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马上有房网


英国作为岛国,长期以来和欧洲国家一直“貌合神离”。战后,原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的方针,一直得到贯彻。所谓“三环”,第一环是英联邦国家。其实,英联邦就是大英帝国的翻版,只是那些殖民地拥有了外交自主权和自行选择行政长官的权力。但是,和英国的关系大都是不错的。做个不很恰当的比喻:大英帝国好比是一户人家,英国是家长,那些殖民地是儿女。儿女大了,很多事情要自己做主,不能啥都听父母的,于是就“独立”了。但是,独立后,他们就此断绝和父母的关系?当然不会。因此,英国和这些国家的关系最亲密。第二环是英语国家,实际上也就是英美关系。第三环是英国和欧洲的关系。也就是说,英国和欧洲的关系,是处在最外围的。

二战后,法国面临着如何与德国搞好关系的问题。在法国外长舒曼的运作下,两国建立了“媒钢共同体”,即首先将经济利益捆绑在一起,而媒和钢是上游产业:生产工业产品,大都需要电力和钢材不是?经济上你中有我,不就“谁都离不开谁”不是?这个“媒钢共同体”后来发展为“欧洲共同体”。最初,英国也想加入,但是法德不允许。两国认为,英国是美国的“特洛伊木马”——密探。1973年,英国总算加入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

但是,似乎“身体”加入了组织,“思想”还没有加入。英国没有加入欧元区,也不是签证互通的申根成员国,去英国要另外签证。这说明在经济和外交上,英国和法德等欧盟成员国,存在明显差别,更取代不了法德在欧盟的领导地位。

英国脱欧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成员国,在关税等方面当然彼此有优惠。因此,英国的农产品遭受到希腊等国农产品的冲击,希腊穷,东西自然也便宜。工业品则遭受德国的冲击。例如,德国的汽车对英国的汽车就构成很大冲击。政治上当不了“头头”,工农业经济又遭受冲击,还待在欧盟干啥?当然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冯玮


英国脱欧与特朗普当选并列为2016年两大“黑天鹅”事件,这件事的发生既有偶然因素,又有必然因素。小编简单列举如下:


第一,英国脱欧有一定的偶然性。是当时的英国首相卡梅伦错估了形势,并把自己的政治前途与脱欧公投挂购,豪赌公投结果不会脱欧。但最终支持脱欧者却占了微弱优势,卡梅伦弄巧成拙;


第二,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使然。在历史上,英国长期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对欧洲大陆国家执行均势战略,视利害关系而定与欧洲哪个国家暂时结盟,几乎很少真正融入欧洲大陆。二战之后,英国对欧共体与欧盟的态度也是从拒绝到被迫加入,但并没有像其他欧洲国家全身心投入欧洲一体化进程。比如仍使用自己的货币等。这为英国的退出埋下了伏笔;

第三,英国对欧盟的难民政策不满,这是英国民众支持脱欧的直接原因。正是由于大批难民的涌入给英国人民的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占了工作岗位、犯罪活动增加等。所以脱欧的支持者希望通过脱欧而减少接收难民;



第四,英与欧盟之间的其他政策分歧。比如在英国上交欧盟的费用的方面,双方有较大分歧;

第五,外部原因。主要是美国的原因,因为美不希望看到一个团结强大直至走向深入合作的欧盟,尤其是欧元对美元的冲击。所以美国总是或明或暗采取一些离间欧盟的小动作,而英国正是其中的薄弱环节。


姜运仓


【英国脱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对此“大正”认为英国脱欧有这几点原因:

(一)英国有光荣孤立传统。

英国是一个欧洲岛国,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因素影响,在19世纪英国走向“日不落帝国”最颠覆的时候,一直对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政策,不干预欧洲大陆内部事务,但也不能容忍欧洲大陆出现一家独大的强国,否则英国会插手。正是有这些传统,让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关系若即若离,甚至很多英国人认为在未来欧盟很可能做出损害到英国利益的事,所以英国脱欧是一个比较好的选项。

(二)不愿意融入欧洲大陆,承担更多责任。

英国与欧洲大陆若即若离关系,也导致英国从来没有想过真正的融入欧洲大陆,和欧洲大陆成为一个整体,英国永远是独立的,从英国坚持不加入欧元区,坚持自己的货币英镑就能看得出。

