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房價還能漲?四大行揭露驚人數據

8月30日晚,工商銀行發佈了2018年的半年報。至此,四大國有銀行的中報已經全部出爐了。作為國家經濟最主要的部門,銀行的財報還是有許多可看可挖掘的地方。特別是與銀行息息相關的樓市,更可以從中窺見一二。

房地產不良貸款率反彈 三四線房貸增長明顯

由於宏觀調控,房地產貸款過去的不良率一直比較低,但是今年上半年房地產不良貸款有所反彈。農業銀行行長趙歡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上半年新發生的房地產不良貸款有所反彈,約有9%的不良貸款體現在房地產。根據農行中報,房地產業的不良貸款額由去年年末的57.89億元上升至85.39億元,不良率從1.13%上升至1.45%。

無獨有偶,在外界普遍關注的個人房貸方面,從各家銀行反映的情況看,今年上半年三四線城市的個貸增長明顯。農行副行長郭寧寧介紹稱,上半年農行個人按揭餘額3.4萬億,較上年末新增2700億元,增長8.5%,占上半年人民幣新增貸款的比例為36%。農行房貸利率隨行就市,今年上半年按揭貸款利率總體在5.4%左右,較上年增加69個基點。

而工行行長谷澍在發佈會上表示,上半年工行個人住房貸款增量3418億元,主要是支持居民自住型和改善型的住房需求,90%是一手房、首套房的資金需求。貸款的戶均餘額是30萬左右。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比例大概在1比1,熱點城市的比重在逐步下降。資產質量比較好,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目前保持在0.29%的水平。

三四線城市值不值得買

三四線房貸雖然快速增長,但今年上半年的成交量和樓盤價格卻有點漸冷。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一線城市新房價格同比下降0.6%,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二手房價格本月首次出現下降,降幅為0.1%。二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同比漲幅分別比上月回落0.2和0.4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同比漲幅均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

然而有媒體指出,三四線更加充沛的土地供應指標,更低的房價收入比,使得居民得以養成對面積寬裕的三房產品購房偏好,在產品偏好方面,“三房”、”面積大於90㎡”、”總價200萬”成為了購房時最常見關鍵詞。而在價格選擇上,隨著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購房者更加“挑剔“,品質較優的產品獲得了相當比例購房者的認可。購買力的支持,正是2017年三四線城市平均房價上漲的最根本支撐要素。

有專家表示,三四線城市庫存在繼續減少,在一二線城市進入補庫存後,三四線城市也開啟庫存短缺時代。2018年一二線城市樓市預計將持續平穩,而三四線城市將運行在高位,樓市調控政策繼續蔓延到三四線城市。目前,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已經處於高位狀態。再加上今年國家金融槓桿,銀行房貸額度極具收緊、房貸利率高浮上止,此時入手貸款買房購房成本極高。因此,在三四線城市貸款買房,如果並非是剛需而是投資,需要三思而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