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对TA发火?

为什么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对TA发火?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外谦逊有礼,对爱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

我有一个多年好友琼,她和男朋友从大学谈到了现在五年,可以说是羡煞旁人。女孩脾气软软的,男生阳光帅气,外人都觉得现在这时代能谈这么久初心不变实在太难得了,都暗暗猜测他们什么时候完婚。但昨天,她找到我向我吐露了一个烦恼,前几天发生了一件小事,虽然没大吵,但男生的一句话刺痛了她的心。

那天是周末,俩人一起出去玩了一趟,回来的时候因为对路不熟悉,找了好久才找到公交车站。还没到站台就有一辆车开过来了,男朋友就赶紧把她拽上车。上车之后女生有些不放心,问他确定是这辆车吗?男朋友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她还是核对了一下站点,发现不太对,这才发现男生把车次的3看成了8。

琼告诉我其实她当时没有多生气,只说了一句没关系,下一站下车就可以了。但男朋友闷闷不乐了,不管她强调多少次,他都觉得琼生气了,而且由于男生一直不信,琼说话的语气就急躁起来了,男生就更笃定她在生气了,然后俩人就开始小吵起来,男生说出这么一句话:你不敢对外人发火,就敢对我凶,我连一个陌生人都不如么?

不明内情的人可能觉得男生有点小题大做了,但琼说,他们之间经常有这种小问题,谁犯了什么错对方都会放大。她自己其实意识到了想改,但男生还是按照固有思维去评判她,让她觉得委屈。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亲密的人这么苛刻?

明明知道彼此的珍贵为什么还是不断地伤害对方?

这样的问题不仅是困扰着她,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体会。

为什么会这样呢?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管是陌生人还是亲人,都可以分解为三个要素,性格特征、人际情境和交流方式。为什么会更容易向亲近的人人“发火”,我们同样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一、性格特征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你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

在人际交往中,你的性格特征往往会引发负面情绪的唤起。它通过两种方式影响着亲密关系中的冲突,第一种是通过行为引发伴侣的情绪反应。比方说,一个支配性强的人可能以高傲的姿态或不容分说的方式行事,这自然会唤起亲人的愤怒情绪,抑或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丈夫可能不注意个人仪表,总是把衣服乱扔在地上,这两种行为亦可能引起妻子的烦躁情绪。

另一种方式是,当一个人引发他人的行为后,他人的行为又会反过来令引发者很心烦。例如,一个攻击性强的男性可能会引发亲人的冷战,反过来冷战又会使他很沮丧,又或者一个高傲的妻子可能会伤害了丈夫的自尊,然后又因为丈夫自信的丧失而变得更加生气。

西方心理学家曾经采用大五人格问卷对夫妻双方的亲密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支配性和低随和性的丈夫比任何其他性格特征更能很好的预测妻子愤怒情绪的唤起和对婚姻的不满。因此,容易对亲人“发火”,同双方的性格特征是分不开的。

二、不同的人际情境,不同的行为选择

与容易向亲密的人“发火”相对应的往往是对外人“谦逊有礼”,想必大多数人会用“在外面”和“在家里”做区分,而这指向的恰恰是不同的人际交互情境。荣格的人格面具,形容的就是“在外面”,我们都戴着面具在与别人交往,我们选择了面具,同时也受锢于面具。举个例子,在之前的《爸爸去哪儿》的节目中,记得田亮说 “我要做一个慈祥的爸爸”,这就是他在摄像机前戴上的面具,然后可以发现好几次他忍着脾气耐心教导小森碟,就是因为这是“在外面”。

虽然在爱人之间也会存在着隐私,但是爱人间的交互情境是最接近“独处”时那真实的自己的。家一般都会被比作温馨的港湾,是一个可以放下所有防备,所有猜忌,可以摘下面具的地方,因此“在家里”的环境下,与亲密的人的相处过程中,我们往往有什么情绪便会直接地表达出来,同“在外面”相比而言,少了一个“该不该”或者“能不能”的理智分析过程。并且“在家里”给予我们一种安全的心理感知,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反而很容易将“在外面”积累的负面情绪带到家里,随便找一个理由宣泄出来。

三、因为我跟你亲,所以你必须懂我

所谓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说到底是信息之间的流动,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扭曲。

不妨简单做个例证吧,以“昨天老王家闺女结婚,那个小伙子据说年薪五十多万呢!”为例,如果这句话是任何一个你的同事跟你说的,你会简单的回一句“嗯,挺不错的”,嚼舌的话你还会多问一句“他是做什么的啊”。如果这句话是你作为一个单身男,父母跟你说的时候呢,会有什么不同?你可能就会想成“你跟我说这个干嘛?我不就没对象,赚得也没别人多嘛!”,当对话趋于这种节奏的时候,可想而知后面“发火”的概率急剧上升。

所以,为什么我们把最糟糕的情绪给了最亲近的人,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爱。每个人都需要被肯定,都想要被认同,特别是被那些我们最爱的人认同,因为他们是如此的重要,我是如此爱着他们。但是,“任何的小石块都会让心起涟漪”,越是在乎,越是敏感,越是容易捕风捉影,也就越容易因为这些扭解的信息而发生争吵。不要像一个刺猬一样,让亲近你的人受伤。学会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真正了解自己的心理,不要让爱伤害了最爱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