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君王可以共患難,不可共富貴 明白後,這位智囊果斷歸隱

公元前473年,越國成功將吳國消滅了。這不僅僅是緣于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發奮圖強,更離不開背後兩位謀士的功勞,他們便是范蠡與文種。

有些君王可以共患難,不可共富貴 明白後,這位智囊果斷歸隱


文種的悲慘故事,我們會專門去講,今天先說說這位著名的范蠡先生。

范蠡,河南淅川人,越國勾踐復國的重要謀士,越國復興的股肱功臣!

有些君王可以共患難,不可共富貴 明白後,這位智囊果斷歸隱


公元前473年,吳王夫差自殺,預示著勁敵吳國正式滅亡!在慶功宴上,越國君臣縱情歡歌!越王勾踐頻頻舉杯,一一細說諸大臣的功勞,並許下將擇吉日正式封賞的承諾。

范蠡同所有為臣者一樣,聽到這個消息,他非常高興。然而,敏銳的他,卻從越王勾踐陰鷙的笑臉上看出了一絲殺氣!

自從二十三年前,越國被吳國擊敗後,范蠡就作為越國的全權代表,長駐吳國,他一方面將越國的貢獻或公開或暗中地送給吳王,送給伯嚭等重臣,一方面他要將吳國的大小動向送達越國,以供君臣研究下一步戰略部署!

從四十多歲,到年逾六旬,范蠡在數十年的宦海沉浮中,對人性有了更廣泛而深刻的認識。君王,尤其是有為之君,常常將臣子當作棋子罷了!用你時,他們可以禮賢下士虔誠恭敬,不用你時,他們會毫不留情地將臣子拋棄!越有能力的臣子越危險!有些君主真的是可以同患難,不可以同富貴!

范蠡在過去二十餘年裡,早已把勾踐的性格摸得一清二楚!他可以臥薪嚐膽,隱忍蓄勢,奮發有為,他可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的心裡只有權與利,任何人都不能讓他的權力受到威脅!

身為重臣,國難之時為良弓,霸業既成,剛淪為魚肉!勾踐的那把刀已然舉起!正待刀落!

想到這些,范蠡禁不住冷汗直冒。

於是,在一個霧靄沉沉的早上,范蠡攜帶家眷,悄然離開了越國。

有些君王可以共患難,不可共富貴 明白後,這位智囊果斷歸隱​他輾轉來到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耕作,兼營副業(捕漁、曬鹽),很快積累了數千萬家產。范蠡仗義疏財,施善鄉梓,他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政相國,僅僅過了三年,范蠡再次辭官,攜家遷徙至陶(今菏澤定陶區)。

有些君王可以共患難,不可共富貴 明白後,這位智囊果斷歸隱

這是個居於“天下之中”(陶地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的最佳經商之地。而范蠡擅長在經營當中,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予,順其自然、待機而動,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鉅富,遂自號陶朱公。

公元前448年,范蠡去世。此時,距離文種被越王勾踐殺死,已過去了二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