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高级军官中,谁的军事才能最高?

竞猜达人


国民党将领中,能打仗的不少,军事才能最高的,个人认为王耀武。国民党七十四军称为抗日铁军、蒋介石亲点的御林军,也是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之一,军长王耀武。

王耀武(1904-1968年)山东泰安人,黄埔三期,国民党陆军中将,授青天白日勋章,蒋介石赠中正剑,获美国总统自由勋章。蒋介石称赞:宁碰阎王,莫碰老王。粟裕大将明确指出,国民党最会打仗的就是王耀武。

图中为王耀武,右为74军第三任军长施中诚。

王耀武的崛起从红军交战开始的,1933年宜黄之战,王耀武率32旅抵抗22天,大获全胜,升少将;1934年谭家桥之战,进行反围攻,升51师师长。1937年抗战爆发,淞沪会战王耀武率部坚守吴淞口,击毙日军联队长2名,战后51师与58师合并为74军,1937年底五耀武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阻敌6天后奉命撤退。

图左蒋介石,图中陈诚,图右王耀武。

抗战时期,王耀武带着74军打遍了大江南北,大放异彩,当时军界长期流传着“三李不如一王”的说法,这里三李指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都是黄埔一期,还不如一个黄埔三期的王耀武。1938年5月,王耀武率部参加兰封会战,在兰考县境内重创日军第2师团;1938年7月王耀武率部参加万家岭战役,在九江境内剿灭日军106师团1万多人,升任74军军长。

万家岭战役有着:山不在高,歼敌则名的佳话,史称万家岭大捷。

1941年3月,王耀武率部参加上高会战,在宜春境内利用夜间出击日军,击毙日军数千人,打死日军少将岩永,收复高安县,74军获国军最高荣誉“飞虎旗”,王耀武授青天白日勋章;此后王耀武带领74军转战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战役、常德会战等,参加数百个大小战役,屡获战功,在1945年4月雪峰山战役中,王耀武的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湘西雪峰山选择有利地形,构筑复杂工事,击毙日军5000多人。

特赦后,政协委员王耀武在办公室履职。

1945年9月,王耀武作为长衡地区受降长官,作为战胜国身份,接过坂西一良中将指挥刀。解放战争时,王耀武不愿面对内战,但蒋介石还是将他调往山东,消极对抗后潜逃被解放军活捉,据说是王耀武化妆逃跑时,上厕所用了高档的厕纸,被村民举报了可能是个大官最后被抓捕,1959年,王耀武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特赦的战犯。


图文绘历史


烟酒阁大学士文章:国军将领的军事能力排名。1、排名仅遵循军事原则;2是打击日寇作战英勇的给予加成;3以长期担任军职为分档,将是将,帅是帅。

战区级将领:长期担任过参谋次长以上,大区军政长官、剿总总司令、战区总司令、绥靖公署总司令、大区保安总司令、军委会行营主任、行辕主任。名单:杜聿明、白崇禧、薛岳、傅作义、卫立煌、顾祝同。

  1. 杜聿明,字光亭,陕西米脂人,黄埔一期生。担任机械化军第5军军长、中国远征军司令官、云南警备司令、东北保安总司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他是战场救火队长,唯一指挥两个战区华东、东北作战,几乎囊括所有国军精锐。杜聿明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对战场态势洞察敏锐,善于捕捉战机。指挥过昆仑关作战、缅甸作战、东北作战、东进兵团、淮海战役。由于蒋介石乱命干预、兵败被俘。但表现比卫立煌、白崇禧高一个级别。


  2. 白崇禧,字健生。白是桂军军事领袖,因长期担任幕僚职务被称为小诸葛。历任桂系钢7军军长、第4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军委会委员、军训部长、军政部长、桂林行营主任、参谋次长、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华中剿总司令官。白崇禧早期军事指挥较多,罕有对手,抗日战争中有鲜明军事主张,但被蒋忌惮,自己又不懂政治。直到刘邓挺进大别山才重掌兵权,淮海战役他见死不救,自以为能重掌乾坤。蒋介石下野后指挥作战,渡江战役后兵败如山倒,所以暂排第二。


  3. 薛岳,字伯陵,广东韶关人,保定陆军军校毕业,外号“老虎仔”。担任过第5军军长、贵阳绥靖公署主任、19集团军总司令、第1兵团总司令、第9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主席、徐州绥靖公署主任、总统府参军长、海南岛防卫总司令。薛岳在抗战中,表现杰出,指挥武汉会战、高安会战、上高会战、四次长沙战役、长衡会战,歼敌无数,被日军誉为“战神”,在解放战争中,表现不佳,半年后免去徐州公署主任。

  4. 傅作义,字宜生,山西荣河人,保定陆军军校五期,人称“西北王”。历任第35军军长、第7集团军总司令、张桓绥靖公署主任、华北剿总司令官。傅作义是有名的防守将军,抗日战争绥远、太原防卫战打的非常出色。解放战争中表现一般,因35军被歼灭、天津失陷,加上为保护北京古城,决定华北起义。

  5. 卫立煌,字俊如,安徽合肥人,毕业于湖北陆军学兵营,人称“东北王”。卫立煌是为数极少,能以名字为县名的将领,历任驻闽预备军司令官、第10绥靖区司令官、第2战区副司令官、第1战区司令官、中国远征军司令官、东北行辕主任兼东北剿总司令官。卫立煌能征善战,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评价其为:支那虎将,史迪威称他为“常胜将军”。到东北任职后,拥兵50余万、毫无作为,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据点,被解放军一一击破。


  6. 顾祝同,字墨三,江苏省涟水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历任第9军军长、第1军军长、第16路军总指挥、警卫军军长、重庆行营主任、贵州绥靖主任、西安行营主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代国防部长。现在很多人轻视顾祝同才能,他对蒋介石忠心耿耿,擅长军事指挥和军事计划制定。抗战时指挥上海保卫战,后在敌后长期指挥江浙、闽粤部队作战,极为不易。内战担任参谋总长,指挥全国军队作战,制定的军事方案极为出色,但国军派系倾轧,将领阴奉阳违,加上老头子随意干预战事,几乎没有一个军事行动是按原定计划执行,致使兵败如山,实际成老头子背锅侠。

