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邪不壓正》口碑票房大局已定,現在可以搬好小板凳來聊聊彭于晏了。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不意外,這次影片最熱的討論點集中在彭于晏......的肉體。包括後面大家對電影質量的爭論,也有部分原因來自彭于晏的露與不露。

樂著欣賞的觀眾毫不吝嗇溢美之詞,出了電影院還對他的跑酷戲份念念不忘:彭于晏身材太好,看肉體就值了,大飽眼福。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而這也成了電影的賣點。

姜文導演上《圓桌講究派》宣傳,被問到為什麼要不遺餘力地拍彭于晏的肉體,他給了一個非常迷弟的回應: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上映期間,一段花絮特輯也在社交平臺刷屏,是姜在片場摸彭于晏的腹肌: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後來還上了熱搜,據不完全統計,熱搜關鍵詞也基本被“彭于晏 跑酷”、“彭于晏 屁股”、“彭于晏 肌肉/胸”佔領,也是很魔幻。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影片映期的營銷重點完全跑偏,最後提煉出的賣點竟然是裸戲、脫光跑酷、身材?

但開頭我們說的不意外,是因為這實際上是彭于晏近幾年作品的大勢,基本每次肌肉營銷都蓋住了電影和表演本身。

從《翻滾吧,阿信》開始,到後面的《激戰》,裸著演完全部。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體育、動作題材劇情和角色需要,拍出來也的確帶給觀眾愉快的審美體驗。

但後來就收不住了,熱血青春片《破風》如此;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到了《黃飛鴻》這兒依舊如此。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如果《寒戰》演的不是警察,估計也能試試看找找機會吧。

有人就說了,露肉也是角色的一部分。

是的,這些固然能戳到年輕觀眾的興奮點,但每部作品出來,圍繞他的討論也就侷限在“只有身材”。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彭于晏路人緣實在不錯,誇的人多,不少觀眾對他寬容度也高,有質疑也可以憋著。

但也必須承認,他能圈粉並非毫無由來。

1,從外形條件來看,他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市面上的審美空白。

這些年,女性觀眾對男藝人的審美標準更迭,風向越來越往小鮮肉靠攏,要清澈,要白嫩,要有少年氣。

於是符合這些硬性指標的小鮮肉層出不窮,千篇一律。我們也從應接不暇到審美疲勞,猛然意識到:陽剛不應該才是主流麼?

而彭于晏把這兩點調和了一下:長得陽光,眼睛豁亮,清秀俊朗,大家要的少年感有了,很蘇啊。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又帶點硬漢氣質,讓人有安全感。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這不是荷爾蒙魅力是什麼。

2,他身上的自律感很圈粉。

這幾年健身熱和養生熱,娛樂圈的運動系藝人也自然備受關注。記得當初張天愛躥紅靠角色,但後續吸粉就和她的健身日常有關,包括後面江疏影也是,還有用健身實現口碑扭轉的袁姍姍。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健身改變氣質,不少藝人還因為健身的標籤受到品牌喜歡,在撕代言上助力也不小。

說明運動系藝人身上的勵志和正能量還是很吃香的。

再看彭于晏,他有多自律呢?自律到讓人自慚形穢。

這段時間大家看他的身材雕刻歷程推送,應該都能背了。地獄式練功,重量-有氧-重量-有氧,不吃脂肪,只攝入蛋白質和少量粗糧。

好身材不是一朝一夕練成,記得李健之前在節目裡提過一副腹肌固定要八年以上,這意志力得要多強。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也就不奇怪他為什麼能通殺,女粉愛看他的身材,直男想變成他。經常能在虎撲社區看到真情實感的發問:怎樣才能練成彭于晏這種身材,三個月夠不夠?

3,努力,很努力,非常努力。

努力已經成了彭于晏的個人slogan,並且還在不斷強化中。(他的微博簡介也是不停翻滾,stay foolish,stay hungry)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同樣,他為角色付出的努力大家也能背了,這裡就不再羅列啦。

總結起來就是,他屬於執行力非常強的藝人。

角色要求體脂降到3%,他不差一分一毫。導演讓他做到怎樣,他立刻行動不帶拖拉。還有每拍一部片竟然把角色的本領全部變成自己的。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提到他,觀眾的反應都是,太拼了,這是拿命在拼。

甚至他的努力,到了讓人心疼的地步。這也是前面說的,以前很多人看完他的作品,對他的專業層面避而不提,光看他的努力和一身肌肉就不忍心。

事實上不少人心裡很清楚,除了“記憶點永遠在肌肉”,作為演員,演技短板也根本跳不過去。

這給人的感覺就是,彭于晏很像學生時代班裡努力到不像話,班主任非常看好,但每次考試都失利的同學。

嘴毒一點,也有點類似職場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加班到讓boss都感動了,但始終做不出業績的員工。

像這次《邪不壓正》,就有網友直說了,看不到李天然的情緒變化,導演剪輯和抽幀效果也架不住演員戲份吃重。我看完也有同感,幾個表情固定配置到幾個場景,打戲再精彩也無法入戲。

舌頭毒點的就直接diss了: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以往的作品也是。有大導調教、拿到好劇本、角色武戲佔比大,在這些條件滿足的情況下,放到整體中去看,彭于晏的表現不功不過。(而且他很少接明顯的爛戲,要麼有演技派保護口碑基本盤,要麼主旋律護航,沒法挑毛病。)

但把他的表演單獨拎出來,就經不起推敲。比如《分手合約》和《黃飛鴻》文戲感人,還有挑大樑的《悟空傳》,評分滑鐵盧。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所以每次都有這種尷尬:被電影裡的演技咖們比下去。

比如《激戰》裡的張家輝: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比如《湄公河行動》裡的張涵予: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再比如這次的廖凡、許晴、姜文導演本人......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所以即便作為男主,他的光芒也被壓制著。

