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华:看黄胄先生画画

苏华:看黄胄先生画画

黄 胄 先 生

1981年,我和林墉访问巴基斯坦,访问结束后,从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坦兰堡回到北京,黄胄先生即把我们招呼进颐和园藻鉴堂,安排我们在那里整理在巴基斯坦画的画。

这藻鉴堂是颐和园中的一个小岛,四面是水,只有一条小路通进,岛上草木清幽,鸟语花香,美丽而宁静,很少人进来。

不用问,黄胄先生也知道我们回到广州,画画的条件很差,没有地方也没有时间,因为当时中国的画家,工作条件大体都差,连黄胄先生自己,画画的条件也不好,平反后分他的房子也没有落实,只有来到藻鉴堂才有地方画画。黄胄先生爱才,他欣赏林墉,他跟人说,“这小青年画得不错。”他想给我们提供一点画画的条件。

黄胄先生是一片善心、好心。

苏华:看黄胄先生画画

黄 胄 作

苏华:看黄胄先生画画

黄 胄 作

黄胄先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主持中国画研究院的筹建工作,为工作方便,他也住在藻鉴堂里。他还从全国各省邀请来一些画家,也住在那里画画,没有什么特别的任务,主要是文化大革命把好些画家整得好惨,黄胄本人也惨遭迫害,现在平反了,有了一定的职务,也有了一定的条件,他认为要赶快把受害的画家请来,给他们一顿好饭吃,给他们一点练手的机会,抢回十年文化大革命浪费的时间。这里面,我看见还有著名的收藏家张伯驹和潘素夫妇,画家叶浅予和王人美夫妇。

黄胄先生是一片好意。

苏华:看黄胄先生画画

黄 胄 作

一天晚上,吃完晚饭,黄胄先生招呼我和林墉到他的画室,看他画画,这是他对我们表示的一种好意。他的腿不好,他的画室安排在楼下的一个房间。画室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最贵重的物品,是一部电视机,不过,电视机极小,只有约15公分乘12公分,两个巴掌大小。当时,电视机在中国还不普及,整个藻鉴堂都没有电视机,所以,黄胄先生这款电视机就显得很突出。电视机就放在他的画桌上,他看得津津有味。

陪伴他的是李延生。李延生原在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毕业,跟我们是同学,后来他考到杭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之后又到中央美术学院读研究生,现在也在中国画研究院筹建处工作。李延生帮黄胄先生打理杂务,裁纸倒墨。那晚,黄胄先生让李延生把一张张四尺宣纸裁成六张,一开六,叠成一叠。倒了墨,装了水,铺好纸。

黄胄先生要开始画了。

我们都不知道他要画什么,正等着。只见他看了几眼摆在面前的一本宋人画册,想了想,拿笔的右手在墨池子里动了起来,再在旁边的废纸上揩了揩,等到浓淡适中,就一笔下去,画了起来。

画了几下,又看一下画册,继续画。他是在临摹么?好像是。因为他老看画册,又有点画册的影子,又好像不是临摹,因为又不完全像画册,他用他的笔法来画。画了几笔后,看几眼电视,又吸一口烟,喷出了几个烟圈,然后继续画。他是看着古画,用他的方法又临摹又创作。他先画了一个仕女,后面加上山石,树,又加上一点远景,上一点颜色。颜色化开了,他停下笔,叫李延生换一张纸,重新画。这样,又画了几张,待前面那张干了,他叫李延生检起,黄胄先生继续在上面画,直到完成。

黄胄先生把完成的画随手往坐椅后面丢,慢慢后面便积了一堆。在李延生铺纸的时候,黄胄先生扭头跟我们讲几句话,讲东讲西,谈天说地。吸几口烟后,又继续画。

一个人,一辈子几十年,可画很多种画,有主题创作,有小品,临摹,写生,速写,有时干脆是练手。我觉得今晚,黄胄先生是一种很轻松的画小品又练手的状态。

这样画画停停,讲讲话,一个晚上很快就过去了。结束时,黄胄先生说:“李延生,数数几张?”一数,李延生报告:“黄院长,22张。”

哗!22张!大家不约而同的吐了一下舌头。

苏华:看黄胄先生画画

黄 胄 作

苏华:看黄胄先生画画

黄 胄 作

苏华:看黄胄先生画画

黄 胄 作

苏华:看黄胄先生画画

黄 胄 作

想起流传的故事:黄胄先生有个外号,叫“纸老虎”。 文革前,他买画画的宣纸,要用三轮车运。因为购买量很大。一个三轮车,就可装几十刀,宣纸很薄,一刀就是一百张,一车就是成千上万张。超人的勤奋,特大的用纸量,是用纸的老虎,简称:“纸老虎”。

还有一个故事,他在筹建中国画研究院时,等于是临时的领导。一天,有部下向他哭诉收入低,生活困难,黄胄先生听了后,起了恻隐之心,很同情那部下。他说:那好吧,叫财务加他两级工资,解决他的生活问题吧。

财务为难了。

从那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解放后几十年都没有加过多少次工资,加工资,可是一件大事,要等国务院发了通知,一个单位百分之几的名额,单位里的人,几上几下,讨论来讨论去,打生打死,才提那么几个人,升一级才加七块钱!

黄胄先生也是过来人,可见他不问世事,一心画画,专注到何种程度!


苏华:看黄胄先生画画

苏华,广东新会人。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曾在北京、南京、广州、青岛、长沙、深圳、珠海、汕头、香港、澳门等地举办个展和联展。出版有《苏华画集》、《苏华书画》、《苏华书法艺术》、《广东书法名家作品选》、《苏华写意花鸟》、《林墉苏华访问巴基斯坦画集》(合作)《苏家美术馆藏画集》(合作)等。作品曾获广州红棉艺术奖、广东省美展银牌奖、巴基斯坦总统颁发的“卓越勋章”。曾任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家美术馆名誉馆长,廣州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市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常委,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