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水果「斷子絕孫」

如何让水果“断子绝孙”

曾經在某問答上看到一個問題,“市面上無籽的葡萄和西瓜可以吃嗎”。按說一個人能上網會打字,這智力水平就不算太低了,不應該問出這種弱智問題。能夠合法售賣的水果肯定就能吃啊,有什麼好問的?但是我喜歡這種問題,因為高深的問題我解答不了......

無籽不是新鮮事兒,我們所見到的每一枚香蕉都是無籽的。國內的大部分香蕉都是小果野蕉的三倍體品種群,完整學名為Musa acuminata(AAA Group, Cavendish Subgroup),三倍體植株無法正常形成種子(但留有種子的痕跡)。為毛沒人對香蕉能不能吃產生疑問呢?因為香蕉無籽似乎是自古有之,其它水果則可能是新近出現的。人們對新技術總是會惶恐的,尤其是生物技術。

如何让水果“断子绝孙”

西瓜無籽也是三倍體植株。正常的西瓜都是二倍體,要想變成三倍體可不是乘個1.5就能辦到的。先用秋水仙素對二倍體西瓜進行處理,使之染色體加倍而成四倍體西瓜,然後用二倍體西瓜和四倍體西瓜雜交,得到的種子即為三倍體西瓜。這些種子種出的植株,就會結出種子敗育的“無籽西瓜”來。就衝這麻煩勁兒,無籽西瓜貴個兩三倍,可以理解吧?

如何让水果“断子绝孙”

三倍體植株必然不能產生正常種子,但無籽的水果卻未必都是三倍體。有些水果的子房可以不經受精而發育成果實,果實不含種子,稱之為“

單性結實”,臍橙、溫州蜜柑之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還有一種“偽單性結實”,雖有受精過程,但種子敗育,種子最終會保持很小的狀態,接近無籽。這兩種情況都會偶爾以基因突發的形式出現在植物身上,導致植物本身“斷子絕孫”,但人們卻可以通過嫁接、扦插等無性繁殖的手段使其開枝散葉,也就相當於宏觀上的克隆。比如,世界上所有的臍橙本質上都是1820年巴西某修道院一棵突變株的複製品。

如何让水果“断子绝孙”

葡萄的情況略複雜,兩千多年前就有無籽葡萄了,既有能單性結實的品種,也有種子敗育的品種,這些都是天生無籽或接近無籽,著名的湯姆森無核葡萄屬於後者。但是,無籽的葡萄品種畢竟不多,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除了它們之外,還可以使用各種手段進行誘導單性結實。使用較多的是“化學誘導”,即用赤黴素等浸泡葡萄的花,可以讓葡萄結出飽滿無核的果實來。各位觀眾,這就是傳說中的“抹避孕藥”了!

赤黴素當然不是避孕藥,而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你也可以叫它植物激素----雖然它不是避孕藥,但我相信不少人看見“激素”二字就慌了。淡定一些,植物和動物分化已久,彼此之間有霄壤之別,對植物有用的“激素”通常對動物不起作用,反之亦然。而且實踐中赤黴素用量很小,用多了會造成植株失綠、徒長,反而會影響產量。植物本身也會產生赤黴素,主要存在於生長旺盛部分,如莖端、嫩葉、根尖和果實種子,你躲不開,也根本不用躲。

如何让水果“断子绝孙”

水果無籽無疑是件好事兒,讓吃貨可以酣暢淋漓地享用水果,而不必擔心種子破壞整體愉悅感。理論上也許可以使用技術手段讓一切水果無籽,但有些水果卻不宜或不必這樣。石榴的可食用部分就是種子的外種皮,實為種子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種子沒了,外種皮自然也就沒了。如果食用部分是“假種皮”如荔枝等,還是可以鼓搗一下子的,荔枝就有無核品種。還有桃、杏、櫻桃等核果,沒種子只是沒桃仁杏仁,內果皮發育而成的硬核仍在,完全木得意義。

如何让水果“断子绝孙”

上天有好吃之德。對於一切能夠提升生活品質,有助於吃的更多吃的更好的生物技術,包括轉基因技術,我們都應持有開放接納的心態。你所向往的“天然”,自打農業誕生起就已經不復存在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