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职场人中午都在吃什么?

一日三餐中的午餐,对于写字楼里忙忙碌碌的上班族来说,无疑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正餐。各种各样午餐吃法、不同单位的不同餐饮生态,浸透了职场人的酸甜苦辣和人生悲喜,勾勒出形形色色的职场浮世绘。

盘点|中国职场人中午都在吃什么?

吃食堂:冰火两重天

食堂,是一种或地狱或天堂冰火两重天的存在。

差的食堂,首先差在付款方式上:食堂老板早就已经和公司后勤部门达成了战略同盟:从入职第一天,强制员工必须使用统一饭卡才能就餐,同时还设置成现金一律不收。如此以来,一个高度垄断的卖方市场迅速形成,导致饭菜味道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不好吃是吧?爱吃不吃,反正公司给你的午餐补助已经打到卡里,既不能退款也不能提现,更不可能弄出个区块链发行食堂虚拟币。余额烂在账号里,除了吃并没有其他办法。

这样的形势下,持卡员工大多两眼一闭认命、任难吃的饭菜和恶劣的服务蹂躏着自己味蕾和肠胃,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

偶尔有员工爆发舌尖下的革命,恨透了食堂的藩篱暴政,伙同两三个同事去附近的小馆子闹起独立革命。可动辄一顿饭上百元的花费,上菜等半天的情况,很快会让他们乖乖回到食堂继续忍受。

那么,天堂一般的食堂是何等模样?

同样也是首先强在食堂的付款方式上:一切花费公司全部包圆儿了,免费吃免费喝。因此,这样的食堂就是一个典型的买方市场,以员工满意度为主要考核目标,成本不重要,比如网易总部食堂。

在业界,网易的食堂被誉为“猪厂”,不仅是因为老板丁磊真的有一座高科技养猪场,更是因为这里的伙食好到令人发指还完全免费:5000平米左右的饭堂,星罗棋布着烤鱼档口、铁板羊排档口、麻辣烫档口、肥牛火锅档口...其中,麻辣烫档口还分高汤锅和辣锅;全手工的面条和宫廷牛肉包伴有麻酱、豆腐乳、香菜等等麻辣鲜香一应俱全的小料台。时不时地,还有日料等等山珍海味调剂一下,适逢大节小节,各种甜点巧克力也会如约而至...

不过,饭好吃,碗难端,互联网企业普遍工作强度高、夜以继日加班,想长期把这口美食踏踏实实吃下去,还真得靠硬本事。

盘点|中国职场人中午都在吃什么?

吃外卖:艰难的抉择

外卖的崛起,对食堂的话语权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黄焖鸡米饭,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点击率极高的一种外卖美食。洗净的鸡小腿被含有料酒的酱香汤料烹饪,佐以金针菇的细滑和五常大米的软糯,在青椒和小红椒的陪衬下,味蕾的满足,足以抚平员工小赵一大早的忧伤:在会上被总监臭骂并要修改PPT的第十一稿。

PPT可以不过,但午饭总是要吃的。因为要按照领导要求修改第十一稿,所以省时快捷的互联网外卖就成了不二之选。可是点外卖,选择困难症还是屡屡发生:是选择已经吃得有些腻歪的老北京宫保鸡丁单人套,还是冒险试一下没有线下实体店的焦头川菜?

最后,小赵最终选择了同事推荐的经典大餐黄焖鸡米饭,还别具匠心地加了一杯热拿铁,中西配,有风味。可最后送来的是拿铁不假,可是仔细一看,却是用薄薄的透明塑料圆餐盒装起来的。

用塑料圆盒喝拿铁?估计出炉的时候很烫,再加上外卖小哥一路穿街走巷时间较长,圆盒已经明显烫得有些变了形,呈现出歪瓜裂枣的造型。喝还是不喝?不喝吧,浪费了可惜;喝了吧,塑料被烫之后发出的味道,可能要去医院,那不亏大了?

唉,选择困难症的根源是什么?小赵端着歪盆拿铁眺望窗外,悟出了一个真理:还不是因为穷!

盘点|中国职场人中午都在吃什么?

自带:晒确幸的斗场

几乎每个办公室,都会有必备的两大镇室之宝:冰箱与微波炉。这两部电器,是午餐自带盒饭的神器。

一般自带盒饭的,以女性员工居多。此类女性员工讲究生活品质,对不安全的垃圾外卖和难吃的食堂自觉抵制,宁可不怕麻烦带来带去,也绝不在吃上“凑合”。一来二去,一开始以卫生为目标的自带午餐便当,逐渐演化成为此类女性们晒晒小确幸的炫耀战场。

午饭时间一到,大姑娘、小媳妇,齐齐到达冰箱集结完毕,依次拿出早上放进去的饭盒,排队在微波炉前等待加热。热完了也不散,聚在一起找个会议室,边吃边你一言我一语地比拼起幸福指数。

初入职场的本地籍小姑娘,往往晒的是退休爸妈的关爱:只有爸妈做的饭菜最可口,吃得最香,只有爸妈才不厌其烦地一早起来给做好、装好、妥妥地放在包里,拎了就走,到了办公室,可能还有余温呢。

初为人妻的小媳妇儿,往往最愿意晒的是暖男老公的粘腻,总是以貌似不经意的口吻,透露一下这是老公亲自下厨做的饭菜,做得可好吃了。而那些自己做饭自己带饭的女人,自尊心被打击后可能会大声控诉:“你俩打住,知足吧,你看看我,我们家那口子,还给我做饭?我一早起来还得给他做饭,伺候好了让他带一份!”

在一些传统单位,也有一些快退休的老大叔也喜欢自己带饭自己热饭自己吃,但很少参与女同事们的议论。老伴嫌食堂饭不合胃口,一早起来还特意给做好带上,除了吃她做的,别的还真吃不下。这种白头到老的幸福,即便不晒也有较高的幸福指数。

盘点|中国职场人中午都在吃什么?

极简:忘食族和修行者

自打被提拔为中层之后,一些90后的年轻中层领导就很快迈入午餐“忘食族”的行列。不是不觉得饿,而是真得忙到废寝忘食。

对基层员工来说,工作是有止境的,把领导交代的做完就能交差;对于中层的干部来说,做完高层领导交代任务,仅仅只能得60分,只有拿到80分以上,才有资格继续坐这个位子。所以,想把工作做好,往往是无止境的,也必须废寝忘食的——中层以上的管理者都深知这一点。

除了忘食族,还有另一大类族群,他们早已把吃午饭当做一场修行,吃饭以保持身材和养生健康为主要目的,每到中午就展示出别具一格的清奇吃法。

这些半佛半仙的大神们,相当一部分是坚定的素食主义者,更具备了健康乐活主义布道者的姿态,在其他同事大块饕餮肥肉酥鸡的时候,慢嚼着自己一碗全绿的食物悠悠地说:现在啊,糖尿病越来越年轻化,心脑血管疾病也越来越普遍,吃得太油腻,真是危险啊……这样的论调,让正在大肆啃嚼的同事顿觉扫兴,又凭添一份罪恶感,最后只好以自暴自弃的语气回应:从明天开始少吃肉,今儿先让我吃个痛快!

其实,一顿午餐,怎么吃,吃什么,如何吃,还是取决你想选择怎样的职场环境,乃至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但愿各位吃到自己想吃的饭,走上自己想走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