耀祖光宗

據何氏家譜記載,何源、何濤、何沆為何坦第十四世孫,何文淵第六世孫。三兄弟的父親叫何錢。何錢生5子:何源、何濤、何沆、何渙、何湖。廣昌“何氏三鳳”,指的是何源、何濤、何沆。

何源:

何源(?-1589),字仲深,號心泉,江西廣昌人,明代文學家。何喬新弟何喬年五世孫。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進士,初授嘉興縣令,後官至刑部右侍郎。為官清正廉明,曾受到時任右僉都御史、應天巡撫海瑞所稱許。

何源因過度勞累卒於任上。因為官清廉,卒時家徒四壁,竟無法入殮。靈柩經過呂梁時,軍民扶柩號哭阻絕道路。抵家鄉後,浙江嘉興百姓不遠千里競相來廣昌弔奠。諡“靖惠”,贈右都御史。

何源著有《心泉集》25卷,其中文22卷,詩賦詞3卷,存目於《四庫全書總目》。《江西詩徵》收其詩2首,縣誌存其文3篇。

何濤:

何濤,字仲平,號平山,何源弟弟,何沆二哥。何濤中舉後,授安慶府推官。然而到任五日,其下屬官吏告訴他,應該去拜謁監司。何濤皺眉不去,隨即辭官回家。何濤辭官回家後,事蹟難尋。我們只能從地方誌和國家《四庫全書》的一些記載中獲取點滴信息:

康熙《安慶府志》卷十記載,何濤,江西廣昌人,推官。

康熙《安慶府志》卷十二“政績傳”記載:“何濤,字仲平,江西廣昌人,嘉靖己酉解元,授■■李之任,五日即辭官歸。”

乾隆《建昌府志》卷四十二記載:“(何)濤,字仲平,號平山。源仲弟也。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與弟沆並舉江西鄉試,而濤為舉首,人豔之,目為何氏三鳳。數上公車不第,源勸之仕,不應。他日,又舉君臣之義相激勵,於是勉起謁選,得安慶推官。……著有《平山集》。”《平山集》八卷,詩集八卷,《四庫總目》行於世。

何沆:

何沆,字仲仁,何源、何濤之弟,與二哥何濤同榜中舉。任官萬曆汀州府寧化縣知縣。《江西通志》卷五十四記載:何沆,廣昌人,知縣。

補記:曾有資料稱何濤是何源的哥哥,又稱何濤到任三日即憤而辭官回家。現根據乾隆《建昌府志》卷四十二和康熙《安慶府志》卷十二的記載,何濤應為何源之弟,何濤到任五日才憤而辭官。

又據《皇明刑部左侍郎贈都察院右都御史心泉何公暨誥封淑人吳氏合葬內壙志》載:“先君姓何諱源,字仲深,號心泉,江西廣昌縣人。宋寶謨閣直學士兼廣東提刑,諡文定諱坦第十四世孫。明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諱文淵第六世孫。高祖諱宗,字本茂,即吏部公長子。曾祖諱會同。祖諱豐。父諱錢,母黃氏,繼母胡氏。公兄弟五人,公居長;濤、沆、渙、湖,其弟也。”

落款有“不肖孤何孔賢、孔賓泣血謹述。”可知壙志為墓主的兒子撰寫。

江西廣昌何氏三鳳,哥仨中舉飲譽鄉里,解元進士耀祖光宗

廣昌蓮花。網絡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