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波頌|耿彥波給大同人帶來了什麼?

彥波頌

作者 | 紀勝草

塞上名城,古都大同。

歷任知府,不堪重任。

北魏之都,沉淪已久。

歷史名城,聲稀色晦。

晉中彥波,天降大任。

蒞同五載,勵精圖治。

設計藍圖,高瞻遠矚。

施展宏圖,夜以繼日。

求真務實 ,事必躬親。

艱難險阻,敢於擔當。

臨難不卻,履險不懼。

鳳凰涅槃,古城重生。

一軸雙城,古今兼顧。

文化遺產,薪火相傳。

古蹟文風,歷史遺香。

塞上明珠,再放異彩。

萬人來朝,舉世矚目。

實績惠民,恩澤後代。

耿彥波,在晉中市靈石縣當縣長時挖掘歷史遺產和修繕了王家大院,使之聞名於世;在晉中市榆次區當區委書記時,挖掘歷史資源和修繕了常家大院和榆次老城,使其成為聞名世界的旅遊之地,很多優秀電影拍攝的首選場地;在大同市當市委副書記市長時,他每天徒步或騎自行車穿行在大同市的大街小巷上,在大同3.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無論是社區,還是工地,到處都有他沾滿灰塵的腳步。他用自己的步伐丈量著“文化可以差異,文明卻趨於一同”的古城每一個角落。“見市長易,見局長難”的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在雲中百姓裡口碑相傳。

彥波頌|耿彥波給大同人帶來了什麼?

最終古都大同終於得到了它應有的歷史地位,“塞上明珠”終於重放異彩,天下大同,世界聞名。在其所治理之城市,都是鳳凰涅槃,“歷史”重生。舉世矚目,再放異彩。雖然耿彥波政績卓著,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從在任期未滿的大同灑淚被調到省城太原,他依然是市長,基本上屬於平調。

他就是個“幹活”的官!無論是當縣長,區委書記,還是副市長,市長,他總是風塵僕僕,工作永遠在路上。

彥波頌|耿彥波給大同人帶來了什麼?

他曾在榆次被送過花圈遭到過辱罵,當然最終花圈變成了鮮花,喋喋的謾罵變成嘖嘖的稱讚;在大同某拆遷會上他說:我曾經因拆遷被打斷過一條腿,現在為了大同古城的重建,我準備把另外一條腿留給大同。

在不作為官員面前,他嚴厲批評痛罵,一副鐵骨錚錚的硬漢形象;在調離大同前赴太原上任時,他用手不停地拭去臉上的淚,儼然像一個即將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孩子。

彥波頌|耿彥波給大同人帶來了什麼?

耿彥波雖然平調到了太原當市長,他依舊每天穿行在五一廣場到南中環的路上,他就是個“幹活”的市長,省城太原近幾年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最好的證明。

他雖然是個市長,但在老百姓的眼裡,他遠不止於此官位,因為被人民永遠記在心上的官才是真正的“大官”。榆次感謝耿彥波,大同感謝耿彥波,太原感謝耿彥波……

我們相信:榆次人民太原人民會和大同人民一樣,會永永遠遠世世代代記住人民真正的公僕耿彥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