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旧闻之杨捷将军

故里旧闻之杨捷将军

说杨捷将军,得先说其叔父杨国柱和胞兄杨振。

明末,杨国柱和杨振领兵随洪承畴救锦州。陷入埋伏,左右冲突都不得脱。清兵四面呼降。国柱叹息说:“此吾兄子昔年殉难处也,吾独为降将军乎!”重新提枪跃马,奋力突围,振被杀,国柱中矢堕马而卒。

叔侄二人的忠烈,见于史册。

几十年后,杨捷“从龙入关”,半生征战,擢为清廷太子太保,昭武将军。从一品。史书评价:杨捷再振家声。杨捷从明末裨将变成大清功勋。人们好奇,不知道在地下他如何与杨国柱和杨振相见。然而历史就是历史。白云苍狗。所以,南下后,杨捷住在扬州三元巷获赠的大宅内。他不愿回义州(今辽宁锦州义县)。尽管那是他的出生地,有杨家宗祠。

故里旧闻之杨捷将军

一个春末,杨捷寻访草庙山。将军着布衣、布鞋,柱竹杖,像一个山翁。在江淮分水岭处,将军疑惑了,谁说扬州无山(时天长隶属扬州府)?草庙山、道人山、九头山、蜘蛛山在薄雾中,相依相偎,似远而近,若有若无。山上有庙宇,名草庙,传来隐隐约约的钟声。山道旁,老木参天;浓阴处,泉声雉影。这里没有扬州府的绿柳城廓,红袖楼台;也没有闽东沙场上萧瑟晦暗,马嘶如风。眼前的景色足可以让他忘记半生荣辱。将军心底升起一丝怅然若失的酸楚。甚至产生一种从来不曾有过的挫败感。

山路蜿蜒,弥漫着幽幽的青草味儿。将军拾级来到草庙。庙前矗立一块石碑,高丈余,上书密密麻麻的小篆。碑座赑屃体型硕大,背纹栩栩如生。

庙内似刚做过佛事,香雾缭绕。一老僧好像一直在等待将军的到来。想必知道眼前山翁是非常之人。迎上来,双手合十,口颂施主,侧身把将军引入殿内。涤碗盏,亲自沏茶。说,这是草庙山新茶。三月初六日卯时采摘,前日后堂刚刚焙好,专待施主。杨捷也不觉讶异。端盏品茗。盏中新茶,一旗一枪,姿容舒展,嫩绿明亮,香气更是不同寻常。将军哪里还知道这是在佛堂,欣然落座,与老僧茶叙,直到山下屋顶炊烟升起。

当日,将军留在山中。第二天回扬州府。

人生只合扬州死。将军给康熙的奏疏,说出心中的愿望——做扬州人,在草庙山修生圹。《清史稿》记载:康熙十九年,杨捷以老病乞罢,还任江南提督。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杨捷卒,年七十四,赠少傅兼太子太傅,谥敏壮。

杨捷墓坐落在草庙山东南,朝扬州方向。墓冢为夫妻合葬,依山而垒高大土丘。将军墓占地三十余亩,因形造势,蔚为壮观。远处开阔地带,河水蜿蜒东流,与南北高坡,形成陵区依山抱水之势。神道400米,宽30米,用箩底砖铺砌。中有照池、双碑亭、双碑坊。两侧分列文官、武将、狮、马、虎、羊、狗等七对石像生和一对望柱。望柱顶端是一对望天吼。

附近居民说,几百年来,春夏之交雨季,人们能听到望天吼的呦呦咆哮。

2018.7.21夜

故里旧闻之杨捷将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