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为何被骂的是王司徒?

在电视剧老版《三国演义》,有许多经典的场景,其中流传最广的莫过于诸葛亮与王朗的对喷戏。演义中王朗被诸葛亮称为厚颜无耻之徒,最后被骂的吐血坠马而亡。而王朗在历史上是否真为厚颜无耻之徒?这得让我们从王司徒之生平中得出。

“三国演义”中为何被骂的是王司徒?

王朗为东汉东海郡人,后通过举孝廉在徐州陶谦手下为官。在汉献帝被郭汜控制后,联合陶谦等表忠心,被封为会稽太守。治理会稽四年,深受人民爱戴,后被孙策打败,拒不事孙。在曹操征招其后,北归事曹。曹丕即位后,位列三公,乃一代经学大师。最后于公元228年因病去世,总得来说,王司徒并未枉活七十有六。

“三国演义”中为何被骂的是王司徒?

在王朗整个的官宦生涯中,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符合当时儒官的发展轨迹。王朗在治理会稽郡深受民众,位列三公后又多次提出益民的建议,可知其为官之道还是不错的;在治学方面,王朗写了很多经学著作,也是不错的;在为人方面,勤俭节约,乐善好施,也是不错的。所以王朗并不是诸葛亮口中的厚然无耻之徒。

王朗与诸葛亮的唯一交集仅为与北魏一群文臣分别写信劝诸葛亮归降,诸葛亮是何许人也,看到这种信肯定哈哈大笑后便写信骂了回去。当时写信的有有华歆,陈群等人,为何最后罗贯中要选择王司徒王朗来黑呢?

“三国演义”中为何被骂的是王司徒?

王朗在后世中口碑不好

王朗还未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黑之前,便已经在东晋的《世说新语》中被黑了一遍。《世说新语》为一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的故事集。在《世说新语》德行篇有(华歆,王朗乘船避难)的故事,内容是: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来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还好船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一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了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抛弃了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并且关照那个人。这个故事写入人教版的初中课文,许多人学初看这个故事也肯定认为王朗品行不行,更何况在讲在仁义礼智信的古代。所以王司徒在古代人口中口碑并不好,而且王朗又是一代儒学大师,在这个故事里又被黑成这样,罗贯中正好可以借题发挥,再把王朗黑地惨一点。

“三国演义”中为何被骂的是王司徒?

王朗招黑

说王朗招黑的点就在其写给诸葛亮的信中,其曾在信中劝诸葛亮:陈天命人事,欲使举国称藩。诸葛亮写信反驳其为:所谓徒丧文藻烦劳翰墨者矣,夫大人君子之所不为也。这些文字便罗贯中看到,还不得两眼放光,正好拿你王朗来突显诸葛亮英明,忠心赤胆的形象。在《三国演义》整体尊刘贬曹的大势下,王朗被这么黑也是正常。

“三国演义”中为何被骂的是王司徒?

本来王朗被骂死在《三国演义》并不是重点戏份,算是诸葛亮为北伐正名而已。但因为被鬼畜后而被众人熟知,王司徒在大众中的形象也为厚颜无耻之徒,更难以洗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