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多年不涨价,反而还降价,是这样的吗?这是为什么?

梦的起点


种植粮食,是我国传统农业发展项目之一,粮食价格是百价之基,粮食价格波动也备受农民关注。


可是这些年,物价飞涨,只有粮食的价格一直停滞不前,2014年,我国大豆国储价格为2.4元每斤,而今天,大豆市场价格为1.7元每斤;2015年,我国玉米价格多在1.2元每斤左右,而现在,国内大多数玉米只有0.9元每斤左右。

但不管是粮食价格也好,还是其他商品的价格也好,生产者都希望出售价格越高越好,只是价格并不是由生产者意愿决定的,而是由供需关系,或者说是市场决定的。

我国是有出台一系列干预粮食价格的政策,但其作用大多在于托底,而不在于拔高。

国内粮价受国际粮食市场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收购价格受市场供求影响。目前,我国大量粮食是进口的,2017年中国粮食累计进口13062万吨,较2016年增加13.9%。而国际粮价持续走低,西方欧美国家的粮食价格也一直都在处在持续走低的现象,自然会影响到国内粮价。

西方发达国家的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高额的补贴也使得粮食生产成本极低,我国粮食根本竞争不过发达国家,所以外国的粮食价格相对于我国有优势。

在市场竞争中,还有这样四家粮农贸易寡头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他们控制着全球80%的粮农贸易,联合操控着全球的粮食价格,就连国家有时候在他们面前也无能为力,所以国内种植户的粮食就更难以与国外竞争,势必需要降价。


正由于我国农业竞争力过小,所以国内农业势必要进行转型,而较低的粮价也有利于促进农业的转型。

低粮价:农业转型的需要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国家的经济占比一般是比较小的(我国2017年为7.9%),纵观其他发达国家,比如美国,2017年农业占比为0.9%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也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粮食种植相比之下更加集中,同时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比例一直都很高,这样一来粮食价格自然就会降低。

而国内的小农经济都是各自为营,农业没有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而不完成规模经营,就没有规模效益,不利于节约成本、不能增强国际竞争力。

所以粮食低价有利于国内脱离小农经济,把土地流转给大户和经济组织,集中利用,让资本和人才介入才能发展强大农业。

再说,粮食的价格还会极大影响别的物价变动,增加生活成本。

农产品的价格真的不能高,也没法高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古往今来,无论哪个朝代,在社会的发展的哪个阶段,粮食都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是人民的必需品。

“粮贵伤民”是不可否认的存在。粮食价格上涨,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商品必定跟着上涨,而且生活水平越低的家庭,粮食支出比例也越大。如果这种恶果出现,受伤害最大的不会是有钱人,而依然是弱势的农民。所以为了稳定物价,粮价必须保持稳定。


金十数据


是这样的,不过并不是所有粮食都处于降价状态,成品粮的价格一般来说都较稳定,不会轻易上涨或降价,一方面是为了稳定市场物价,另一方面名以食为天,如果粮食大幅度涨价定会有很多收入不高的居民叫苦连天。

除了上述两种粮食外,像大豆,玉米,小麦等一些粮食就比较容易降价,主要原因分为下面几点:

1.

受国际粮价影响,不仅仅是中国,放眼看去整个国际市场的粮价这几年一直不高,中国只能与其看齐,不可能一枝独秀的提高价格,这样很有可能导致整个国际市场的价格混乱。

2.粮食大量进口导致供大于求,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一直起着调控世界粮价和粮食出口问题的大国,进口粮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为什么要进口?有几个不得不重视的原因,中国的粮食虽然可以养活这十几亿人口,但那就代表着必须不断开垦土地,想想中国得有多少土地才能经得起这样开阔?还不如从国外进口一些,就像美国几乎不开垦自己的矿都是从国外进口,其次,中国和其他国家有一定的协议,中国的一部分粮食也能够出口给其他国家,那我们自然也要礼尚往来去进口别的国家的粮食啦,最后,国外的价格实在是足够低,引的商家宁愿从国外进口也不愿意从农民手里购买。

最后,事实上粮食的价格并不便宜,只是从农民手中收购的时候便宜,加上商家的加工成本和差价,真正购买的时候也不算便宜了,并且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粮价始终居高不下,只是相对于其他商品比较便宜,因为粮食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既不能太贵也不能太便宜,起到稳定物价的重要作用,如果太贵,大家连饭都吃不起更别提买其他东西来丰富生活了。


镁客网


是的,可以这么说。和前几年的价格高位相比,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中,没有任何一个种类的价格能够达到当年那样的价格高度,就别说超过了。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家根据我国近年来的粮食供需形势以及库存量日益庞大不堪的现实考虑,不得已进行收储制度改革,倒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改善我国的粮食供给不均衡的现状。

整体来说,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变化趋势就是不涨反降,不管是业界权威专家还是耕耘在生产一线的老农对此都感受深刻。下面,笔者通过对比几年前与如今的粮食价格,让大家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这种态势。