也因为英国人的所作所为引起欧洲大陆国家的普遍不满,特别是欧债危机爆发,欧盟其他国家民众认为英国不加入欧元区,又不愿意承担欧洲危机的救助责任,而且反对很多欧盟出台金融监管政策,欧盟有没有英国区别已经不大了。从而导致英国和欧盟各国越来越离心离德,相互几乎没有信任度。

(三)以退为进,想要获得更好的条件。

英国其实并不想急于脱离欧盟,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先是几次向欧盟放话,主要是想以退为进,以“脱欧”为筹码,向欧盟要的更多好处,获得更有利于英国利益和地位,意图获得在欧盟更大的领导权。然而事与愿违,弄巧成拙,最后英国真的脱欧了,欧盟没有答应英国条件,而且英国与欧盟分手费还不少,英国要付数百亿欧元。

(四)英国汹涌的民意和党派选举之争。

英国民众也对于英国脱欧是支持的态度,认为留在欧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早在2013年英国《金融时报》进行一次英国脱欧的调查,调查对象是2000多名成年英国公民,结果报告显示50%的英国人赞同脱欧,21%英国人反对英国脱欧。其中赞同脱欧的人中的47%人认为英国如果能够在与欧盟谈判中捍卫住自己权益,英国可以留在欧盟。整体来说英国人是想享受欧盟带来的好处,又不想被限制和承担责任。

另外英国当时执政党保守党为了提高自己的支持率才喊起了“脱欧公投”言论,因为这个话题更有利于获得更多选票,是党派斗争闹的。不过无论怎么样,英国已经脱欧成功,只有很多收尾工作完成罢了。现在英国是英国,欧盟是欧盟,欧盟不再包括英国,英国也不是欧盟一份子,分家过日子,谁过谁的。

以上就是“大正”对于该问题的看法,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加关注!


大正看世界


英国脱欧十分复杂,正如英国国内表现的一样基本分两派。一派意识型态派,跟美国走,一派务实派,希望留在欧洲。即便脱欧,也最大程度的保留欧洲利益。

这就是硬脱欧和软脱欧。硬脱欧派典型代表前不久辞职的英国前外长和脱欧大臣。软脱欧占大多数,以首相梅姨为内阁的大多数。

同时在美国也有两派,共和党背后的军工派支持英国脱欧;而民主党背后的华尔街支持英国留在欧盟。

但从现实利益考量,英国留在欧盟好处大于脱欧。首先,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化中才能占据一席。英国产业链与欧洲可以互补,但美国产业自成一体。英国脱欧之后,不可能加入美国产业链。即便可以,也是不对等关系。在欧洲英国可是三个领头羊之一。跟美国,只能做小弟。

硬脱欧带来的麻烦,马上就会体现。与欧洲形成的多有贸易都要面临高额关税壁垒。硬脱欧带来的关税叠加到国内产业附加值,英国可能短时间内无法消化。这也是梅姨不愿意硬脱欧的缘故。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美欧利益对撞大于同盟关系,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在没有苏联这个共同敌人之后,美苏在经济霸权的份额争夺每年都在进行。

虽然在名义GDP两年前美国略微反超欧盟,但实际购买力美国并没有欧盟高。对于共和党这种玩意识形态的老手来说,面子问题比金子更重要。英国脱欧之后,首先数字欧盟就被砍掉6分之一。10年之内再想追上美国不太可能。

美国为了维护霸权无所不用其极。特朗普前不久访问英国大赞辞职的前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是好人。批评梅姨在脱欧问题的态度。对于英国人来说精英阶层有大多数务实派和少数保守派组成。

务实派的梅姨连美国退出“伊核协议”都反对。完全不用赞成脱欧或者硬脱欧。保守派处于文化渊源主张完全与美国利益捆绑,并与欧洲划清界线。在欧洲与美国之间站队。


核子猎潜艇


一般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政治联盟。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成员国不得不让渡更多经济政策、政治政策等方面的独立性,甚至需要让渡部分主权。