兵团级将领:长期担任过兵团司令官、集团军司令官、绥靖区司令官、省级警备司令官、保安司令官、方面军司令官。名单:关麟征、胡琏、邱清泉、王耀武、廖耀湘、李弥、陈明仁、张自忠、宋希濂、范汉杰、刘安祺、张淦、黄百韬、郑洞国、汤恩伯。

关麟征是排不了这个级别前三的,综合能力他远不如胡琏、王耀武等,但他抗战结束就离开一线,没打过总比打败仗好,所以只能他排第一。



  1. 关麟征,字雨冬,陕西酃颥县人,黄埔一期生,外号“陕西冷娃、关铁拳”。历任千里驹师师长、52军军长、32军团军团长、15集团军总司令、黄埔军校校长、陆军总司令。关麟征用兵以稳准狠著称,长于训练,其部以脚快著称,传闻行军速度天下第一,作战奋勇灵活,在各场会战充当主力,给予日军重创,日军称其部为“最强劲之敌”。关麟征排在兵团级将领第一,主要是他没有参加内战,不肯出任第1兵团司令官。

  2. 胡琏,字伯玉,陕西华州人,黄埔四期生,外号“金门王”。胡琏长期在土木系任职,直至升任18军军长、整11师师长、整18军军长、12兵团副司令官、金门防卫司令官、陆军副总司令。胡琏擅长练军、治军,作战勇猛善变、攻守兼备,“狡如兔、猛于虎”是其最恰当评价。抗战中石牌保卫战爆发最大规模白刃战,被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解放战争充当战场救火队,其主力10、18军在双堆集被歼灭后迅速重建。

  3. 邱清泉,字雨庵,浙江温州永嘉人,黄埔二期生,外号“邱疯子”。邱清泉长期担任第5军军长、整5军军长、第2兵团司令官。邱清泉文武双全,极有文采,擅长治军、练军,善待下属,但对上司不屑。抗战中主要功绩有昆仑关大捷、滇西缅北作战等。其部在解放战争中一直是华东战场主力,作战无数,有“逢五不打”之说。在定陶、豫东、大许家战役气势汹汹,是国军最后一个被歼灭的主力兵团(邱清泉、廖耀湘、胡琏兵团为3大主力兵团)。


  4. 王耀武,字佐民,山东泰安人,黄埔三期生。历任74军军长、29集团军司令官兼74军军长、山东省主席兼保安司令官、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山东统一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是74军灵魂人物,把部队打造成抗日铁军,参加淞沪战役、南京战役、兰封会战、上高战役、长沙保卫战、浙赣会战、鄂西战役、常衡会战、雪峰山会战,74军被日军称为“支那第一恐怖军”,获得全军唯一飞虎旗,时人有说:“宁遇阎王,莫遇老王”。解放战争王耀武除了济南战役,几乎没有和解放军交过手。济南战役防守8天后被俘。


  5. 廖耀湘,字建楚,湖南邵阳人,黄埔六期生。廖耀湘历任新22师师长、新6军军长、国军规模最大的野战兵团第9兵团司令官(辖6个军16万),东北主力全在其手。廖耀湘才思敏捷,著有不少军事文著,其才智、信、勇、德兼备,作战凶猛灵活,新6军战力强大,是东北国军第1主力。蒋百里评廖耀湘,是蔡锷之后湖南军人第一人。但廖耀湘升任兵团司令后,无甚作为,优柔寡断,辽沈战役率西进兵团进彰武,竟不知攻击黑山给兵团留好退路,10万大军一夜就烟消云散。


  6. 郑洞国,字桂庭,湖南石门人。原为关麟征部下猛将,但关扶持张耀明,打压郑洞国,使其愤然离职,投奔杜聿明出任荣誉1师师长。郑洞国善于治军练军,作战勇猛顽强,亦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经验。他出任东北保安副总司令、代总司令、前敌总指挥,多次替代杜聿明指挥几十万大军与林彪作战,并击败联军。48年出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率十万杂牌军固守长春,辽沈战役末期,举行战场起义。

  7. 罗卓英,字尤青,广东大埔人,保定军校毕业。罗卓英军事能力很强,更有大局观,为人低调务实,善于发现培养人才、协调将帅关系,亦能搞地方治理。是蒋介石、陈诚倚重的干臣、土木系实际当家人。抗战中论参加会战之多、跨越战区之大、歼敌数量之巨,无人能出其右。罗卓英是国军中难得帅才,本应排该级别第一,但47年随陈诚去东北担任行辕副主任,表现不佳,毁一世英名。

  8. 李弥,字炳仁,云南盈江人,黄埔第四期生。历任荣誉第1师师长、第8军军长、第13兵团司令官。抗战中李弥作战积极,在宜昌战役、昆仑关战役多次立下功劳。李弥擅长治军,在鲁南作战期间,整训部队,将王牌整编第8师、扩编出整9师、整99师,得以升任整8军军长。当时认为其战斗力超过黄百韬整25师,于是有“拖垮第8军”的口号。淮海战役李弥率13兵团营救黄百韬兵团未果,被围歼于陈官庄,但其战斗表现超过王牌第5军。李弥化装出逃后重建第13兵团,1950年李弥率部撤往缅甸、老挝、泰国,53年回到台湾。


  9. 陈明仁,字子明,湖南省醴陵人,黄埔一期生。历任预备2师师长、王牌军71军军长、第1兵团司令官、湖南省政府代主席等职。起义后任21兵团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第55军军长等职。陈明仁性格倔强、作战勇猛,参加过九江保卫战、桂南会战,后加入远征军,攻克松山,打通中印公路。内战中被调往东北,以一军之力坚守四平。后与陈诚不和被调离东北。在湖南组建第1兵团任司令官,1949年宣布起义。

