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個錯別字,連文學大師都不敢改,第3個字錯了千年無人能改

由於我國的漢字博大精深,所以漢語也就成了世界最難學的語言之一。這裡麵包含了9萬多個漢字,其中還有不少的相似度十分高的字,所以偶爾寫個錯別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在我國的歷史古蹟中,有幾個錯別字,連國學大師也不敢提出修改。

這4個錯別字,連文學大師都不敢改,第3個字錯了千年無人能改

第一個字在天下第一的承德避暑山莊。清朝時候的皇帝到了夏天都會甩開政事跑到這裡避暑,這裡風景十分優美,而且山的海拔很高,特別合適夏天到這裡來避暑。而其中的避暑山莊四個大字就是康熙親手寫的,至今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但你要不是去仔細看看,估計你一眼看過去必然不會發現那個“避”字寫錯了吧,可能這是帝皇親手寫的,當時就是有官員發現了其中的錯別字,估計也不敢當場提出來。

第二個字在杭州西湖,也是康熙親筆寫下來的。有著最有詩意的錯別字之稱。那就是“花港觀魚”碑,你仔細看那個“魚”字下面為何會少了一點呢?有人說是康熙故意寫錯的,因為皇帝信仰佛教,所以認為四點底是火的代表,而三點才代表水。或許是後人為康熙寫錯字而找的藉口吧。

這4個錯別字,連文學大師都不敢改,第3個字錯了千年無人能改

第三個字在我國鼎鼎有名的曲阜孔府,門前柱子兩句有名的話“與國成休安富尊榮公府第 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從這話中就可以看出孔子為我國做出的傑出貢獻及世人對於他的敬重之情。只是這其中的“富”、“章”兩個字給寫錯了,一個是寶蓋頭變成了平寶蓋,另一個是一堅堅到了底。看似錯別字,但這其中也是包含了“文章通天”的寓意,讓人心生佩服。這個錯別字,錯了千年,無人敢改,無人能改。

這4個錯別字,連文學大師都不敢改,第3個字錯了千年無人能改

第四個字在“南京明孝陵”,是我國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這裡面將人文與自然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是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每年都會有很多的遊客前來參觀的,也有著“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譽。但是這個“明”字為什麼會寫錯呢?有說“目”比“日”更顯得有智慧,“目”是慧眼的代表,而且在當今的書法界中常用“目”來代替“日”,“眀”的出現是很正常的。而且“眀”與“明”是同音字,或許這本來就沒有錯,只不過是後人給誤會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