再來看他的資源佈局。從《翻滾吧阿信》打開市場之後,對比大陸小生可以說是優勢佔盡。

解鎖大花,先後合作趙薇、章子怡(合作單元電影)、周迅,舒淇,也意味著解鎖了大導;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解鎖小(中)花勢頭很猛的幾位,包括倪妮、白百何、baby;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解鎖港圈資源,老牌演技咖張家輝來了,天王郭富城來了;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青春片IP大熱之時,他拍了《匆匆那年》;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嚐到了硬漢題材的甜頭,一頭扎進去,後來又趕上了主旋律題材的好時候。

彭于晏的資源規劃和選片路徑,賣相怎麼看怎麼好,但論起代表作,又好像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助力。

到頭來,大家對彭于晏一頓誇的時候,竟然拿小鮮肉和流量小生的態度和演技來作反比。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拿的是不一樣的資源,平時也不屑小生和鮮肉圈,最後成績出來了,又自降一格去比,這個操作我有點看不懂。

實際上,無法迴避的現實是長這樣的:(要比也是這麼比)

彭于晏82年,今年36歲。對比同年齡圈層的男演員,前有鄧超(79年),導演票房爆過,主演作品叫好又叫座的有很多,也有獎項認證;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後面還有王寶強(84年),作品有《士兵突擊》、《天下無賊》、《囧系列》和《唐探》,且在不斷刷新中,國民度毋庸置疑;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不要笑,不然比比寶強在三四線城市的票房號召力?

還有85年的黃軒,這兩年在電影圈的勢頭也很猛;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把目光放到電視圈,好歹也有胡歌(同82年)、雷佳音(83年)、朱亞文(84年)......

這麼看的話,是不是又覺得彭于晏的贏面不大了?

當然,理性討論,圈內很多人或許都趕不上他的努力。他自己也說過,就因為沒有靈性和天賦,所以更要拿命去拼。也經常給自己打氣,累的時候說明在走上坡路。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只不過好像始終找不到很大的突破,沒有沸點。

努力太重要了,不管放在哪個行業,努力都是可貴的品質。

#但努力之外,演員或許也需要放鬆#

彭于晏的努力,很用力,如同他的肌肉一樣緊繃。

他以前在採訪裡就說過,別人有好戲演,還是自己不夠好。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聯繫採訪背景,這是低谷期的自省。但也能看出,其實他的自信力不夠。

我在想會不會和他少年胖有關,胖過的應該都懂,記得羅志祥以前就因為胖被人嘲笑沒有自信。我特意去求證了下,07年《康熙來了》裡他提到學生時代還挺受歡迎的: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但我感覺或多或少會有影響。修煉身材讓他變好,找到自信,並且這樣的身材在電影中呈現還得到大家喜愛,所以很渴望把它複製到電影作品中。(從他後來頻繁接類似的硬漢動作題材還是能看出來滴)

而且一旦有了機會,他選擇死磕自己,不敢鬆懈,也害怕被觀眾遺忘。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但只有緊繃沒有鬆弛的話,未必是好事。尤其是演員,是需要張弛感的。

甯浩在紀錄片《逐影》裡就這樣評價徐崢,去當了一遭導演,發現他演戲不使勁了,狀態也鬆下來了,再去演戲結果出奇的好,彷彿任督二脈被打通。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說起來,胡歌當年也是讓自己徹底鬆弛,去感受生活,誰能想到再回來立刻撕掉了仙俠劇專業戶的標籤,成了演技咖。

#努力,是不是方向出了bug?#

這就好比班裡的學生,基礎差點兒,於是瘋狂刷題,刷一千道,最後考試不理想。

老師勸學生排查是不是學習方法出了問題,學生不聽,繼續努力。

想起了《未生》裡的吳科長,他的洞察力很強,面對張格萊的努力,他說他要的是質,而不是沒有價值的量。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不是說彭于晏的努力沒有價值,但有可能真的是沒跳出框架,他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直在使蠻勁,而不是巧勁。

比如這次電影很多人詬病他的臺詞(事實上前面的作品也是),換個思路去努力,會不會有明顯的改善呢?

#努力的乖乖仔,也需要豐富的情緒體驗#

彭于晏是典型的娛樂圈乖乖仔,剋制又謹慎,無條件執行。

他就是很聽話,大導演喜歡用他,路人願意多給他一塊糖吃。

懂事是好事,但太聽話會讓自己陷入被動選擇,丟掉自己的思考。好比林更新的瓶頸,有朋友和我調侃他這幾年等徐克,到最後拍來拍去,所以代表作是啥?

另外,乖孩子是波瀾不驚的,但演員需要非常豐富的情緒體驗,去感知角色的內心戲。以至於每次看彭于晏的文戲,就有人覺得不像在演那個角色,沒走近人物內心,有割裂感。

田壯壯老師在《表演者言》裡就說過戲無理不服人,戲無情不動人的道理。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如同甯浩導演所說,有了不同情緒,從不同角度來對角色深刻理解,這是能反作用於表演的。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總結#

還是《未生》,吳科長說過一個金句:機會也是需要資格的。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對員工來說,即便有再豐富的資源支撐,如果沒有業績,是很可怕的事情。

同樣,演員需要用業務讓自己有說服力,不止是取悅觀眾的眼睛,講權重比例,明明應該是:用角色打入觀眾心臟才能賣貨。(事實證明,想兼顧人氣和實力不易,營銷感太重還可能引起反感,問了不少不混粉圈的朋友,他們對彭的印象就是唐鈺小寶和肌肉)

10年後,彭于晏的肌肉還夠用嗎?

作為演員的彭于晏,依然需要一部有辨識度的“個人秀”來讓自己沸騰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