目前,在世界上,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是最高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欧盟已经走上了通往政治联盟之路,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欧洲议会就一直由成员国的公民直接选举,欧盟议会在欧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直以来,英国在欧盟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一方面,英国始终没有放弃本国货币,从而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拖了欧盟一体化的后腿;另一方面,英国不得不让渡部分政治权利,被迫接纳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对国内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构成一定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为了缓解国内压力,公投选择脱欧。

英国希望把其与欧盟的关系从政治联盟降为自由贸易区。

从脱欧的具体细节来看,英国一方面不愿意放弃欧盟的市场,将寻求与欧盟建立全新的良好关系,避免把英国与欧盟的关系降至原点;另一方面不愿意接受其他欧洲国家的大量移民。为此,英国希望把其与欧盟的关系从政治联盟降为自由贸易区。

与政治联盟相比,在英国—欧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英国将获得政治经济政策的独立性,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商品市场将会自由开放,但要素市场将会采取一定限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让人口“有限制的流动”。


经济好望角


事实上英国同欧洲大陆诸国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曾拥有世界第一的经济产值和遍及全球的殖民地,那时的英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而对欧洲大陆诸国英国一直采取均势外交政策:刻意在欧洲大陆诸国之间维持势均力敌的状态,一旦发现欧陆某国有做大做强的迹象就立刻联合其他欧陆国家予以打击。而英国自身则始终保持着不与任何欧陆国家缔结长期盟约以维持自身的绝对自由——这种外交政策被英国人自己形容为“光荣孤立”。尽管在经历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自身产业的衰落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之后英国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傲视全球的霸主,但仍试图在欧洲扮演主宰者制衡者的角色。所以当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成立欧盟的前身欧共体时英国是以一种冷眼旁观的姿态应对此事的。

二战后英国的外交路线总体上是强调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的,然而欧共体成立本身就是欧洲诸国试图在美、苏两极之间强化自身实力,发出自身独特声音的一种尝试。和美国关系特殊的英国自然而然被欧洲大陆诸国视为美国安插在欧洲的“内奸”。加之在欧共体成立之初英国的冷眼旁观姿态使法、德等欧陆国家记忆犹新,于是当英国在1973年加入欧共体时作为欧共体最初的创始成员之一的法国一度试图拒绝英国成为会员国,这就使英国在一开始加入欧洲联盟体系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不愉快的记忆。人类就是这样一种生物——尽管本来是双方出于各自利益的争执,可总觉得是对方对不起自己。当时的法国视英国为美国安插的“内奸”;而英国则认为在自己加入欧洲联盟体系的过程中受到了欧洲大陆诸国不公正的待遇。也许从这时就已埋下了日后英国同欧洲大陆诸国之间对立的种子。

事实上双方之间这种裂痕一直存在:英国尽管加入了欧盟,可为了捍卫英镑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英国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始终拒绝加入欧元区。同时当欧洲大陆诸国通过《申根条约》实现自由出入国境之时英国始终拒绝加入这一体系,于是英国就成了欧盟成员国中的一个另类——即使在英国脱欧之前从欧洲大陆前往英国也是需要签证、护照的。同时英国也始终不愿意放弃自己和美国的特殊关系,尽管欧洲大陆诸国基本上也是美国的盟友,但始终没法达到英、美之间那么亲密。正如棱镜事件曝光后欧洲大陆诸国赫然发现:身为美国盟友的自己也是美国的监控对象之一,而由英国却不在美国的监控范围之内。而在安保、关税等问题上美国对英国和对欧洲大陆诸国也是区别对待,这一切加重了欧洲大陆诸国和英国之间的不信任感。

英国和欧洲大陆诸国的这种不信任感随着欧盟东扩之后的一体化进程而进一步加深:新加入欧盟的东欧诸国在经济发展上相对滞后,这意味着老成员国需要向新成员提供援助。当然老成员对此多少是会有所不满的,而本就同欧陆诸国面和心不合的英国一看要自己出手援助东欧那帮穷亲戚哪还能忍得了?于是英国脱欧也就成为了顺理成章之事。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我的地盘我做主,不跟你们玩了。

