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小张
提到下九流不得不说“三教九流”,“三教九流”通常理解为是古代职业的一种统称,也就是泛指古代下层社会闯荡江湖的各类形形色色的人。
民间对“三教九流”一词,大多理解为贬义次。那什么是三教?九流指的又是什么呢?
三教顾名思义就是三个教派,古指中国的儒,道,佛三大教。在这三大教的基础上,又化分为九流。
九流也就是说古代市井按照贵贱高低把人分成了九个层次,大致可分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这九流,另外还有“九流十家”一说,就是在这九流基础上加了一个小说家。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繁衍生息,九流又被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指的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指的是:举子,相命,医师,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指的是: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巫婆,盗,窃,娼。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中下九流,民间还编出来一套顺口溜。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庄田。
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巫师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流剃头六流吹,七戏八乞九卖糖。
由此可见看出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从这些顺口溜中我们可以看出,上中下三个九流合在一起就是三九二十七种行业。其实仔细分析不止这些,人们常说的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也都包括在了这里面。
因为这里面的每一行都包括很多同一类的职业,就拿下九流的第五流剃头的来说,就包括修脚,跑堂,按摩,打杂的等等,都在这一范畴内。
因此说“三教九流”概括了古往今来所以的行业类种。人们也把从事这些行业的各类人员习惯的称为“三教九流”。
任驰赢天下
“三教九流”的说法自古有之,古人用来泛指各行各业,而这个词语本身并没有很明显的等级、尊卑的区分。随着时代发展,这个词的意思逐渐发生了变化,甚至成为一个贬义词,多指那些不正规、道德原则不规范的人或者行业。
三教九流的来历和含义
相传三教的说法是来自于孙权和阚泽的对话,大概翻看了一下《三国志》,没有找到原文,可能是我查阅的太粗糙,遗漏过去了。三教一般指的是佛、道、儒,关于这一点基本没什么争议。
“九流”这种说法最初起源于班固《汉书》的记载,确切来说,这应该叫做“九家”。
《汉书.艺文志》记载“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次篇”,班固为此分为十家,也就是十类,分别是:
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
道家: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事鬼神。
法家: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
名家:出于礼官。古折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墨家:出于清庙之守。贵俭、兼爱、上贤,右鬼,非命,孝视天下……
纵横家:出于行人之官。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儿不受辞。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
杂家: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
农家: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
小说家: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这就是《汉书》所说的十家,所以说这三教九流的“九流”,本该是“十流”,只是这最后一类“小说家”并不被看重,所以,班固有说到“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综上,三教九流具体指的是:
三教:儒教、佛教、道教
九流:也可以称作九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三教九流是何时包含了贬义的意思,已经无从考究了,众口铄金啊,这个词语硬生生的被扭转了本来的意义,其实在汉语言中很多字词都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思。
“九流”后来又被细分成三个等级,27流,分别是: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八举,九解元;
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四流皮影,五流弹唱,六流卜卦,七僧、八道、九棋琴;
下九流:一流唱戏、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剃头,五流澡堂子、六搓背,七修、八给家畜配种、九娼妓。
其实“九流”说法并不一致,还有一种分类是: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 尼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及拐骗)、盗、窃、娼