  10. 宋希濂,字荫国,湖南省湘乡人,黄埔一期生,外号“鹰犬将军”。宋希濂军事造诣很高,先后毕业于日本千叶陆军学校中国将校班、陆军大学将官讲习班第一期、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历任第71军军长、第11集团军总司令、新疆警备总司令、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4兵团司令官。宋希濂参加过东征、北伐、中原大战、淞沪战争、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怒江战役等,立下诸多战功,是蒋介石心腹爱将之一。后在华中地区组建14兵团,又扩为3个兵团,企图在川东阻止解放军入川,兵败西逃,在逃往西昌途中被俘。

  11. 范汉杰,字汉杰,广东大埔人,黄埔一期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将官班、德国陆军大学毕业。历任第10师师长、第1军副军长、第27军军长、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第38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参谋次长、徐州剿总副总司令、陆军副总司令、第一兵团总司令、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被誉为文武全才,抗战获得多次胜利,担任第1兵团(辖6个军)司令官时,是华东地区作战最强力兵团。其后任锦州指挥所时不愿东撤,被林彪一举歼灭。

  12. 刘安祺,字寿如,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人,黄埔军校三期生。历任57军军长、青年军第6军军长、21军军长、71军军长、第7兵团司令官,青岛绥靖区司令官、台中防卫司令、金门防卫司令、陆军总司令等。刘安祺是蒋介石心腹爱将,升迁极快,抗战胜利时只是个师长,二年里已担任兵团司令。后刘安祺拒绝出任济南城防司令,蒋介石只得任命其为青岛警备司令。49年5月蒋秘密命刘安祺率21兵团在高雄登陆,成为台湾主要军事指挥官。

  13. 张淦,字洁斋,广西桂林人,广西陆军速成学校,外号“罗盘将军”。第7军军长、第21集团军副总司令、第7绥靖区副司令、第3纵队司令、第3兵团司令官、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张淦长期担任桂系第7军(号称钢7军)军长,为桂系第1主力,作战勇猛灵活,尤擅长山地战。后张淦升任第3兵团司令官,辖第7军、第48军,为华中、华南战场主力兵团,号称国军中坚。张淦极为迷信,行军打仗皆携带罗盘,每战必算一卦,被白崇禧称为“罗盘”。

  14. 黄百韬,字煥然,广东梅县人,极为特殊的是黄百韬没有保定、黄埔军校经历,也不是浙江人,是真正靠实力升为兵团司令的杂牌军将领。历任第三战区参谋长、第25军军长、整编25师师长、第7兵团司令官。黄百韬杂牌出身,没有派系,全靠拼死作战,赢得升迁;黄擅长治军,把一个杂牌军训练成国军罕见能夜战的部队,是华东作战最凶悍部队。但是总体指挥、协调管理能力不足,在淮海战役连续犯下3个致命错误,以至兵败身亡。


  15. 汤恩伯,字克勤,浙江金华武义人 ,毕业于援闽浙军讲武堂、日本明治大学。历任黄埔军校教育长、第13军军长、第7集团军前敌总指挥、20军团军团长、31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总司令、第1兵团司令官、京沪警备总司令。有很多人认为汤恩伯排名要靠前,小编认为:汤恩伯在抗战在立下不少功劳,因为其指挥全是中央军嫡系,装备精良,部曲善战,而日本人缺乏战争艺术。汤恩伯那套内线机动在日军那屡试不爽,但是抗战胜利后汤恩伯就没打过一次胜仗,特别是断送74师战役,简直是军事门外汉指挥。其后汤恩伯战上海、守厦门,无不一败涂地。

军级将领:长期担任过主力军军长、整编师师长、警备司令官。名单:张灵甫、孙立人、刘玉章、李玉堂、方先觉、石觉、刘镇湘、郭景云。

这里入选的军(整编师)级的将领,其实和兵团级无大区别,随时可以晋升到兵团级。



  1. 张宗灵,字灵甫(大家习惯叫张灵甫),陕西长安县人,黄埔四期生。张灵甫历任74军团长、旅长、师长、军长,整编74师长,是蒋介石、王耀武爱将。张灵甫文武双全,书法造诣极高;万家岭战役时组织敢死队,爬上日军驻守的张古山悬崖,一战成名。上高战役获一号武功状和全军唯一飞虎旗。抗战后张灵甫74军被誉为五大主力之首、御林军。张灵甫作战勇猛、战术灵活,擅长侧翼迂回。内战充当急先锋。在进攻临沂时被粟裕15万大军围歼于孟良崮。


  2. 孙立人,字抚民,安徽庐江人,清华大学毕业,外号“东方隆美尔”。历任38师师长、新1军军长,在孟关杰布山、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1万多人,攻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等击毙日军3万3千余,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将领。孙立人长期接受西方教育与军事理念,擅长治军、练军。作战勇猛灵活,其新1军为东北国军主力,在孙立人指挥下有不俗表现,时东北民主联军十分重视新1军,有口号:“只要不打新1军,不怕中央百万兵。”但林彪评价,其部战斗力略逊廖耀湘新6军。后因与杜聿明不和,调任陆军训练部司令官。


  3. 杨百涛,胡琏之后18军军长。杨百涛作战勇猛、擅长军事谋略。凭战功一路从排长升到第11师师长。5大主力更换主将后,除18军外战斗力都大幅下降。唯独18军不但保持强大战斗力,还一分为二,分出军官和主力重建了第10军,杨百涛功不可没。淮海战役他多次指出黄维错误,但不被采纳。在双堆集战役中,他违背黄维命令,提前撤退建立双堆集防线,得以保住12兵团没有溃散。杨百涛被俘后,还撰写了《美军战术研究》,志愿军以此书为教材,作为与美军作战依据。




  4. 刘玉章,字鳞生,陕西兴平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抗战期间任师长、军长,后任王牌52军(关麟征基本部队)军长、台湾防守区司令、陆军副总司令。刘玉章带兵自成章法,有独特军事理念,抗战时提出“短距离,短时间,集中火力”的作战理念。内战时是首批登陆秦皇岛进攻山海关的国军精锐,辽沈之战东北国军几乎被全歼,唯有刘玉章反应迅捷,在营口撤退,得以撤到华东战场。后在上海战役中,刘玉章再次率52军全身而退,被称为第1王牌军。