2014年是国产大豆最风光的时刻了,国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以每吨4800元的收储标准来收购农民手里的大豆,农民种豆的积极性高涨。但是今天,东北地区的同等级大豆价格只有区区3400元每吨,每斤价格相差了七毛钱之多。

2014年是我国玉米价格最高的一年,这一年,我国以1.13元每斤的托市价格标准来收购农民手里的新产玉米,市场上流通的优质玉米价格达到1.3元每斤都不是稀罕事。而如今的国内玉米市场中,品质最为上层的玉米价格也难突破1元每斤,要想恢复到四年前1.3元高价,更是遥遥无期。

这两年,稻谷和小麦也在慢慢步前两者的后尘,先是收储价格标准的逐渐下调,接下来可能是收储政策的取消了,直接改由市场化收购加种植者补贴。

就近两年我国的大豆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成果来看,玉米的改革成果还算比较明显,大豆还是老样子,价格还是老样子,种植收益还是不行,购销市场也没有显著改善。


笔者以为,今后几年如果稻谷和小麦的供需关系能够得到改善,那么,它俩的价格还有回暖的可能,但是在此之前,我国要对它俩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市场价格继续走低是必然。

希望改革的阵痛可以早点过去,希望农民的种植收益可以有所保障。


粮油市场报


无论任何一国,粮食都是民生的基石,而粮价上涨的影响面也都不会小。

我国粮食多年不涨价,甚而还有降价的趋势,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供给较为丰沛有关。供需关系在价格走向起到调节作用,供给充足了,价格就没有上涨的动力了。

此前,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中国的粮食生产已经实现了连续6年的增产。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这是个十分难能可贵的表现。这里面袁隆平等农业专家功不可没,因为中国粮食产量要做加法,一是靠面积,二是靠单产。面积扩大不是件容易的事,而科技则有可能把单产提高。

有一份农业部的评估显示,目前,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而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0%。没有太多的争议,科技一定是中国粮食增产的最主要“护航”力量。

中国粮食涨不上去,分析下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粮食安全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的最主要表现就是供给稳健。2013年,中国粮食生产达到了历史性的6.01亿吨,就像2018年虽然天灾颇多,但国家依然立足于抗灾丰收,要保障粮食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也就是5亿吨以上。

其次,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第一粮食进口大国,这又是供给中的另一个支撑点。从国际市场看,粮食价格也是走低的趋势,这一股力量冲进中国粮食市场,极大淡化了价格上涨的冲动。以大豆为例,由于国内多年来的减产,进口大豆已在供给链占据了重要的位次。这从本轮中美关税博弈中可以窥见一斑。

第三,参加粮食的国际化竞争中,我们缺在生产效率,因为效率低所以拉低了价格、回落了收益。有个话题是“236个中国农民不抵1个美国农民”,这是个事实,农业现代化、农业精致化,使得美国仅有300多万农业人口产生较大的生产力。

中国农业仍走在现代化的路上,其展现收益的方式,不能仅押宝在期待价格上行的这一边,还要押宝在规模化、效率化的一边。

但这并不会一蹴而就。


波士财经


真话让说吗?假话我又不会说。其实人人心知肚明,粮食降价,表面是和国际接轨,也就是中国农民直接和美国农民竞争,实际是为了另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害自己的农民而出的愚蠢的不能再愚蠢的歪招,单就从质量上来说,中国的粮食是农民精耕细作的优质土特产,而美国是机械化转基因草甘膦种出来用于出口或喂猪的饲料粮,决策者却为了讨好美国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却大量进口廉价饲料粮压中国农民手中的优质粮的价格,还美其名曰粮食粮价市场化,其实另一个目的不就是为了救国内房地产不好太明目张胆的强逼农民进 城,只有限制农村建房,压低粮价,让农民种地亏本,不再留恋土地,再给点好处自动放弃土地,心甘情不愿的进城……


清水出芙蓉1688


我国粮食多年不涨价,反而还降价,是这样的吗?这是为什么? 今年的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都不约而同的下降,小麦下降了0.03元/斤,水稻则下降了0.2元/斤。大家都知道国家的最低保护价是为了控制农民手中的粮食价格有所保证,一旦粮食价格过低或过高都会启动保护价机制,确保粮食的市场稳定性。同时玉米的的最低保护价在2016年的时候取消,从取消到今天,玉米的价格一直都是下降的状态。


之所以我国的粮食价格逐年下降,主要还是因为我国已经加入了WTO世贸组织,这样一来我国的粮食价格就要和国际的粮食价格接轨。同时也要放开粮食市场,允许外国的粮食进入本国市场。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粮食机械化 程度比较高,种植的成本相比更低,因此国际的粮食价格一直都比较低。

随着国际粮价的持续降低,现在我国的主粮价格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以至于市场价出现下降的局面。当然现在我国的粮食进口量逐年下降,今年的三大主粮进口规模也达到了2000多万吨,单单是小麦就达到了900多万吨,但17年不过500多万吨。



当然三大主粮的进口量有明确的调配机制,国家将会重点进行调控。但对于那些杂粮来说就不同了,现在我国的大豆进口量已经达到了9000多万吨,其他的杂粮也都会持续加大,这样一来就会冲击三大主粮的市场需求量。所以说粮食的价格下降也成为必然。 现在的农资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粮食的价格却年年下降,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少,该怎么办?


