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哈佛大學講師有話對你說……

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哈佛大学讲师有话对你说……

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哈佛大学讲师有话对你说……

扶植學術、激勵創新、鑄造精品、傳播知識

泰勒•本-沙哈爾是哈佛大學很受歡迎的幸福課講師,他在《幸福的方法》一書中分析了幸福的四個象限。先來看看你是屬於哪個象限的吧。

幸福的四個象限

第一種“忙碌奔波型”

這種類型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等待”,犧牲眼前快樂,只著眼於未來目標——等我考上研了,就能找到好工作;等我拿到職稱了,我就可以輕鬆一點了,等我……我們的人生目標裡總會有不滿足感,而我們卻希望獲得成就感,所以一直在追求改變自己周圍的環境,以期獲得幸福。但任何期望通過改變外部的環境來改變自己幸福狀態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因為你總是不滿足。這類人會認為“我現在不幸福,但是未來會幸福”。

第二種“享樂主義型”

這種類型的人不會考慮太長遠的事情,奉行“只要現在開心就好,以後的事以後再說”,所以在年輕的時候也不想著鍛鍊和提升自己,只管放縱自己,圖一時的輕鬆。

第三種“虛無主義型”

得了嚴重抑鬱症的人基本都是無助型。而這類型的人最大的特點是他們的無助不是天生的,而是一個人自己臆想出來的。明明是可以擺脫的東西,但是他就認為自己不能擺脫,遇到困難就想放棄,而不會去嘗試克服,這類人的口頭禪裡就是“我不行”“我做不到”“我要放棄”。這類人認為“我現在不幸福,未來也不會幸福”。

第四種是“幸福型”

這種類型人的最大特點就是任何時候都能專注於當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並且他們獲得的滿足感永遠都是最及時最深刻的,認為“我現在幸福,未來也幸福”。

這就是幸福的四個象限,你在哪個幸福象限上呢?如果處在前三個象限上也不用著急,接下來我們將分享決定幸福的兩種思維方式。

幸福的思維方式

溺水型思維方式:

這就是相當於你處在一個池子裡,我們憋著一口氣,心想考上大學我就好了;再憋著一口氣,考上研究生我就好了;再憋著一口氣,等找到好工作就好了;再憋著一口氣,等我創業就好了。創業以後,你發現噩夢才剛剛開始……

郊遊型思維方式:小時候老師說郊遊,你一聽很興奮,而且從開始聽到這個消息到結束郊遊回到學校,這一路上始終都是處於興奮狀態,並且這種興奮狀態還會保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幸福的方法》告訴我們,幸福是對幸福的感知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有的能力在增長,但幸福的能力在減弱,對快樂的感知力也在變弱,所以幸福的反面並不是不幸,而是麻木。我們已經忘記了小時候郊遊的那種快樂,忘記了那些小小快樂卻徒添了很多自己得不到的煩惱。

所以想要幸福,就要培養自己對幸福的感知力,對生活中細小事物的感知力。剛開始當老師時,我們會為了孩子一聲“老師好”覺得幸福,為了孩子一張寫著歪歪扭扭字的“賀卡”覺得幸福,會為上了一堂成功的公開課感到幸福,但是後來,隨著越來越適應角色,越來越埋頭於備課、迎考、評職稱、寫論文等瑣事,便喪失了原初那般對校園、對孩子、對課堂積極的感知。看到孩子不尋常的行為不是覺得可愛,而是第一時間質問“你在幹什麼”;對於教了一篇一篇的課文失去了重新探索發掘的興趣……作為老師的幸福感,逐漸地磨滅了。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重新拾起自己對生活、對工作的感知力,讓自己的"幸福神經”敏感起來。既然幸福是一種能力,我們就可以鍛鍊,就像你的肌肉沒有力量,你可以通過舉槓鈴來使你有力量一樣,幸福的能力同樣可以鍛煉出來。當你鍛煉出自己幸福的能力的時候,你才會變得更加幸福。

提升幸福感的幾個小習慣

近年來,積極心理學風靡全球。積極心理學是一種觀念,它希望我們可以改變舊有的想法,從現在開始變得更加積極,更加重視我們生活中好的一面;同時它也告訴我們,不光要有這樣的認識,更需要有行動。把積極心理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可以指導我們獲得長久幸福。

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幾個提升幸福感的小習慣。請選擇適合自己的,堅持下去,親測有效呢。

1.散步

有研究發現,和運動量小的人相比,運動量大的人的愉悅感較強。同時和日常相比,人在運動的日子裡會更加開心。不必花太多時間,一週只要散步三次,每次健走半個小時就足以增加你的幸福指數了。30分鐘的健走或慢跑甚至可以起到臨床抑鬱症患者康復的功效 。

2.寫日誌

花上20分鐘的時間記錄一件充滿正能量的經歷,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幸福感。這20分鐘到底是如何發揮奇妙功效的呢?它幫我們記住了人的善良,和一切經歷過的幸福時刻。

3.做點好事

一週行五回善事,可以大大增加幸福感。

4.放空

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研究發現,工作了一整天后,完全的放鬆可以使我們養精蓄銳,精神百倍地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中去。

5.達到心流

調整狀態、屏氣凝神、達到心流。不管如何定義心流,一旦全身心投入到手頭的工作中,這就意味著你同時面臨著挑戰和大顯身手的機遇。

6.冥想

有研究顯示,冥想兩分鐘後,大腦中控制同情心和自我意識的區域明顯擴大,相反,控制壓力的區域則明顯減小。數項研究還表明,冥想可以“持續不斷地重組”人類的大腦以增加幸福感。

圖書推薦

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哈佛大学讲师有话对你说……

《我家住在動物園》

作者 | 林儷芳

內容簡介:在大自然面前,我們都很渺小,因而我們需要去找回這份本能,讓我們的後代學會去與大自然、與動物融洽和諧地共存。

為了等待一天當中最完美的光影出現,捕捉動物們真情流露和稍縱即逝的瞬間,年過六旬的作者可以守候在鐵欄杆或玻璃櫃外一整天,身上只帶著兩個饅頭和一瓶礦泉水。透過她所拍攝的那些感人至深的照片,你我將更加了解萬物有情和人類需要與之共存共生的道理。也藉此書重新呈現人們心目中單純而快樂的動物天堂。

溫馨提示:《我家住在動物園》正在火熱預售中!9折包郵!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搶購!

聲明:本文來源於人民教育(ID:irenminjiaoyu)整理自築夢青年社區、臨沂大學心理健康中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平臺客服刪除。

長按二維碼

人文在線

專注於學術出版

微信號:humanitybook 微博:@人文在線

客服QQ:2219584093

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哈佛大学讲师有话对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