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來了,茶友們如何鑑別明前茶!

在江南茶區,經過漫長的冬季,茶樹體內的養分得到充分積累,加上初春氣溫低,茶樹生長速度緩慢,此時的芽質比較好。

春茶來了,茶友們如何鑑別明前茶!

明前茶氨基酸的含量相對後期的茶更高,而具有苦澀味的茶多酚相對較低,這時的茶葉口感香而味醇。再者清明前茶較少受到農藥汙染,特別是早起的春茶,更是一年中綠茶品質最佳的,因此諸多明前採製的高檔茶葉特別受到茶友的青睞。那麼怎樣鑑別明前茶呢?

如何辨別明前茶的真假時,大有講究。倘若是在清明前的,是明前茶肯定沒錯了,只是不一定是西湖區產的明前龍井,就價格而言,西湖區要高出很多。龍井有早晚之分,以前只有春芽才做龍井,採摘期從清明前一直到穀雨,只採一季,5月1日結束了,夏秋茶是不做龍井的。

現代的“西湖龍井”每個春季分4次採摘,清明前採的頭茶稱為“明前茶”,其嫩芽像蓮心,所以也稱“蓮心”,按特級“龍井”的標準,0.5千克炒製出來的“蓮心”至少有6萬左右的嫩芽。

雨前採摘的叫“雨前茶”,又稱“二春茶”。立夏之際的叫“三春茶”,此時茶芽發育較大,附葉兩瓣,形似雀舌,所以又叫“雀舌”。

三春茶”採過之後一個月再採叫“回春茶”,這時茶的葉子已成片,並附帶茶梗,所以也叫“梗片”,其品質已不如前三種。

春茶來了,茶友們如何鑑別明前茶!

由此看來,採摘的時間不同,茶質也就不同,當然在價位上也有很大區別。難怪很多茶商在“明前”、“雨前”上大做文章。這是茶客要醒目的地方。

以前從沒喝過的人基本上很難辨別,經常喝的人還能品出來它們之間的差別,真龍井看上去光滑扁平、色澤翠綠又有糙米的黃色,品起來略有花香但香氣層次豐富,入口之後回甘比較濃。

春茶來了,茶友們如何鑑別明前茶!

從大體上來分,一般可分為:

﹙1﹚上選品。

外觀:碧綠新鮮,帶油光,白毫多,形狀扁直,尖端不彎曲。幹茶香氣清純。

葉底:茶香呈天然清香,幽雅飄逸。全葉淡綠清翠,形狀整齊。

沖泡:湯色碧綠或呈清黃色。滋味清新刺激,有清新爽口之感。

2﹚次級品。

外觀;綠而無油光,老葉多,或稍呈黃色。白毫少,形狀稍彎或扁而不結。幹茶的香味低。

葉底:葉底斷碎,呈暗綠色;或稍呈黃褐色,有點發酵的狀況。

沖泡:湯色帶黃或暗黃。滋味刺激中含有苦與澀。有菁嗅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