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多措并举推动苹果产业发展

西峰区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层深厚,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于苹果等果树生产,群众素有在庄前屋后栽植果树的习惯,果树栽植历史悠久。在西峰区温泉镇刘家店村,有一棵栽植于1958年的果树,2012年8月,国内多位知名专家教授现场考察后,一致认为该果树的栽培历史、树龄树势、正常结果及产业影响等综合指数均属国内罕见,并集体认定该果树为“华夏苹果第一树”。经过几次品种更替和嫁接改造,如今这株60岁高龄的果树高达5米,仍然枝繁叶茂,每年套袋都在3000个左右,株产1200余斤,年均收入3000元以上。

西峰区多措并举推动苹果产业发展

华夏苹果第一树

近年来,西峰区围绕建设全国绿色苹果出口原料生产大区总目标,立足当地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按照“苹果为主,多果并举”的工作思路,通过基地建设、龙头带动、科技兴果等措施,努力实现“盛果园优质丰产、低产园提质增产、新建园促管早产”,苹果产业蓬勃发展,为农民增收、农村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西峰区通过发展壮大龙头合作社,对庆阳居立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和110个果业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动员林果专业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合作建园等形式,把合作社的资金优势、管理优势与果农的土地优势、果园优势结合起来,解决个体经营规模有限、管理效率低下、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提高了全区苹果产业化水平。

西峰区多措并举推动苹果产业发展

果树长势喜人

坚持科技引领果业发展,不断创新思路,把新科技、新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始终,果农大户不断探索应用新的技术与管理方式,为全区果农提供了发展经验。同时,西峰区按照协会组织服务果树基地、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户、专家教授服务果业技术员的服务渠道,形成区与专业院校联手、乡与专业协会组织联手、村与农民技术员联手的三级技术服务体系,采取现场指导与田间示范、专家授课培训与典型经验交流相结合等方法,提供科学技术服务,如今应用新科技、学习新技术已经成为果农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

西峰区还以合作化管理整合延伸苹果产业链条,动员果树大户、能人和果农组建专业合作社,实现果园连片集中经营,能人带着干、互帮互助干;依托区、乡农业服务机构,组建专业服务队,在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苹果销售等环节统一指导,加快应用矮化密植栽培等新技术。同时,西峰区进一步创新营销方式,大力推行“互联网+苹果”电商平台建设,以15个贫困村为主攻点,积极推广“一村一店”模式,探索建立电子商务示范村。

目前,西峰区共建成了什社、温泉、显胜3个苹果基地乡镇,8条万亩果带,35个林果生产专业村,共创建省级苹果标准园15处,有机苹果基地1100亩,国家苹果出口安全示范区基地2.87万亩,在规模流转土地新建果园和矮密省力化栽培技术应用方面位居全省前列,2017年全区果品总产量达到15.5万吨,总产值6.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1550元。 (温聪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