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付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小人,《智囊》給了我們答案

如何對付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小人,《智囊》給了我們答案

《智囊》裡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明朝的王佐任都指揮時,曾執掌過錦衣衛,陸松當時任他的副手。陸松的兒子陸炳當時只有二十歲左右,人很聰明,又很英俊,王佐很器重他,便常常教他一些有關審訊犯人方面的知識,並且教導他說:“做錦衣衛的長官,不能不精通公牘文字。”陸炳很感激王佐的栽培。後來王佐去世,陸炳頂替了他的職位。由於受到皇帝的寵信,很快便執掌錦衣衛的大印,勢力越來越大。王佐死後,他的兒子一味地縱酒濫賭。王佐遺留下來的三處別墅,陸炳已設法買到了其中的兩處,而剩下來的那處別墅十分宏偉華麗,陸炳也想謀取它,但沒能得手。於是,陸炳就捏造了個罪名,誣陷王佐的兒子,逮捕了王佐兒子的所謂同黨以及王佐家裡幾個心術不正的僕人,讓他們做偽證,使其罪名成立,然後又逮捕了王佐的庶子。當時,有好幾個人已被陸炳嚴刑拷打致死,王佐的兒子嚇得膽戰心驚,不知如何是好。王佐的愛妾也在被捕之列。陸炳和他的同僚們坐在大堂上提審王佐的兒子,嚴刑拷打,迫其就範。王佐的兒子一開始就死不認罪,他的母親便跪著挪行到前面,十分詳盡地列舉了兒子的罪行。兒子說:“眼看自己的兒子馬上就要被處死了,你這個做母親的為什麼竟如此狠毒地落井下石呢?”母親厲聲斥責道:“死就死吧,你還有什麼可說的!”說著,又指著陸炳坐的座位對他說:“想當年,你父親坐在這上面也不是一天兩天,像這樣嚴刑拷打犯人,你父親幹過也不是一次兩次。所以,他生了你這麼一個不肖之子,真是上天的報應啊!你還能說什麼呢?”陸炳一聽,頓時感到臉紅耳赤,想起王佐當年對自己的提拔,自己反而恩將仇報,便慚愧地把臉側到了一旁,下來後便把王佐的兒子放了。這件事也就這樣平息下來。

解讀

像陸炳那樣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小人,如果是跪著請求他看在先前恩人的面上,網開一面,寬恕孽子,或許適得其反。因為陸炳的目的就是想得到別人的財產,不惜置其於死地,但這種陰險毒辣的手段又不便直言道出。聰明的王佐之妾看透了這一切,她明裡是詈罵孽子,譴責其父生前坐此位(指陸炳現在的位置)非一日,做此等喪盡天良的事亦非一次的罪惡行徑,暗地裡卻是警告在位的陸炳做人不要做絕了,小心將來有那麼一天,人家會對你的兒子像今天你對我的兒子那樣,由此給了陸炳猛然一喝,使他“良心”發現。這種策略,可稱為“指桑罵槐術”。生活中,這是一種高超的語義雙關技巧,它既可以痛快淋漓地發洩自己的憤怒,又能使對方不便於直接還擊而處於尷尬的境地,因為如果你同她計較,她說她是在罵別人(形式上也是如此);你說她沒有罵你吧,可你又明明感覺到她那綿裡藏針的逼人鋒芒。仔細體會一下王佐之妾的言下之意,便會深以為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