三农圈子


是的,这是领导人的高超管理艺术,一 认为农民有钱就变坏。二 认为农民就是要为工人阶级服务,低价供粮可以减他们的消费支出,使工人阶级有钱买房,国家好多收税。三 农民文化水平低,又是一盘散沙,手中又没有选票,又没有代表代言为农民力争,所以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四 利益集团的影响,领导和大老板都是朋友,外国大豆是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效益好,欺骗国人说是外国大豆只是用来榨油和豆粕用来喂猪,我只问一向:人吃不吃!五 放开大豆和棉花的进口后,农民种大豆和棉花就不挣钱了,只好转种玉米和水稻,又造成了玉米和水稻的过剩,过剩则价格低,18亿亩耕地种啥啥都多,所以全国到处都是水果卖不动,蔬菜卖不动,水稻,玉米,价格低赔钱了,六 领导好大喜功,想当世界的救世主,全世界粮食过剩的情况下,扩大进口,消化外国余粮,发扬大无畏的国际精神。七 不能再说了,说了警察该来找我了,认命吧!积极向佛与世无争。


曹战锋


大量进口粮食占领中国粮食市场,中国粮价被打压,都是进口太多造成中国粮食价格上不去,这只是原因之一,大量资金外流,再有就是美国用粮食出口挤占中国市场打压中国粮食价格,扰乱中国粮食市场,以达到扰乱中国经济秩序,就是想搞垮分裂中国,破坏中国稳定,激发社会矛盾,


平凡人生141701853


粮食确实是多年不但没有涨价,反而降价。以玉米为例,从2016年4月30日开始,取消了对东北和内蒙四省的玉米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随即玉米价格开始下跌至今。

2013和2014这两年国家对东北以及内蒙四省的玉米最低保护价收购是1.13元/斤,2015年为1.03元/斤。其中在2014年玉米市场价格创造了历史,全国平均价格达了1.25元/斤,南方个别地区高达1.35元/斤。从2016取消玉米最低保护价收购以后,价格开始下跌。2016年东北玉米最低价格落到了0.7元/斤。现在我们这玉米卖价为0.83元/斤。比2013年最低保护收购价每斤少卖0.3元。

为什么粮食价格会下跌,最关键原因是和中国加入了WTO(世界贸易组织) 有关。按照组织协议,凡是加入该组织,粮食市场也要和国际市场接轨。也就是说允许外国粮食进入中国市场。而外国人少地多,都是大型机械化作业,因此人家粮食价格比中国低很多。如果允许外国粮食随便进入中国市场,怕对中国三大主粮(玉米、小麦、水稻)冲击太大,因此对玉米、水稻和小麦实行配额制度。

虽说对三大主粮实行配额,但是对杂粮没有限制进口数量,比如高粱、大麦等,而且是低关税。这些进口的杂粮替代了玉米在养殖业中的饲料用量,因此导致了国产玉米价格下降。玉米价格的下降,使农民改变了种植结构,因此所有的粮食和农产品价格都下降了。


山野50


我国粮价多年不涨反降是真的吗?

本人只了解玉米的情况。说国内玉米价格多年不涨反降,这种表述不准确。应该说“国内玉米价格连续多年攀升,最近两年突然下降”。下面这张图可以给你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



玉米价格连续多年攀升是因为国家保护价收购,后来改成临储粮收购形成的,是国家有目的地引导粮食价格提升、刺激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实现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

但是,这种人为干涉的结果造成了2013年到2015年,国内粮食价格和国际价格走向严重背离,国内玉米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明显高于国外(见下图)。这终于于2015年造成了严重的高价格、高进口、高库存的三高现象。



于是,2016年四月份粮食收购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取消了玉米临储粮收购,改成按生产面积补贴,玉米价格随行就市,所以出现了2016秋粮上市,玉米价格从每斤1.1元断崖式暴跌至7毛。现在回过头来看是反应过度,因为它已经明显地低于国际粮价,见上图红色圆圈里。

国际玉米价格也不是平稳的,时高时低,2015年前后降到了最低点(见下图),在这种价位上,各国农民的日子都不好过,所以国际粮价下行的空间已经基本不存在。目前国内玉米价格有所反弹,应该是对过去反应过度的一种纠正。玉米价格在9毛到1元之间应该是合理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