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時,媽媽坐在教室外邊窗戶下,備課改作業時,把媽媽拉在身旁,與學生一起活動時,就讓媽媽坐在操場邊,做飯時,讓媽媽坐在廚房門口……
吃過早飯,和弟弟一起收拾完碗筷,服侍媽媽吃過藥,陳芳芳拿起一本書,安靜地坐在媽媽身邊。看書,做飯,照顧媽媽吃藥,陪媽媽說說話;和弟弟帶著媽媽看醫生、走親戚;打電話給學生家長,問一問學生的情況……就這樣,陳芳芳的暑期就過了一半。再過一個月,送走正在讀大學的弟弟,她將再一次帶著生病的母親,來到她教書的地方。“小時候您陪我上學,現在我帶您去教書。”今年2月,學校即將開學的時候,在醫院裡,陳芳芳對媽媽這樣說。
陳芳芳是平昌縣鎮龍小學煙燈村村小教師,今年24歲。2015 年,陳芳芳參加工作剛滿一年,弟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四川師範大學。陳芳芳無比喜悅,心中充滿了對明天的嚮往。那是一個冬天的晚上,陳芳芳正在燈下批閱作業。突然手機響了,是達州渠縣老家媽媽趙六英的來電。電話那頭,媽媽說,爸爸病了,讓她抽空回家一趟。陳芳芳心中一沉,連忙詢問爸爸的情況。許是怕女兒過分擔心,媽媽沒有明說。陳芳芳猜測爸爸的病不輕,不然媽媽決不會深夜來電,這一夜她失眠了。第二天凌晨五點,陳芳芳踏上了鎮龍開往達州的長途汽車。回家後得知,爸爸被確診為直腸癌晚期。望著病榻上病重的爸爸,和單薄瘦弱、眼裡噙滿淚水的媽媽,陳芳芳不敢有過多的悲傷。這個家,自己不能倒下!她默默地挑起了救治爸爸,拯救家庭的擔子。在腫瘤醫院,大半年的放化治療,原來如山的父親已皮包骨頭,眼球深陷,頻繁嘔吐。陳芳芳卻只能揹著家人暗自流淚。她一邊安撫爸爸配合治療,一邊奔波籌款。一到週末或假期,馬上飛奔至爸爸身邊,精心護理,給爸爸做飯,陪著他聊天,拉著他轉路……悉心照顧,卻拉不回父親的生命,第二年 7 月,父親走了,留下了親人們無盡的悲傷和十幾萬元債務。
父親的逝去,讓陳芳芳成熟堅強起來。她和媽媽商量,決定申請貸款解決弟弟的學費,媽媽外出務工,自己省吃儉用,一起努力撐起這個家。媽媽是一個普通的農村人,五十多歲了,只能幹些粗活、髒活、重活。為了還債和供弟弟讀書,媽媽拼了老命,不分寒暑,沒有白晝,身兼農夫、鐘點工、超市保潔工數職,哪裡能找到活就去哪裡。父親逝世的打擊,長期超負荷的勞作,讓媽媽語言少了,表情呆滯,行動遲緩,不堪經濟重壓,憂鬱成疾,患上了精神抑鬱症。後來病情越來越重,一度情緒失控,大吵大鬧。去年大年三十,媽媽再次犯病,萬般無奈,陳芳芳將媽媽送進了醫院。除夕夜,別家歡歌笑語,自家冷冷清清,想起生病的媽媽,陳芳芳衝出小屋,在山林裡嚎啕大哭。“我站在懸崖邊,真想縱身一跳,了此一生。”陳芳芳說,一陣寒風和遠處弟弟的呼喊聲,讓她清醒過來, “我不能死,這個家就靠我了,我若走了,媽媽咋辦?弟弟咋辦?”回到家裡,看著淚流滿面的弟弟,她鎮定地說: “別哭了,只要有姐,這個家就散不了。媽病了,我照顧;你讀書,我供著。等你工作了,我們一起奉養媽媽!”
陳芳芳現在還記得,她發矇讀書第一天的場景。那一天,她揹著爸爸新買的書包,拉著媽媽的手,一步三跳去了教室,而媽媽就站在教室外,陪著她度過了上學的第一個上午。媽媽病情逐步穩定下來,送走了弟弟,陳芳芳毅然決定帶著媽媽去她工作的地方 — —鎮龍小學煙燈村村小,讓媽媽跟她一起生活、工作。“小時候您陪我上學,現在我帶您去教書。”離開醫院那天,陳芳芳對媽媽這樣說。剛開始,媽媽極不配合,有時甚至情緒失控,陳芳芳總是耐心服侍媽媽,哄著她吃藥,一勺一勺地給她餵飯,晚上抱著媽媽一起睡覺,從不讓媽媽離開自己的視線。陳芳芳每天很早起床,做好飯後喚醒媽媽,為她梳洗,把媽媽收拾得乾乾淨淨;耐心侍奉吃藥就餐,然後牽著媽媽的手來到學校,邊教學邊照看媽媽,放學後又牽著媽媽的手一起回到住處做晚飯、挽著媽媽散步。上課時,媽媽坐在教室外邊窗戶下,備課改作業時把媽媽拉在身旁,與學生一起活動時就讓媽媽坐在操場邊,做飯時,讓媽媽坐在廚房門口。為了讓媽媽養好身體,陳芳芳與媽媽開兩種伙食;為了不讓媽媽寂寞,一有空就陪媽媽說話。學校沒有電視,就在手機上和媽媽一起看影片,還時常讓弟弟與媽媽通電話。每天晚上11點過後,安頓母親睡下,陳芳芳的世界才能安靜下來。這時她會打開臺燈,坐到桌前,準備第二天的教學工作。陳芳芳是村小主任,上一三年級的課,每期還得獨立帶幼兒園近兩個月。雖然學生人數很少(一年級 2 人,三年級 1 人,幼兒園 12 人),但複式班工作程序卻很多,語文、數學、英語加自然,還有音樂、體育、美術,每門課程必須由她一人按大綱要求上完。上三年級英語課前,她還特地到鎮中心小學,聽專業英語老師講課後,再回校備課上課。她說: “照顧母親是我的責任,教書育人也是我的責任。我會在照顧好母親的同時用心上好每一節課。”一名學生家長對孩子說: “遇上芳芳這樣的老師,是你們的幸運。”朝霞中,娘倆攙扶上學;夕陽下,娘倆牽手回家;講臺上,精神飽滿,滔滔不絕;孤燈下,孜孜不倦,廢寢忘食……陳芳芳日復一日重複著昨天的故事。
閱讀更多 巴中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