  5. 李玉堂,字瑶阶,山东省广饶县人,黄埔一期生。历任第3师师长、第8军军长、第10军军长、27集团军司令官、徐兖绥靖区司令官、海南防务副总司令。李玉堂作战勇猛,擅长防御作战,其第10军为第9战区主力军,与74军号称9战区两把钢刀。因在第三次长沙会战,执行薛岳天炉战法,以一军之力,坚守长沙不失,号称泰山军。内战李玉堂任徐兖军事长官,手下基干部队被抽完,逐步被边缘化。于兖州战役被俘逃脱,被国防部永不叙用。

  6. 方先觉,字子珊,江苏省徐州府萧县人,黄埔三期生。历任预备10师师长、第10军军长。方先觉参加过北伐、中原大战、台儿庄会战、长沙会战。方先觉在衡阳保卫战中指挥“泰山军”第10军面对6倍日军重兵围攻,坚持防守47日,号称“方先觉炉膛”,第一次把中日战损比打成1比2,战例选入西典军校教材。 内战中方先觉受薛岳压制,表现平平。后任澎湖防卫副司令、第1军团司令官。

  7. 石觉,广西桂林人,黄埔军校三期生。历任第4师师长、第13军军长、第1绥靖区司令官、第9兵团司令官、京沪杭警备副司令官、舟山防卫总司令、台湾防卫副总司令、联勤总司令。石觉所部第13军,是汤恩伯系基干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大,参加过抗战一系列重大战役。45年石觉率13军在秦皇岛登陆,攻占山海关、 热河,是东北国军主力之一。48年以13军为骨干成立9兵团,石觉任司令官。傅作义起义时,石觉与部分高级将领乘飞机离开北平。


  8. 刘镇湘,字涵伟,广东防城人,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毕业。历任64军156师师长、整编64师副师长、师长,第64军军长。很多人不知道刘镇湘,他作战勇猛,攻守兼备。其64军是粤军老部队,抗战时在湖南、广东一带作战,收获不小。内战时在苏北、豫东作战,粟裕对其评价是,作战比黄百韬整25师更凶猛。淮海战役时,黄百韬兵团(64军归其指挥)走到碾庄,刘振湘自恃战力强大,提出不走了:既然有现成工事不如打一打再走,逐爆发惨烈的碾庄之战。64军坚持的比25军更久。


  9. 郭景云,字秀山,陕西富平人,陆军15旅随军学校毕业。历任王牌军第35军101师师长、第35军军长。35军是傅作义起家部队,抗战中表现勇猛,特别擅长防守作战。郭景云长期在35军任职,熟悉部队情况,是华北剿总主力,是当时的摩步军,在华北实施机动作战,后被解放军围于新保安,郭景云自视战斗力强大,不愿主动向友军靠拢,结果被歼灭。35军的覆没直接动摇了傅作义侥幸心理,促进其起义。

烟酒阁大学士


在不同时期,国民党涌现出很多高级军事指挥官,包括中央军的和地方军阀的。今天纵横就来浅略的探讨一下,个人见解,不做任何参考意见。

关于军事才能

军事才能,纵横认为还是包括两部分,第一种是战略级的,第二种是战术级的,确切来说就是帅和将的区别,能够统筹全局,进行战略级的规划和战役的才可以称之为帅;能够在战术单位上出色完成任务的,并且能够带来惊喜的,才可以称之将。

比如,林 彪在平型关大捷中就是以将的职能超水平完成任务,并不是帅,到辽沈战役的时候,已经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成为完完全全的帅了。

本题,在军事才能前面有两个定语,第一个是国民党,第二个是高级军官,我认为应该是帅的统筹范围,在抗战时期至少应该是战区司令级或者是集团军司令级的人物,在解放战争时期,至少应该是剿总一级的。

下面,纵横就浅谈几个人吧!说的不好的地方请见谅。

薛岳

在抗战初期,薛岳已经是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一直进行战略级的指挥战斗,1938年调任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包括我们很多人都熟悉的七十四军抗战的功劳,其实不单纯的是俞济时、王耀武等人打出来的,很多战役都是薛岳指挥的。

使薛岳真正名声大震的当属几次长沙会战,在1939年第一次长沙会战中,薛岳调集21个军52个师与日军进行激烈对抗,日军伤亡四万余人。尤其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更是奠定了薛岳在抗战史上的地位,在该次战争中,薛岳创造天炉战法,先是诱敌深入,再是形成反包围,歼灭日军五万多人。

李宗仁

徐州会战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大规模的防御战役,对全国抗战形势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战役的指挥官就是李宗仁,抗战爆发后,李宗仁任第五战区总司令,徐州会战时指挥六十万国军与日寇对抗,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已经完成战略上的任务要求。

尤其是在台儿庄战役中,国军奋勇杀敌,死不后退,通过惨烈的牺牲,打败日寇一次次的进攻,最后在汤恩伯援军赶到之际,重创日军一万多人,是中国全面抗战之后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的胜利。

但是,李宗仁就打完这一仗就退隐了,后来并没有再指挥过大型抗战会战,纵横也不清楚细底,这里就不猜测了。

杜聿明

其实,黄埔学生培养的都是基层军官的任务,高级指挥军官并不是完全靠教育出来的,因此,黄埔生很少有人能够在抗战中成为战区司令级人物。

然而,杜聿明却因为在缅甸战场的表现,以及一直掌握国民党最先进的机械化部队,在抗战结束后,杜聿明被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

在辽沈战役之前,杜聿明指挥得当,东北战场一度占据优势,后来因为杜聿明生病,老蒋换了陈诚,结果就是大家看到的辽沈战役。虽然,后来让杜聿明去东北力挽狂澜,终究还是局势所致。

辽沈之后,杜聿明被调往徐州剿总,在黄百韬被全歼,黄维兵团被包围,杜聿明提出带领三十万国军逃出生天,结果老蒋要杜聿明救出黄维兵团再撤退,结果被围歼。反正杜聿明和老蒋就是人微言轻,以前那些能打仗的,老蒋不用,只用听话的,杜聿明是属于那种有才能的,但是太听话,最后还是失败了。

帅就是帅,必须要有在战场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思想。既有自己的谋略,还要有自己的主见,只要你按照自己的想法打了胜仗,那领袖也不会怪罪你的,杜聿明就是前期因为打了败仗,因为听了老蒋的话,反而受到了表扬的缘故吧!