元朝:时代背景下的文人自嘲
最早应该可追溯到元朝时期,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两个非汉人的政权,一个是元朝,一个是清朝。元朝是蒙古族建立,蒙古族以骑射彪悍主诸城,这在娇弱文绉绉的中原士子眼中就是“莽夫”。其实元朝开始也为汉化做过很多努力,可是效果并不尽如意,忽必烈之后,汉化这件事情更是不被重视,即使偶有涉及,却也不够彻底,前不及北魏孝文帝,后不如大清,很多人将此归结为元朝的包容性和广阔性造成的。后人也许对此可以理性分析,但是对于经历这个朝代的知识分子而言,这就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大宋遗民看不上“鞑子”,有绝食明志者,有改名换字思念前朝的,也有写诗作画讽刺当权者的……众生百相,三教九流的说法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兴起,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宋代诗人、画家郑思肖,看看这名字就知道,直接将名字改为大宋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肖,还有爱国诗人谢枋得等。
鞑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各有所统辖。——郑思肖《铁函心史·大义略叙》
世俗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贵之也;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后之者,贱之也。——谢枋得《送方伯载序》
无论是郑思肖所说的元朝法制,还是谢枋得的感慨,都将文人贬低到很低下的地位。元朝的这种说法是将古代职业划分了十个等级,所以也有说法三教九流也是在这种压抑的文化背景下发生了变化。
鱼者佩之
“一流戏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
这九种职业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下九流,根据六甲番人的理解,包括:
1、戏子:也有称“高台”的,就是各类在台上表演的演员;
2、推:这里应该是指从事推车推货的苦力;
3、王八:指卖淫嫖娼事业的经营者;
4、龟:指在妓院里担任杂务的男子,也包括利用自己老婆或相好的色相来赚钱的男子;
5、剃头:就是挑担走四方的理发师;
6、擦背:指为客人擦背的人,也泛指在澡堂里的服务人员;
7、娼:就是出卖色相的妓女;
8、盗:指小偷和强盗;
9、吹灰:指卖水烟的小贩。
以上九种职业在古代是受人歧视的,社会地位低下,甚至还不如乞丐,比如曹禺话剧《日出》第三幕就提到:
乞丐:(还是提提哒,提提哒,提提哒提哒提哒)“喂,好话说了老半天,还是老板不给咱。别瞧要饭低了头,要饭不在下九流,将门底子佛门后,圣人门口把你求。”
不过,下九流的说法从来就没有统一的版本,在很多说法里,乞丐也是下九流之一,比如:
“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八叫九卖糖。”
这里的八叫就是指乞丐,一流巫指画符念咒招神驱鬼的巫师,三流大神指以跳唱形式治病的神仙附体的神婆,四流梆指更夫,六吹手指吹鼓手、喇叭匠,九卖糖指卖糖葫芦的小贩。
另也有一种关于下九流的说法是:
“一流门皂二流巫,三流牙行四流尼,五流花婆六杂用,七窝八贼九娼妇。”
这里的九种职业分别是门房差役、巫师、中介、尼姑、媒婆、打杂、贼和妓女。
从各个版本看,“下九流”基本上都是指从事服务行业的底层民众,他们得不到人们的尊重,甚至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而在当代社会,原本被称为“下九流”的一些行当却成为大家羡慕的职业,比如“戏子”,其地位就远超文武工农医了,他们光鲜亮丽,前呼后拥,举手投足间尽是富贵之气。
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悲哀呢?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六甲番人
严格的说起来,中国历史上早在商周时期就将人群划分了出来,一开始就是上下九流,后来随着职业的增多,还增加了中九流。所谓上九流,一般都是说一些有地位的人,比如皇帝,官员等等。中九流是说医生,僧人,道士,秀才等等。当然不同的朝代对九流划分是不同的,就比如木匠在有的朝代是下九流,可有的朝代却是上九流。
那么什么是下九流呢?大致盘点一些几乎每个朝代都是下九流的职业,媒婆,戏子,修脚的,剃头匠,盗,窃,娼,巫,喇叭匠,乞丐,吹糖人的。九流不是说固定的只有九个职业,每个行业都有很多类似的。
现在则没有这些说法,放眼世界似乎目前只有印度还根据职业划分人,在印度很多职业,只有贱民能做。时代不同了,以前古人看不起,甚至是唾弃的职业,现在很多都是香饽饽。比如在过去戏子绝对是下九流,每个朝代都是如此,这种行业都是一些被拐的孩子在干,或者是为了生计才去唱戏做一个戏子,现在的演员身价可是一个比一个高,社会地位也很高,富得流油。
其实古时候有些职业即使是下九流,人们也没有看不起,最明显的就是木匠,在有的朝代木匠是下九流,可人们都非常的尊敬木匠,木匠不管去哪家干活,都是被好吃好喝的招待,一方面主人家害怕他使坏,另一方面主人家希望他将活干细心一点,所以古时候木匠其实还是挺滋润的。
还有一个则是算卦的,走街串巷那种算卦的也是下九流,可百姓们偏偏很欢迎他们,当然这是因为古时候人们认知程度低,比较迷信,才会如此。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古代即使最低贱的职业,都会出来厉害的人物。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所谓“三教九流,鱼龙混杂”指的是什么人都有,往往是个贬义词,但其实,“三教九流”原本是一个中性词,指的是宗教和学术的不同流派。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传说的加工、文学作品的演义等,它逐渐成为一个贬义词,其意义就是:人有高低贵贱之分,工作也分高低贵贱。先来看看宗教和学术意义上的“三教九流”,三教很好区分,即儒、释(佛)、道,这里就不拿出来单独说了。战国时期,诸子学说,百家争鸣,概括起来不过就是《汉书·艺文志》中的“九流十家”:
- 儒家:仁义礼智信,提倡仁政,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 道家:大道无为,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列子
- 墨家:兼爱和非攻,代表人物是墨子、孟胜
- 法家:提倡法制,代表人物是管仲、韩非子、李斯、李悝、商鞅、申不害
- 名家:擅长论辩,代表人物是邓析、宋钘、惠施
- 杂家:顾名思义,取诸子百家,多有涉猎。代表人物是吕不韦、淮南王刘安
- 农家:以神农为祖师,劝耕桑,足衣食,代表人物是许行
- 纵横家:或连横或合纵,纵横捭阖,代表人物是张仪、公孙衍、苏秦
- 阴阳家:阴阳五行,代表人物是邹衍
- 九流以外还有一个小说家:记录民间之街谈巷议,代表人物是虞初。
后来“三教九流”这个词逐渐失去了原先的意义,而和社会阶层的高低贵贱联系起来,在民间,九流有了更为庞杂的划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又有不同,所以有多种版本,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上九流不外乎就是官、士、农、工、商,属于有正儿八经职业的、人数最多的阶层。
中九流属于有一技之长的阶层,比如医生、相命、丹青、琴棋等等。
下九流则属于那种不耕不织、无功名、坑蒙拐骗、被人看不起的阶层,也就是底层服务性行业,比如: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巫婆及拐骗)、盗、窃、娼。
搓澡的、打更的、修脚的、跑堂的、剃头的、拉车的、唱戏的、跳舞的、按摩的等等也都属于下九流。其实九流的划分只是根据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来定,和赚钱多寡没有关系,下九流也不一定就真的被人看不起,毕竟“笑贫不笑娼”并不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转变观念,也倡导人人平等,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合乎法律规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不过,倡导是一回事,真正做到又是一回事,要真尊重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城市里的农民工、环卫工人等等。
最后附上一个下九流的顺口溜:
一流戏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 九吹灰。
萧晓四姑娘
自古至今,三教九流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到了近现在远远不止九流。
三教为儒释道。释,就是佛教传入中土最晚,而儒道二教可以说是前后脚。在传教中,释以求普渡众生慈悲为一身;儒奉行中庸,以求不偏不倚调和折中;而道教则是清静无为避世长生。可以说三教除了道教外,宗旨皆是入世渡人,教人向善。
九流之中,又分为上中下三级。上九流则是帝王将相古圣先贤;中九流则是医相僧道举子之流;下九流也是最有意思的,其中包含了坑蒙拐骗偷。最最有意思的是,戏子为下九流之最,比娼妓还低一个等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影视演员和戏子名流,所得到的名誉和头衔,已经远远超过它自身的能量。
对于下九流,还有一个小说口很有意思。那就是: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子,八叫花,九卖糖。这一流巫就是看相算卦的;二流娼更不用说了,青楼妓女;三流大神,就是专门抓鬼祛邪的;四流梆,就是打更的;五剃头,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理发师,要知道在古代的理发师,都是刽子手转行去干的;六吹手,就是婚丧嫁娶吹唢呐的人;七戏子,就是我们现在的各类演员;最后的叫花和买糖,也是乞丐和捏糖人的。
也有说下九流是其他的,不过这个说口是流传最广的,也是普遍公认的。例如我们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就因为自己是明伶之人而暗自伤神。因为在那个时代,戏子是低贱的不能再低贱的啦!时至今日,可以说下九流已经完全翻身。除了今天为社会所不齿,其他行业皆以成为座上宾座上客!
历史咸谈
只能说还是古代人总结概括能力强,直接把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直接用四个字“三教九流”生动的描绘了出来。
所谓三教相信不用多加解释了,指的就是孔夫子的儒教,老子的道教,以及释迦摩尼的佛教。而九流则比较复杂,因其又细分出了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当然民间的版本很多,咱们就拿一个流传比较广的版本戏说一下。
所谓之上九流,自然是阶级中的上等人,其一为佛(释迦佛及菩萨等),其二为仙人(太上老君及各位仙家),其三为圣贤(孔子等),其四为朝廷,其五为公卿贵族,其六为丞相官员,其七为僧人,其八为道士,其九为地主士绅。
所谓之中九流,也就是人群中上不上下不下的那群人,其一评书人,其二为医生,其三为算命的,其四为棋师,其五为书画匠人,其六为当兵的,其七为说客,其八为侠客,其九为渔夫。
