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秦二世,临终时候却哀求:只想做个普通人

堂堂秦二世,临终时候却哀求:只想做个普通人

当嬴政统一中华大地上纷乱诸国的时候,当嬴政站在宽敞的大殿上宣布自己是始皇帝的时候,特别是当他自信满满地对大臣们说自己的国家会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诸无穷的时候,他绝对想不到强大的秦王朝会“二世而亡”,仅仅存在十六年。他更想不到儿子胡亥——帝国的继承人最后居然开口向郎中令苦苦哀求,甘愿做一个普通人而不得。若始皇帝泉下有知,当作何感想?

在“大老虎”赵高的操纵下,公子扶苏、大将蒙恬都被逼死,丞相李斯也在他的威逼利诱下屈服,胡亥得以继承皇位。

新君临位,兄弟遭殃。中国历史上的第二皇帝给后世的君王们开了个“好头”。顺利上位的胡亥和“大老虎”赵高一起演绎了一出绝妙的双簧戏。

胡亥说: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我现在已经统治天下了,我想在有生之年好好享受一番。赵先生你怎么看?

赵高回答说:自古都是贤能的君主享乐,昏庸的君王勤政。陛下你现在想到乐享就对了,证明你是贤君明主。但有些人可能会阻止你享乐。你的兄弟们窥探着你的宝座,先帝的旧臣对沙丘之谋耿耿于怀。有这些人存在,陛下又怎么能安心享乐呢?

胡亥问:我该怎么办呢?赵先生,你给提一提!

赵高回答说:大开严刑峻法,把敢于反对的大臣和皇族杀灭干净,让贫穷的富裕,让卑贱的高贵,除掉先帝的亲信,任用陛下的亲信。这样一来,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安心享乐了。

这两个人的一问一答,实在是绝妙的配合。都说戏如人生,其实人生比戏更精彩。

可以推想,胡亥听完赵高的意见,肯定是兴奋异常。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着手实施:估计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虽然这事情司马迁、司马光等历史学家都没有记录,但一定少不了——估计是他们觉得这事太平常了,不值得浪费宝贵的竹简和珍稀的纸张。这个领导小组的组长自然就是皇帝胡亥,副组长即负责人当然是赵高,成员都是赵高的心腹。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秦二世元年,有十二位皇子在咸阳街市上被斩首,十名公主被处死,他们的财产全部充公。受牵连被逮捕的人更是不可胜数。

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场场血腥屠杀。被杀的,都是主使者的兄弟姐妹以及和他们有关的人。权力可以让人疯狂,欲望会吞噬人的全部心智。这是真的。

公子将闾和公子高的死格外让人心寒。

胡亥杀将闾的理由是“没有尽到臣子的职责”。将闾对行刑的官吏说:“我不敢违背宫廷礼节,不敢违反皇上命令,尽心尽责,怎么还说我没有尽到臣子的职责?你们到底为何杀我?给我一个理由,好让我死的明白。”

他的问话既理直气壮,又十分无奈。

使者回答说:“你死得明不明白,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我只是奉诏行事。”

将闾悲痛地仰天大呼:“天,我没有罪!” ……“天,我没有罪” … …“天,我没有罪” … …,然后和另外两个兄弟一起自杀。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电影《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受刑前的那一声高呼:“自由”。他为守护尊严而战,为守护自由而死,他的呼声唤起了苏格兰人民的觉醒。

都是临死前的呼喊,意义却完全不同。

中国人信奉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公子扶苏仅仅只是接到一份伪造的诏书,就无怨无悔地自杀了。蒙恬手握大秦帝国军权,却只因二世一句话,就吞药自杀。读来,叫人唏嘘不已。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

公子高的情形和将闾有所不同,但结局却一样。

将闾的死,震惊了所有人,整个皇室都笼罩在恐怖气氛中。公子高打算逃亡,但又害怕株连族人。他希望用主动请死的方式来保全族人,也希望用这种极端方式唤起二世的同情和怜悯,从而可以逃过一劫。他在上书中这样对兄弟胡亥说:“先帝对我很好,我对他的恩德感激不尽。我本应跟随他去死,却没能这样做。作为儿子这是不孝,作为臣子则是不忠。不孝不忠的人是没有资格生存在这世上的。因此我请求随同先帝去死,愿被葬在骊山脚下。希望陛下垂怜。”

看到兄弟主动请死的上书,二世异常兴奋。他看到自己制定的政策起到了意想不到良好效果。在召见赵高的时候,二世给他看公子高的上书,并不无得意地说:“这可以算是急迫无奈了吧?”二世随即允准了公子高的上书,并赐给他十万钱作为安葬费。

该杀的都杀了,豪华的阿房宫也建了,可是秦二世还没有来得及安逸享乐,他的国家就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中。陈胜吴广的起义激发了更加广泛的反抗。项羽率领的楚军势如破竹。大秦帝国就这样完蛋了。

秦是被楚所灭,但胡亥却是被赵高所杀。

或许是风雨飘摇的局势让胡亥有所醒悟,又或许是出于偶然,胡亥在一次噩梦醒来后,派人责问赵高,为什么天下有那么多盗贼。赵高于是认定二世不再信任自己,于是派人逼杀二世,另立子婴为秦王。

当赵高的亲信围住宫殿,二世无奈地对身边的宦官说:“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呀,你要是早点提醒我就不会到今天这个地步!”宦官回答说:“之所以我能活到现在,就是因为我没有进谏陛下。倘若我进谏,早已经被杀掉了,哪里还能陪您到今日!”

赵高的亲信阎乐是这次行动的总领队。他高傲地站在二世面前,以胜利者的姿态斥责胡亥说:“你骄横放纵,滥杀无辜,天下人都背叛了你,你还是自己了结一下吧!”

明明是一次夺权逼杀行动,却偏偏要说成是为民除害的正义之举。这是不是很荒谬?其实一点也不荒谬,道义往往站在胜利者一边。

二世也不再多说,人之将死,此时的他估计彻底醒悟了。所以他问道:“我可以见丞相吗?”

阎乐说:“不行!”语气很坚决。

二世说:“我愿到一郡为王。”

阎乐摇了摇头。

二世请求说:“我愿意作万户侯。”

阎乐仍然摇头。

二世没办法,近乎是哀求,他说:“好吧,我什么都不想了。只愿和妻子儿女一起作平民百姓。”

阎乐冷笑道:“你别再多说了,我奉丞相的命令,为天下百姓诛杀你,天下不容你,多说无益!”

秦二世在阎乐的逼迫下,自杀了。

胡亥搞垮了一个家族,也玩完了整个国家。错,当然不在他一人。这个王朝的短命,赵高、李斯、蒙恬等人要负责任,秦始皇也脱不了干系。但二世向自己手下哀求做平凡人而不得的结局,仍旧令人感慨。“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