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区块链了吗?—企业导入区块链的停看听

你今天区块链了吗?—企业导入区块链的停看听

许多人开始疑惑自身的商业模式与区块链是否或应否发生关联?在此,笔者将讨论企业如何评价应否导入区块链在其组织运作过程。


区块链可谓为近两年最红的关键词,从2017年因其巨大泡沫带来的「割韭菜」效应,导致政府出面制止利用区块链ICO,但也因为这样,让全世界都认识或听过区块链。随之而来的是,许多人开始疑惑自身的商业模式与内存块链是否或应否发生关联?在此,笔者将讨论企业如何评价应否导入区块链在其组织运作过程。

有一种说法是,「加密货币可能是假的,但区块链是真的」

另外一种说法是2018年是区块链大量落地元年,笔者从从事相关工作的角度,发现企业对导入区块链的热度逐渐升高,但要怎样使用区块链是个大难题。

如同AI的火热,区块链因加密货币的特性让更多人参与,刹那间成为全民运动,但也形成很多不协调的现象,如在今年Computex Taipei期间,笔者受邀参加区块链或加密货币有关的聚会,台上的人讲着自己的币和产业互动的连接,或根本就是在卖十多年前流行过的box pc(包装成物联网挖矿机),台下持币者虽然讨论气氛热烈,但多半只关心涨跌和内线。最后还是不会知道内存块链是什么。

回到产业实务面,金融科技业由于跟加密货币的目标市场最接近,吸引了各式利益团体。

有趣的是,所有的区块链项目一开始的起手式都是:区块链可以改变世界!区块链会影响到所有产业!

究竟区块链怎么改变世界,怎么影响产业呢?总不会是所有的人都去搞币,世界就会自动改变了吧?

由于区块链泡沫,让许多企业和各国政府尝试着利用区块链做些创新变革,区块链也因技术上实作有许多变化,拿当年数据库面世的状况模拟,不同的公司推出符合数据库定义的产品和技术,但可能面向的产业和能解决的问题特性有各自的不同切入点。

近一点的雷同的例子则是云端,若要揣想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未来,可以拿云端的历史来做探讨。云端的观念成形仅十年余,现今大家已能朗朗上口,变成一种基本存在,以及大家都能接受的概念。笔者试举几个云端的历史演进来对比现今的区块链泡沫,或许大家能产生新想法。

什么是云端?什么又是区块链?

发问者例如客户,基本上不是真的想知道什么是区块链的技术,你不妨试问许多客户,客户说他们在用云端,然若认真跟客户讨论何谓云端,就会发现这问题的诡异之处,大家在经过多年洗脑后,早接受云端这名词,但具体讲云端是什么,又好像回答不出来,所以,你觉得你真的想知道内存块链是什么,还是其实你只是以为你想知道?你问对问题了吗?

很多企业会问,怎么证明你真的用了区块链?

其实客户不是真的问这个问题,并不是真的想知道数据是否写到了区块链,同样的命题方式是你怎么证明你在用云端?事实上,早期的云端很难证明你真的在用云端。可以这么说,客户真的想知道和看到的是一个美美的dashboard告诉你:现在正在下进行写入区块链和从区块链读出的动作,千万别说你可以开账本给他看,那就跟怎么证明你正在用数据库而不是excel很像,你只是给客户看数据库的字段写入读出,这些对于客户是没意义的。用传统Server Client构架产生的特性效果和云端是一样的,那什么时候知道你在用云端呢?或者说云端在这类命题的好处是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当整个用量变大,或者你的服务开始跨国跨境跨区,这时云端和传统Server Client的差别就会出现。不证自明。

公有链与私有链

某种程度上,谈论公有链与私有链,笔者认为跟谈论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情境类似。私有云这个名词出现可说是硬件服务器业者对公有云的反扑,若大家都用云端,谁还要买服务器?于是出现私有云这样的名词,业者也宣称比较安全。但事实上,你如何能确定你的资安能做得比Google或AWS更好?

当你用了私有云,当业务扩张成长到跨区跨境时,这时你会发现只是用了难以同步成长,缺乏可扩性(Scalibility)的Server Client技术,所有的基础建设还是都要靠自己,没有真的享受到云端的好处。这种现象套用到私有链和公有链时,也会浮现类似的问题。

所以,用私有链解决了某个问题,未来你要准备多少资源和团队来解决因为成长而带来的挑战呢?

举个例子,现阶段IBM也是用私有链或者联盟链提供企业服务,那是因为全球化的团队和基础建设本来就是IBM的强项,若真的用私有链技术解决某个产业问题,无疑是为IBM这样的企业带路。当然正面的看待就是在大企业还未能反应过来时,先把位置占好占满。

这是目前区块链另外一个产业实际运用的矛盾之处,区块链之迷人就是公开的账本和多人共识带来的可能性,实践了新型态的「价值交换」方式,为了能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有些公有链会设计诱因机制,简单说就是各种挖矿的概念来形成公有链网络,也因为这些诱因机制带来了挖矿成本和新的交易成本,相比过去的云端,反而把问题变复杂了,云端你只要选择好你的费率,基本上就不会有其他的意外成本。

假若你的服务试着构架在公有链上,那么就得面对交易时间质量的不确定性以及交易成本的浮动。这就成了产业应用非常大的障碍,所以才会有联盟链的机制出现。

但联盟链也可能会变成是替某些特定产业大咖作嫁,如此一来,反而对于想用区块链颠覆产业的新创来说不见得有利。

结语:区块链是一个泡沫还是一场革命?

综观区块链演进过程,仍然处于早期萌发阶段,未来尚有许多不确定性与可能性,然而这股趋势是令人期待的。

企业经营者若要掌握这个趋势,必须鉴古而知今,透过信息科技发展历史找寻区块链趋势变化的蛛丝马迹。企业是否该拥抱区块链,笔者身为从业者当然是相当乐观看待,从产业态势及国际局势来看也确实是乐观的,拥抱新科技和趋势本就是驱动产业前进的动力之一,至于企业该用何种方式拥抱它?如何善用泡沫而不被泡沫化?那就真的得把功课做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