所谓之下九流,是古代人群中最没有社会地位的,咱重点评说一下,其一为戏子(类似如今的流量明星),其二为出鼓手(戏台上配乐的那帮人),其三为马戏(类似现在吴桥杂技团),其四为剃头的(现在的洗剪吹美发师),其五是开浴池的(例如老北京泡澡的大堂子)其六为搓背的(洗澡堂子里的营生,现在依旧还有),其七为修手脚指甲的,其八为家畜配种的(比如配猪,配牛等),其九为青楼的娼妓(悲哀,以前这个是下下九流的职业,现在竟然堂而皇之的成为了高收入人群,笑贫不笑娼的时代真可怕)
老猪的碎碎念
看到这个题目,忍不住想说一句:题主,汝之不厚甚矣!明明三教九流,干嘛非要把下九流单独挑出来突出一下。
下九流一词现在已经不太常用了,我个人认为在今天的语境里是饱含着羞辱的意味在里面的,即使在古代,这个称谓也饱含了轻视。关于下九流,有多种说法,可以各自罗列一下,看看有何共性。
一种说法:一流戏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
再来一种说法: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娼 。
还有种说法:巫,娼,大神,梆,剃头,吹手,戏子,乞丐,卖糖的。
这里面有一些解释一下,比如吹灰就是抽大烟的,时妖是坑蒙拐骗的,卖糖的是吹糖人的。可以看出来,这些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不事生产,也没有自己的产业,也不是读书人。有人说师爷不也是读过书的嘛,是的,师爷确实是读书人,不过厉害的读书人都当官去了,干的都是老爷,师爷只能站在一旁出出主意,伺候老爷,是个伺候人的营生,所以师爷也算在下九流里。
除了下九流,还有个更狠的词,叫下三滥。这词来源于磨面粉,前两栏磨出的面粉以后的都叫下三栏,质量不好,引申到下三滥,主要指捏脚剃头按摩的三种职业。虽然下九流下三滥本意都是描述一种职业,但未尝不是饱含了歧视在里面,估计上流社会的说出这些话都是充满了不屑和厌恶吧。
说了下九流,再说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道、 尼。说实话,下九流很好理解,但是中九流就比较奇怪了,比如举子,那可是有当官入仕资格的,而书生也是读书人。为何只是中九流呢,我猜测这两种应该是还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再说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可以看出来,虽然古代农工商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但却是社会最基本的构筑,所以仍归结到上九流。
这些对于九流的总结对应的都是职业或者说身份,是后期人们根据社会情况演绎出来的,所以构成多多少少会有变化。比如到了今天,哪里还有什么帝王圣贤隐士武士童仙?说上九流就没有了意义。而中九流和下九流里很多职业经过演化,在今天倒是混的风生水起,拥有不菲的收入和很高的社会地位,比如医生、丹青、戏子。所以关于上中下三九流的说法已经没有了多大的现实意义,最常引用的下九流、下三滥已经纯粹是骂人的话了。
关于九流我觉得最好的解释还是《汉书》里面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代表了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各门各派,是一个个学术门派。这样,提起九流,说到的是先秦那种百家争鸣,学术自由,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不是后世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一览众河小
我们常把“三教”和“九流”连在一块用,泛指各行各业之人!但实际上,九流之说远在三教之前!
三教儒、释、道
释即佛教,东汉年间传入中国;道家学说虽在春秋时期形成,道教却在东汉才被创立;儒家学说虽在春秋时期便已诞生,儒教一说,却是南北朝时期才有的称谓!
所以说三教之说,应该是形成于南北朝!
九流原本指先秦诸子学派
九流之说,最早出自班固《汉书·艺文志·略序》,指的是九个先秦学派: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九流再加上一个不入流的小说家,是为“十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九流便逐渐失去了原本的含义,而是用来指代社会上的各个行业!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便会有阶级!九流亦是如此,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因为在不同时期,九流之说略有不同,下面就列举其中一种)。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 尼;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及拐骗)、盗、窃、娼。
大体上来说,上九流中包括王侯将相这样的统治阶级,也包括士农工商这些正二百经的传统行业;
中九流则是那些有着一技之长之人,可以凭借这门手艺养家糊口;
下九流则是那些装神弄鬼、坑蒙拐骗偷抢、出卖色相,以及其他一些不被主流社会所正视,却活跃在市井中行业,比如说澡堂搓澡的,客栈店小二之类的。
除了那些装神弄鬼、坑蒙拐骗偷抢、卖肉这些为人所不齿的行业之外,其他靠自己双手劳动的行业并不应该受到歧视。然而时至今日,行业的高低贵贱之分在我们的社会仍然存在!
小镇月明
三教者,孺释道,九流者,分为上九流,中九流,这三种九流人物博杂,干的行业也博杂,在人类人人都是九流者,上至皇帝,下玉幽冥死鬼,人人都是有一九流的,根据古代的排列是这样的,除了皇帝,以下的官是:一氶相二尚书,三流督府四番皋,五镇台六提台,七道八府九知州。这是上九流,全部是当官的上流社会。中九流是:一流医,二流金,三流诗,四流书,五琴棋,六书画,七僧八道九麻衣。所以人类都称为二流子,所以中九流是特别复杂的。下九流是:一流王八二流龟,三流戏子四流吹,五大财,六小财,七生八盗九娼妓。世间千百行都包括在这三教九流之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