当然,国军中还有汤恩伯、卫立煌等人也算够资格,由于篇幅有限,就列这三个人吧!至于孙立人、王耀武那样的,纵横认为虽然抗日战果斐然,但还是处于战术层面的,战略的少一点,也就是算将而不算帅!


史论纵横


民国时期将星如云,在国民党的部队中最闪耀的应当是黄埔系的将领们,人们往往一提到民国时期著名的将领,其中十有八九就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当然在其中也不乏投靠国民党的军阀大军官,他们也大多是从日本士官学校或者早期的保定军校出来的,受过了良好的军事教育,这些军事教育为他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才为他们在后期的战争中创造出了辉煌的战绩。

接下来我们说几个军事能力比较高的将领,此处没有排名,如果大家想排的话可随意。

第一位我马上想到了张自忠将军

张自忠将军是在二战中阵亡的最高将领,卢沟桥事变后,当时身任北平市长的张自忠曾经受蒋介石的命令去跟日本人和谈,当时蒋介石的想法是拖延日本人侵略的时间,好多准备一些军队以及武器抵抗日本人,但是当时的学生们不知道啊,他们怀揣着一腔翻涌的爱国精神到处游行,评击蒋介石和国民党,与此同时他们将矛头指向了张自忠将军,大骂其是汉奸。


张自忠将军的爱国之情一点都不亚于那些责骂他的学生们,但是他为了国家的利益甘愿承受了这些骂名,在后来的抗日战场上,他也屡屡身先士卒,带领着手下的部队疯狂地与日本人展开了决战。

即使张志忠将军这么努力的抗日了、即使他将生命寄托在生死之外了,当时的学生们也仍然没有放过张自忠将军,他们选择性忽略了张自忠将军的努力,丝毫没有停歇的炮轰起了张自忠。


从这方面来说,这些学生何其相似于我们现今的喷子啊,他们的眼中永远只看到了别人想告诉他们的一面,然后没分清楚这里面的是是非非就对一些他们想喷的事物发起了口水战,正是在这些学生的口水中,张自忠将军因为不堪忍受辱骂,所以在和日本人的对战中真正的抛弃了生死。

最终在1940年的时候,张自忠将军带领2000名士兵对日本的强大军队展开了激战,最后在经过七天七夜的激战后,张自忠将军不幸身亡,虽然日本人受到了重创。


但是他们仍旧对张自忠将军的英勇感到了十分的钦佩,所以在短时间的欢呼之后,他们对张自忠将军的遗体献上了崇高的敬礼,并用酒精擦干了张自忠将军身上的血迹,专门为张自忠将军进行了简单的葬礼。

后来在国民党部队的努力下,组成了敢死队抢回了张自忠将军的遗体,日本人为了不伤到张自忠将军的遗体,专门决定停止了飞机轰炸,最终在张自忠将军的遗体运到重庆的时候,受到了十万百姓的送行,张自忠将军的夫人在听闻噩耗之后,绝食七天之后就随夫而去,最终夫妻二人被蒋介石厚葬在了一起。

第二位我觉得是王耀武

王耀武是74军的军长,他同时也是大名鼎鼎的内战急先锋张灵甫的老上司,他的军事能力非常强大,74军在他的带领下如同一柄可销铁如泥的战刀,在全国各地的大战场上给予了日本人严重的打击,也因此成为了日本人胆寒的国军将领之一,他所带领的74军更是被日本人称为了支那第一恐怖军,可见实力的强悍。


第三我觉得是薛岳

薛岳在抗日战争中一直担任着兵团总司令的职位,在他的指挥下,国民党部队在湖南跟日本人展开了血战,长沙的四次大会战更是将薛岳将军推上了名声的最顶峰,在日本人的几次进犯都被薛岳将军重挫去退了,惨遭了大败。

薛岳也因为过人的领兵能力被称为了战神,获得了国民党的最高荣耀青天白日勋章,同时也拿到了美国杜鲁门总统颁授的自由勋章,这些都是对薛岳将军战绩的肯定。

第四我觉得是汤恩伯

汤恩伯在抗日战争后期以及内战时期屡遭连败,成为了人人耻笑的常败将军,他也因为在河南对百姓们所作出的掠夺而招致了无尽的骂名,但是无论怎么说,在抗日战争的前期,汤恩伯都是绝对的抗日名将。


日本军队当时对中国的部队有一套非常严谨的分级法,他们会根据中国部队的战斗能力、总体素质、武器装备等划分出专门的等级,其中等级最高的是甲级部队。

在日本人的排行中,中国很少有能跻身进入甲级部队的,但唯独汤恩伯例外,他带领的好几支部队都跻身进入了日本人的甲级部队行列,日本人在战争方面是做不了假的,所以由此也能侧面看出汤恩伯的实际军事水平。


第五,第六,第七我觉得是孙立人、卫立煌、戴安澜这缅甸战场上的三杰

孙立人、卫立煌、戴安澜都在缅甸战场和日本人展开了激烈的大战,在缅甸战场上他们连战连胜,以往强大不可一世的日本人在他们的攻击下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其中最为出彩的是孙立人将军。


(卫立煌)

孙立人发迹于宋子文的税警部队,税警部队原本是宋子文掏钱自己组建的军队,但在发展强大之后,受到蒋介石的眼红,被蒋介石要走了,虽然如此,但是孙立人在国内却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战争,在缅甸战场上他彻底的放开了自己的军事才华,他因为在缅甸战场上的猛烈杀敌而使他成为了军级单位中杀敌最多的将军,也因此获得了国内外的赞誉。