隔了一道英吉利海峡,英国历来就会欧盟若即若离;英国不是欧盟成立之发起国之一,欧盟的老大是法国和德国,而法国还曾经一度拒绝过英国入盟。恩恩怨怨的结果就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欧盟使用欧元;英国还是使用英镑。

英国在欧盟中的特殊地位和待遇——留在欧盟享受单一市场,统一关税的时候,有可以保留自己的货币,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的英国人在欧盟特别是法德两国中饱受诟病;而英国在布莱尔执政期间与美国亦步亦趋做法也引起了欧盟的不满。

英国国内民众特别是老年人或者是先前移民对欧盟特别是德国敞开双臂欢迎阿拉伯难民的做法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加之极少数伊斯兰恐怖分子在英国的袭击,不同文化越来越激烈的冲击,欧盟东扩拉进来太多前苏联集团的"穷兄弟",等等因素影响,英国民众终于坐不住了,用公投的方式决定自己的命运。

兄弟多了,贫富不均,分开单过而已。


闲看秋风999


英国脱欧原因,一个被无数专家分析猜想了无数边的老话题,不过我记得不久这个话题刚刚在头条上讨论过,不知为何又来一次!

英国脱欧的根本原因是源于英国人的大陆均势主义的传统思维和欧盟一体化的思维冲击,也就是说大家目标压根就不一致,短期的合作权当投机取巧吧!

熟悉英国的历史的人都知道,除了北方的爱尔兰人不太听话惹点事之外,大部分的外来问题都来自于隔着英吉利海峡的欧洲大陆,不管是当年的罗马帝国的第九兵团还是后来的英法百年战争,都是欧洲大路上崛起了一个大国以后的英国这个游离于海上的岛国的战争或者骚扰,所以英国人极力的谋求一种相对均衡的外交政策,即大陆均势原则。

这一原则甚至已经成为英国人的传统习惯,例如著名的印巴分治,例如刚支持完普鲁士打赢法国,掉过头来就帮法国对抗普鲁士自己后来的德国,甚至在内部也是,当丘吉尔出色的带领英国人最终把第二次大战打赢后,英国人尽然迅速的用自己的选票送走了这位二战时期英国著名的首相。是的英国人对任何事情几乎都希望维持一个相互制衡原则。毫不夸张的的说,可以认为目前的欧洲国家格局都是英国人奉行这一原则的结果。有想法可以回顾之前我在今日头条上的关于英国脱欧的文章。

那么欧盟一体化符不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或者战略考量呢,其实恰恰是相反的,上一段已经把英国的国家利益方向介绍了,那么欧洲一体化为什么能吸引英国人加入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沦为一片瓦砾,数百年来积累的财富被彻底摧毁,同时世界经济政治中心开始从欧洲移到美洲的美国,大量的科技研究人员出逃,让欧洲沦为次级世界中心,欧洲各国的精英阶层意识到通过战争几乎是不可能实现欧洲的辉煌的,尤其是法国的拿破仑主义的兴起让欧洲精英阶层意识到和解和团结才是未来欧洲的方向,因此以德发为主导的欧盟雏鹰,西欧国家钢铁协定诞生了,爱你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一个几乎将所有西欧洲国家纳入的组织诞生了!

然而英国却不是欧盟的前身的创始会员国,当时欧洲三大经济体,德国为首,英国第二,法国第三,其它国家经济实力虽然不济,但人均却也不输于这三个国家,没有了英国的欧盟似乎却点什么,所以德国一直拉拢,事实上在待价而沽,争取了很多优厚条件后,英国成了欧盟的成员国,也说明这货进入欧盟就是奔着占便宜来的。

欧盟的发展引起了二战后西方体系掌控者美国的注意,尤其是八十年代苏联颓势渐渐显露时欧盟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即发行统一的货币和组建快反部队,这严重威胁到美国的本地区利益和主导权,在美国的干涉下,欧元虽然发行却一开始就陷入到了一个长达数年大幅度的贬值漩涡里,而快速反应部队则彻底被北约快反部队代替。

