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劉姥姥眼中的王熙鳳

蒋勋:刘姥姥眼中的王熙凤

劉姥姥就在那邊靜下來,等王熙鳳來。現在她要好好地看一看這個房子跟她家有什麼不一樣。

這時她聽到咯噔咯噔的響聲,聽聲音很像鄉下人打面、篩面的機器。她能想到的只是自己家裡有的東西。她東張西望,忽然看到堂屋柱子上掛了一個很大的木頭盒子,裡面還裝了個秤砣,正在搖來搖去地晃。

當時是巴洛克時期,乾隆皇帝時西方的鐘表已進入中國。有錢人家會有這種上發條的西洋的機械鐘。劉姥姥的世界裡沒有鍾,鄉下人沒有時間概念。可是賈家已經接受了西洋的鐘,而且這個鍾變成了賈家辦事情的一個規則。

蒋勋:刘姥姥眼中的王熙凤

劉姥姥看著這個東西,“正呆想時,只聽得‘當’的一聲,又若金鐘銅磬一般,不防倒唬的轉眼。接著又是一連八九下。

一聽鐘響,小丫頭們一齊亂跑,說:“奶奶下來了。”因為時間到了,王熙鳳要來了。王熙鳳的威嚴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這種文學的筆法真是到驚人的地步,寫得這麼細,鋪排得這麼有序。用劉姥姥看到的鐘,來呈現劉姥姥進到王熙鳳房間的第一個感受。劉姥姥的世界跟富貴世界的差距就是這麼大。

聽說王熙鳳下來了,平兒、周瑞家的忙起身,所有的下人都要站起來迎接王熙鳳,可是命劉姥姥只管坐著,因為劉姥姥是客人。“只聽遠遠有人笑聲,約有一二十婦人,衣裙窸窣”,劉姥姥聽到有人走路過來的聲音,然後進堂屋去。

這個時候她還沒有看到王熙鳳,只看到兩三個婦人捧著大紅漆捧盒,捧盒裡面裝的是飯菜。然後那邊說“擺飯”,漸漸地,人才散出,只有伺候端菜的幾個人。“半日鴉雀不聞”,王熙鳳在吃飯,沒有人敢講話,安安靜靜等她吃完飯。

“忽見兩個人抬了一張炕桌來,放在這邊炕上,桌上盤碗森列,仍是滿滿的魚肉在內,不過略動了幾樣。板兒見了,便吵著要肉吃。”王熙鳳只動了兩下就撤下了,可是板兒天沒有亮就跟著外祖母一路走著來的。這個時候他餓了,劉姥姥就一巴掌打了過去。

這些都是對比。這種小細節是很動人的,裡面都是人情世故,讓人看到人的不同的身份、角色,還有辛酸。

“忽見周瑞家的笑嘻嘻走過來,招手兒叫他。劉姥姥會意,於是攜了板兒下炕,至堂屋中。周瑞家的又和他囑咐了一會,方蹭到這邊屋內來。”下面從劉姥姥的眼睛看王熙鳳的屋子。

她看到“門外鏨銅鉤上懸著大紅灑花軟簾,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紅氈條,靠東邊板壁,立著一個鎖子錦靠背,與一個引枕,鋪著金心閃緞大坐褥,旁邊有銀唾盒”。王熙鳳第一次出來時的色彩就是紅色和金色。紅色是彩度最高的顏色,金色是明度最高的顏色,這一次還是,所以王熙鳳永遠是發亮的。作者沒有直接寫王熙鳳,而是把周邊的東西寫完以後,才寫到人。

“那鳳姐兒家常帶著紫貂昭君套”,這個時候還是正月,非常冷,王熙鳳穿了一個斗篷,上面戴著帽子,這個帽子是紫貂。貂皮是一種最高級的禦寒材料,紫貂是貂當中最柔細最高貴的一種皮毛。“圍著攢珠勒子”,冬天怕冷,額頭上會有一個抹額,叫勒子。有錢人家上面是用珍珠攢的,所以叫攢珠勒子。“穿著桃紅灑花襖,石青刻絲灰鼠皮褂,大紅洋縐銀鼠皮裙”,都是大紅,只是外面有一個褂子是石青,就是深藍色的,其他都是紅。金色和紅色,象徵著王熙鳳的權勢。

“粉光脂豔,端端正正坐在那裡,手內拿著小銅火箸兒,撥手爐內的灰。”“箸”就是筷子,有一個小手爐拿在手上,裡面放一兩塊炭,夾炭的就是銅筷子,用它去撥灰。王熙鳳頭也沒有抬,眼睛也沒有抬,旁邊有人要她喝茶,她也沒有喝只管撥手爐內的灰,慢慢地問,怎麼還不請進來,其實劉姥姥已經到了。

蒋勋:刘姥姥眼中的王熙凤

一面說,一面抬頭要茶時,只見周瑞家的已帶了兩個人在地下站著了。這才忙欲起身,滿面春風的問好,又嗔周瑞家的怎麼不早說。”“欲起身”,其實她沒有起來,也不必起來,她的身份根本就沒要起來,她只是做個樣子,然後滿面春風地問好,這就是大戶人家的素養。

劉姥姥對她來講不算什麼,可是大戶人家的訓練就是周到到任何人都不得罪。王熙鳳的表情最多,這邊她笑嘻嘻問好,“那邊她就有一點生氣地罵周瑞家的怎麼不早說。她根本沒想起身,也不想接待客人,但還是很有分寸。

“劉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數拜,問姑奶奶安。”周瑞家的忙介紹說這就是劉姥姥,鳳姐點頭。劉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下,板兒便躲在她背後。劉姥姥這時候很緊張,不曉得能不能要到錢。拜完了以後自己又不知道該幹嗎,就拉板兒來拜。可是劉姥姥百般哄他出來作揖,板兒死也不肯,賴在後面不見人。此時的板兒是個很有趣的角色。

*作者:蔣勳,臺灣作家、畫家、詩人、美學家,本文由勳衣草美學社整理編輯,僅供交流學習所用,不作商用!版權歸蔣勳所有,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謝謝!^_^

蒋勋:刘姥姥眼中的王熙凤

蔣勳老師獨家授權蜻蜓FM平臺,為勳衣草朋友們特別推出“美學合輯”,包括《細說紅樓夢》《中國文學之美》《孤獨六講》《生活之美》《身體之美》《美的覺醒》《細說王羲之》《說梵谷》等經典作品。購買成功後,大家可永久收聽。

蔣勳老師用質感聲音,帶你一起發現文學之美,生活之美。願你在喧囂時代,與偉大的靈魂在書中相遇,找回最純粹的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