第八我觉得是李宗仁

李宗仁的广西部队是北伐时期的钢七军,拥有着非常强悍的能力,在北伐战争中绽放出了强烈的光彩,在抗日战争中,更是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和其他的众多部队赢得了台儿庄大捷,这是中国第一次在正面战场上取得对日本人的巨大胜利。

当然在国民党内还有着其他军事能力很强大的将领,比如陈明仁、李玉堂、邱清泉、杜聿明、关麟征等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名将如云,无法一一排列出来,如果大家的心目中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也欢迎大家提出,以待大家的交流。


(陈明仁)

所以说这些就是我暂时排列出来的国民党军事名将,在倭寇的炮火侵袭下,有人选择了当汉奸,有的人则站了起来,他们拼尽自己平生所学、拼尽自己一身的生命悍不畏死地保卫起了自己的家园、国土,为了不让自己身后的父老乡亲们成为外敌的奴隶,他们为此付出了生命、为此奉献出了自己的鲜血,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敬重的英雄!是真正仰不愧于天、卧不愧地的大英雄!


孤客生


国民党高级军官里,会打仗,且能打仗的,无非就是薛岳、卫立煌、杜聿明、孙立人、张自忠、陈诚、李宗仁、白崇禧等几个。

通过各方面的对比,破晓君认为军事才能最高的应该是“薛岳”。



抗战中,歼敌最多

在抗战中,薛岳所率各部,歼敌最多,薛岳本人也是名副其实的抗日第一战将。

仅四次长沙会战,薛岳各部就歼灭日军十几万。



除长沙大会战外,薛岳也参加了淞沪会战,并指挥了武汉会战、常德会战、徐州会战等,每一战都是打出了气势,给敌人造成了重创。



培养的能征善战的将军最多

对于一个高级军官,我们不仅要看打仗如何,还要看对下属的培养如何,对下属的影响力如何。

薛岳麾下,既有能征善战的王耀武、张灵甫,也有组织能力出众的俞济时,还有常德会战表现英勇的余程万,也有立功无数的李玉堂。

从薛岳培养的人来看,一个个能征善战,说明了薛岳用人眼光和培养人的能力,这是一个优秀的统帅所必备的优秀品质。



对手们评价非常高

和日军战斗无数,胜仗也打了很多。

日军后期最高长官冈村宁次,对于薛岳的评价是“撼山易,撼薛将军难。”

还有很多日本将官称薛岳为“中国战神”、“长沙之虎”。这么高的评价,间接说明了薛岳的军事才能。

在薛岳镇守海南岛时,毛主席强调:“你们面对薛伯陵务必持重。”连一代伟人毛主席都重视的对手,绝不是一般人。

通过对手的评价,薛岳能力得到了最佳的证明。



坊间和国际评价很高

坊间称薛岳是名副其实的“军神”,是抗日第一名将。

在1946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给薛岳颁发了“自由勋章”,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杰出贡献。”

薛岳的坊间评价和国际评价,说明其军事才能非常卓越。



薛岳,抗战歼敌无数,培养的能征善战的将官众多,对手评价很高,坊间和国际评价很好。

在破晓君看来,应该是国民党高级军官中军事能力最突出的一个。


蓝风破晓


国民党这批高级将领,军事指挥才能下限都挺低的,而且上限都不高。


我这里说说被很多人神话了的孙立人、薛岳、白崇禧这些所谓的“战神”吧。


先说薛岳,关于薛岳指挥才能,抗战时期他的直接下属,26军军长,后来去到台湾的丁治磐将军有很深刻的评价:“(薛岳)规模不错,但不懂得大军调度指挥之道。我在战史中所见到的高级统帅对大兵团用兵不论是否合理,都有其独特风格。但他专讲蛮干高压,以大吃小,毫无大军统帅的风格。”


“许多长官像薛岳又没学过战术,只凭平常剿匪的一些个人经验。所以抗战时的将领素质很有问题。”


丁治磐将军还吐槽抗战期间,薛岳对他的瞎指挥,天天打电话催他进攻,要战绩;似乎完全不知道一个军的兵力从开始准备出击,到形成攻击态势,最后再真正出击需要多少准备功夫,只知道催催催;用丁治磐将军的话讲就是“根本毫无战略修养。”


再说白崇禧,白崇禧也多次被人吹嘘为“战神”,然而白崇禧这个“战神”在抗战开始之初就丢了一个大人,在他亲自指挥下,桂系8个主力师一天之内被日本人全部击溃,失去战斗力,堪称抗战初期第一败家子。


还是引用桂系自己将领回忆,蓝香山,国桂系第十五军参谋长,他就曾沉痛回忆淞沪抗战时白崇禧如何“瞎指挥”断送广西子弟的。“当时白在地图上所划定的出击面很大,未顾虑到地图上的比例尺,须将桂军全部使用于第一线。又未对敌突前阵地施行严密的侦察,纯凭主观的推断。在攻击实施前,桂军也未腾出防域,集结兵力,作好部署,控制有力的预备队。加上桂军兵员来自民团,战斗技术不熟练,且缺乏战斗经验。如果部署得当,指挥有方,虽无优势火力支援,一鼓作气,英勇直前,未尝不可以奏功。但白崇禧既不知彼,又不知己,盲目主张,廖磊跟着盲目指挥,以至桂军遭受重大牺牲,未取得任何战果。”


这就是后来胡宗南回忆录里所称的“桂军10个师只打1天”典故的来历。



桂系8个师如此惨败,都出乎了蒋介石的预料,他在日记里不无失望的写到“满拟以桂军加入战线,为持久之计,不料反因桂军挫败,而退至走马塘之线,战局顿形动摇,殊所失望”


最后再来谈孙立人,孙立人将军是经常性被吹为“战神”的人,但是孙立人将军真的过誉了。


蒋介石就曾经评价孙立人将军,认为他“对于训练部队很好,不过打仗不行。”


