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鐵雙雁」的前世今生

【汾陽“鐵雙雁”的前世今生】

汾陽,古稱“汾州”,汾陽鐵雙雁,是明萬曆四十一年,陝西周至縣舉人劉一佺任汾州知府時所鑄。記載和實物都顯示,那分明是一對鐵鳳凰。嘉慶二十一年由於明代原物的鐵鳳腐蝕嚴重,時任汾州府太守的嶽公樣,決定重鑄一對鐵鳳安於原處,以保汾州一方平安。按照《汾陽縣誌》記載:“新鑄雙鐵鳳,大體依原樣,高三尺,長四尺多,頭仰高一尺五寸,腹下至足趾二尺九寸。”其中一隻上面還有一段文字:“大清嘉慶二十一年六月吉日鑄造。”上個世紀50年代後期,被汾陽人視為神物的鐵雁被調到 太原,置於新建的迎澤公園北門,成了省城最大的一座公園迎來送往的吉祥物。嗣後,不知何年何月,便又不知去向。從此,那造型優雅、俏麗的鐵雙雁便從汾陽人的視線裡永遠地消失了。

而這一切在2002年得到了轉機,2002年美國卡爾頓大學派史達橋和馬克瑞來山西汾陽中學考察學術交流。得知當年銘義中學首任校長美國籍恆慕義及兒子恆安石在汾州捐慕建校的圖紙及校園生活等影像資料都存放在美國卡爾頓大學檔案圖書館。兩人回國後在卡爾頓大學圖書館翻閱了大量有關銘義中學及汾州府相關影像資料,在檔案裡看到了上世紀美國公開發行的英文版《汾州》雜誌,也看到汾陽人期待已久的鐵雙雁照片。2003年再次來汾訪問的美國卡爾頓大學檔案圖書管理員海里漫特意把鐵雙雁圖片贈送給汾陽中學,從而得到“鐵雙雁”的原形。汾陽政府從2003年至2010年歲末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審稿,瞭解掌握仿古鑄造工藝。經過長達七年的研究和鑄造,鐵雙雁終於落成,並重新昂首站立在汾陽古城牆上

汾陽“鐵雙雁”的前世今生

汾陽“鐵雙雁”的前世今生

汾陽“鐵雙雁”的前世今生

汾陽“鐵雙雁”的前世今生

汾陽“鐵雙雁”的前世今生

汾陽“鐵雙雁”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