也许此时英国人就意识到,欧盟的道路艰难,所以英国人坚持了自己的货币。

美国对于一个在自己苦心经营的地区的伤害自己利益的组织无疑是要下黑手收拾的,但毕竟都是自己的盟友做的不能太过分,苏联和华约的解体为美国提供了完美的道具,那就是北约东扩,同时胁迫欧盟东扩,事实上欧盟成了北约东扩的经济补偿机制,安全上新加入欧盟的原华约国家依靠北约,实际上是依靠美国,而经济上加入欧盟,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欧盟还必须要有政策倾斜。

这个倾斜对于德国装备制造来说无所谓,反而能有一个更大的市场,然而对于英国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当时说好的进来享受特殊待遇,如今却要冤大头提供财政补贴给东欧国家,这完全与加入欧盟的目地背道而驰。

所以英国退出那是铁定的,不过以后若还有o


嘟嘟超


因为英国无法争夺到在欧盟的绝对主导权。英国是欧盟中的老人儿了,也是欧盟主导的三大力量之一,几十年过去,如今的英国却想要脱离欧盟自立门户,也不是突然来的兴致,而是长期的利益冲突导致。






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利益冲突

英国地处岛屿,近现代以来一直对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政策。虽然是欧盟的老牌成员,但是英国对欧洲的“兄弟”们向来心存戒心,当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希望加入欧元区也被当时的财政大臣戈登布朗给否决。

随着如今欧债危机的不断蔓延,英国觉得欧盟会拖累自己,自然是唯恐避之不及。

与德国、法国争权

欧盟中的英国、法国与德国,向来是三大主导力量,与英国不同的是,德国与法国都是欧元区的成员国,而且德国的经济实力、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力都要强于英国,对于英国来说,无法争到欧盟中的主导权一直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就像《笑傲江湖》中的嵩山派,一直希望五岳剑派合并后,与少林、武当一较长短,结果华山派等出来捣乱,让其非常头疼。

英国对本身利益的考虑

欧盟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然而英国人认为如今的欧盟固步自封越来越没有希望,欧盟至今都没有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之间签订自贸协定,越发保守害怕来自于外部的竞争。

欧盟并没有想着如何增强竞争力,反而是整天想着如何去费心费力去救不争气的希腊等成员,而且大量欧盟欠发达成员的移民对英国造成了拖累,脱离欧盟也就成为了英国的考虑选择。


澹奕


英国与美国相似,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如果待在欧盟在利益上得不偿失,那么英国当然会跟美国闹着脱离世界贸易组织一样脱离欧盟。英国脱欧这是与随着欧盟自身发展所显现出来的越来越多弊端有关,让英国人觉着待在欧盟只会更加拖累本国经济。那么欧盟的发展究竟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

从内部因素上来说,欧盟是欧洲20多个国家在经济和外交安全政策上的统一体。它们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在欧盟内部国家之间实行商品流通免关税,人员流动互免签证等政策,整合了所有成员国的市场和技术,成为了一个统一的经济政治实体。欧盟内部虽然可以实现商品和服务等市场要素的自由流通,但并未实现人口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希腊人不可能随便成为德国人。这样致使像法德等人口和技术因素占有优势的国家生产效率高,人均GDP产值也高,国家比较富裕。而像希腊和东欧的一些国家人口和技术因素不强,导致生产效率低,人均GDP产值也低,形成了欧盟内部国家间的贫富分化。

另一个畸形的因素是生产效率低的国家国民福利反倒越高,国家收入入不敷出,财政赤字年年攀升。因为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欧盟内部国家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货币政策,只有自己独立的财政政策。像希腊这些低生产率高福利的国家为了应付高额的财政赤字问题,不能通过印发本国货币调整通胀和汇率等经济手段进行解决,只能通过借债等财政政策来寅吃卯粮,从而埋下了债务危机。

因为各国的人口不能在欧盟内部间自由流动的原因,导致提高一国生产效率的最重要生产要素——人口因素得不到改善,欧盟内部国家间的贫富差距从而无法调和解决,这成为欧盟发展的内部痼疾。低生产率和高福利国家引发的债务危机因为处于同一经济体又必须整个分担,这致使法德等经济良好的国家产生不满却又无可奈何。贫富无法弥合,进而引发的债务必须共同承担,加上欧洲难民问题的摊派,这些欧盟发展的内部障碍让英国感觉待在欧盟得不偿失,甚至可能拖累自己从而选择脱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