我个人觉得这个评价是很到位的。


抗战时所谓的“仁安羌大捷”在国军内部总结里可是作为一个失败案例来总结的,认为“(日军)佯攻仁安羌,分散牵制我5A(第5军)之N22D(新22师)、N38D(新38师),声西出东窜,廿一日(应为廿四日)扑腊戍,迂回畹町。我援军66A(第66军)之N28D(新28师)、N29D(新29师)浦下车,立足未稳,即陷纷乱。敌长驱直入,全局急转。”


更何况综合英方、日方史料看,当时新38师113团参战官兵数目约800人,被困仁安羌的有英军4000余人、传教士数人,敌方只是日军33师团214联队(缺第一大队)的约2800人。


孙立人所谓的“击溃十倍于我之敌人,解救十倍于我之友军”,完全就是吹牛皮。


而抗战之后,东北战场上孙立人将军指挥水平,相比他的同僚战友廖耀湘将军,差距真的挺大的。



首先是新一军军纪问题,就连孙立人将军自己都承认,新一军在东北军纪败坏,欺男霸女也就算了,而且对技术装备非常的不珍惜——“现在我接到老百姓,告我们的状纸已有好几十件。人家说日本人在这里,虽然很多事情受他们不平等的压迫,但是他们的军队却是很有纪律的,一切规规矩矩。日本人对于物资特别爱惜,譬如汽油一项,他们拿着当他们身上的血液一般看待,节省保管都好得很。”——《孙立人言论选集》


作为一军之长,新一军军纪堕落到这个程度,孙立人将军没有责任?军纪如此败坏,如此不珍惜技术装备的新一军战斗力能好到哪里去?难怪接下来在东北,战绩上,新一军远逊于新六军。


东北战场上,新一军和新六军几乎同时出动,廖耀湘将军攻击很顺利,连克鞍山、营口、海城、抚顺等城市;而新一军却屡屡攻击四平守挫,最后还是攻克了本溪的廖耀湘回来帮孙立人,而两岸任何一本关于四平之战的研究书籍都可以证明,四平之战关键不在于正面的新一军,而在于切断了四平退路的新六军,正是因为廖耀湘截断了后路,林彪才选择从四平撤退的。


事实上,从大陆资料看,四野在本溪的准备功夫并不比四平逊色,准备也非常出色,但是廖耀湘就没有让四野在本溪打成本溪保卫战。


而战后廖耀湘升职,孙立人被调走,更证明蒋介石对孙立人将军的判断。


回到国民党高级将领指挥才能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后来台湾地区的“陆军总司令”郝伯村有一个非常精辟的总结:“黄埔一期仅受训六个月,完成一个排长的教育……故以黄埔一期为主的高级将领,对于战略、战术素养,尤其大军指挥能力,普遍不足……他们在第一线的指挥都是失败的。”


这个总结其实是很到位的,所以我觉得一定要从一堆烂苹果里选出一个没那么烂的,意义不大。


总而言之,当时中国国力所限,绝大多数军人根本不知道近代化战争为何物,而且由于当时国家战乱不止,军人培训都很不正规,速成居多,缺乏正规化训练和教育,造成了高级军官指挥水平普遍低下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蒋介石多次办高级将领培训班的根本原因。


兰台


国民党军队,说起来十分奇葩,除了北伐战争期间,无论是新军阀混战,还是面对土地革命期间的红军,乃至于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国民党的部队,尤其是蒋介石的嫡系中央军,很少有出众的表现。


中原大战,蒋介石以一敌三取得胜利,似乎威风凛凛,但是,蒋介石的胜利多数在战场之外,他的胜利是使用金元攻势、政Z等手段取得的,蒋介石的中央军表现实在乏善可陈。而在国共十年内战期间,面对根据地分散且装备落后的红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围剿,依然屡战屡败,若非王明的路线错误,蒋介石能否坐稳天下,都是未知之数。

而到了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虽然也曾取得如万家岭、台儿庄等少数大捷,但总体而言始终在失败溃退,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前,依然被穷途陌路的日寇打通“国际交通线”,豫湘桂大溃败使蒋介石颜面尽失。

解放战争就更别提了,800万美械国民党大军在短短三年间一败涂地,蒋介石也被迫退往台湾。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似乎很少在纯军事方面取得辉煌的胜利。

是国民党的将领军事才华不行吗?

当然不是如此。虽然国民党虽然内部贪污腐败横行,派系林立,但依然涌现了一大批极其优秀的将领。如桂系首领李宗仁、白崇禧,属于国民党中央军的杜聿明、王耀武、廖耀湘、孙立人、胡琏等人,均军事才华横溢,单纯军事对比,并不弱于同时期的他国将领。



但是,这些人有帅才如李宗仁,白崇禧,由于属于桂系,一直被蒋介石视为最大竞争对手和内部敌人,因此他们在国民党内部,永远没有主导国民党战略的机会,反而变生掣肘。

而其他如王耀武、孙立人、廖耀湘等人,虽然属蒋介石嫡系,却只是将才,而非帅才,同时,他们的地位也决定了他们无法真正主导国民党战略。再加上国民党内部贪污腐败横行,派系林立,对民众肆意压榨,国民党已尽失人心。


就如网上所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少数优秀的军事将领,在国民党众多“猪队友”齐心合力的拖后腿下,并不能,也不可能挽救国民党全面的失败。最终,彻底失去民心的国民党毫不意外的失去了天下。


鸢飞九天2018


一天,甚是无聊,一群国民党的高级军官正在吹牛,比谁最厉害,于是就发生了以下的对话(纯属虚构):

薛岳:我指挥过四次长沙会战,创造了天炉战法,歼灭了十万日军,是抗日中消灭日军人数最多!

孙立人:在国内打算不得好汉,我曾率领远征军两次入缅甸 ,打得日本鬼子狼哭鬼嚎,消灭日军近5万人。


卫立煌:我也去缅甸打过日本人,收复了滇西,打通了中印公路。我还击败过冈村宁次,收复了郑州。

李宗仁:我指挥的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两万多人,是抗日战争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会战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中国军人的士气。


杜聿明:我指挥了昆仑关作战,获得了昆仑关大捷。

王耀武:我指挥的上高会战,消灭日军1万多人,还击毙了日军的一个少将;我还获得了万家岭大捷,配合友军击毙日军4000多人。


黄维:我参加的淞沪会战虽然败了,但是我指挥的罗店战役号称血肉磨坊,打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张自忠:我是抗日战争以来国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我为国捐躯,我自豪。


正当大家争论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有一个人说话了:

不是我骄傲,我觉得在座的各位都算不上英雄好汉,唯有我张某人可称盖世英雄。我在日本人带领我30万兄弟退出东北,为后来的抗日战争保存了有生力量!

众人顺着声音看过去,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少帅张学良!众人赶紧附和道:

我等皆是平凡之人,远不如少帅英明神武!


小镇月明


国民党高级具有杰出军事才能不少,比较突出的有:孙立人、白崇禧、薛岳、戴安澜、王耀武、陈明仁、杜聿明、胡琏、卫立煌、张自忠、黄百韬等等(排名不分先后)。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过人之处。

下面大概做个简介

首先,戴安澜将军和张自忠将军都是为国捐躯的,国难当头之际,日寇入侵,为了国家的救图存亡奔赴战场、冲锋陷阵,壮烈牺牲在抗日战场上,都是民族英雄,精忠报国,浩气长存!

薛岳,抗日战争中歼敌最多的将领,四次长沙会战就歼敌十余万人而声名天下,还有万家岭大捷全歼日军一个师团,这是抗日史上绝无仅有的,被誉为抗日战神。薛岳一生征战南北,出生入住,抗日战争中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屡创日寇,立我国家之威。


孙立人,“东方的隆美尔”,是一个军事能力很强的非黄埔系将领,主要功勋在缅甸战场,远征军仁安羌一战中,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大败日军,以少胜多,以一个团的兵力大败日军一个师团而威震全球。孙立人和林彪两位被国共两党公认的最优秀将领之一,两人指挥的战役都选入美国西点军校教材,被当做战例典范,足以见其军事才华,还有孙立人一直不主张内战。


王耀武,一名抗日名将,19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一场完美的歼灭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蒋介石曾称赞王耀武“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其参加过不少战役,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战役是——1945年湘西雪峰山会战,历时两个多月的战役,日寇多次进攻都被击退,歼敌无数。王耀辉年年对日作战,精明能干,头脑清晰,老对手粟裕将军曾说过“杜聿明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只能在有利的条件下打仗,不能在不利的条件下打;而王耀武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比较有军事指挥才能的,陈毅老总说,他是国民党里少有的明白之人。”足以见王耀武的精明和军事才能。

陈明仁,黄埔虎将陈明仁,远征军对日作战——回龙山战役,一场攻坚战。为取得美军空军指挥权,立下军令状,首次采用步炮协同、空地协同等战术,迂回包抄日军后方增援补给线,一举拿下回龙山,大获全胜。回龙山战役是远征军滇西反攻以来最酣畅淋漓的一场攻坚战,美军称之为“一部军事指挥艺术的杰作”,同时被美军誉为杰出的中国名将。在解放战争中,四平战役,陈明仁以一军之力阻挡林彪的十万之众,震惊全国,林彪败走麦城、伤亡巨大。蒋介石曾评价陈明仁“创造了人间奇迹,不愧为难得的将才”,可以看出陈明仁军事指挥能力非同凡响。


胡琏,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蒋介石五大主力之首,整编师第十一师师长,胡琏作风泼辣,性格骄悍,抗日战争淞沪会战中在罗店与日军展开拉锯战,歼敌几千人,整个罗店血流成河,日军称为“血肉磨坊”,军事指挥才能还是有的;也是解放战争中最令我军头疼的一个“老狐狸”,被人称作“骄如兔,猛如虎”。解放后退守台湾金门,和胡宗南并称为国民党的“二胡”,一个“西北王”,一个“金门王”,有着“十个西北王”也顶不了一个“金门王”的传言,曾经取得金门战役的胜利,是蒋介石后期最重用的一位将领。


最后说白崇禧,人称小诸葛,有句话流传,中国有三个半军事家两个半在共产党(林彪、粟裕、刘伯承),还有一个在国民党白崇禧(当然,这是流传)。林彪说过,白崇禧是国民党将领最有才干的一个。关于白崇禧战绩不管是北伐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有后来的内战大家都很耳熟能详了,具体就不多做介绍了。抛开政治因素,我个人认为白崇禧在国民党众多将领中,军事指挥能力最强的一个吧,只是个人见解,不到之处,望大家谅解!


赛门军略


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众多高级将领,除极个别的(如韩复榘)以外,基本上都积极抗战,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如李宗仁,薛岳,张自忠,白崇禧,傅作义,冯玉祥,张治中,蒋光鼐,蔡廷楷,宋哲元,陶潜,陈诚,何应钦,卫立煌,孙立人,杜聿明,王耀五,戴安澜,闫锡山,汤恩伯等等。其中,李宗仁和薛岳二人较为突出。

台儿庄大捷一李宋仁。

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发生于1938年3月16日至4月15日,徐州附近的台儿庄地区,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战斗,台儿庄战斗和追击战斗组成,历时一月。中方军队约25万人参战,日方约5万人参战。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开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比较重大的胜利,其意义十分重大。消息传出,举国振奋。这次战役是在李宗仁将军的坚定正确的指挥下取得的,显示了李宗仁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

长沙会战一薛岳。

长沙会战(又称长沙保卫战),发生于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期间。中国军队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日军参战兵力40万以上,中国参战兵力120万以上。中国阵亡及失踪人员9万余人,歼灭日军11万余人。中方主要指挥官是薛岳,陈诚,日方主要指挥官是岗村宁次,阿南惟几。

长沙会战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影响很大。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薛岳创立了天炉战法,包括破坏道路,空室清野,设置纵深的优击地区,诱敌深入,将敌围而歼之的决战方针。取得了辉煌战绩。薛岳因此一战而名震华夏。

欢迎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