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2018.6.14

趁阳光正好,

趁微风不噪,

趁人潮还未侵袭,

出走办公室的小方格,

脱掉永远黑白灰的制服,

换上心仪的月白色长袍,

赴一场与平遥古城的又见。

****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平遥是生活在历史和现代之间的一座城市,过去和现在的影像在这座城市里清晰重叠,我走过她的大街小巷,寻觅过她最安静和最繁华的地段,看到过她的清晨日暮,体味过她的风霜雨雪。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我曾将耳朵紧贴千年古城墙,试图从里面听到一点风传递来的过往消息,也曾躲入瓮城,在脑海中演练一场场战役,也曾蹲在车辙遗迹旁,想象车马川流不息。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直到王潮歌导演的《又见平遥》问世,仿佛在一帧帧想象的画面中注入了灵魂,整座城因为这场动人的演绎而备显真实与生动。剧末的桃花红杏花白仿佛烙印一般,久久的刻在脑海之中,因大义而分别的恋人、亲人、朋友们,一年盛似一年的桃花和桃树下盼归来的人们,一场十里红妆的盛大婚礼,见证英武男儿与柔情女子的侠骨柔肠,用热血挥洒来彰显血脉传承中的德行,一个半小时几经转折,荡气回肠!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去年听闻又见平遥又有新作—又见平遥主题酒店群以及民国商街印象新街,出行之心蠢蠢欲动,时至近日方才成行,首选了以又见平遥为主题设计的又见文华大酒店入住,一入大堂,满树桃花,瞬间击穿记忆,镖师出浴、镖师回魂、全城选妻、赵易硕魂回赵宅、面秀,一幅幅画面从脑海中交替闪过,回神已是半响,设计师的精巧布局,将又见平遥延伸至酒店各个细节,墙壁、瓦片、家具、背景画,无一不暗相呼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酒店的四个主题颜色竟然是演出中侍女裙摆的颜色,而且还是一样的渐变色。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原木色、湖蓝色、荷叶绿还有我比较喜欢的桃粉色

当夜色,经过人群,又落在窗外时,关窗点灯,从脚趾到头发,感受生命从身上漫过,在这里世界也许很小很小,但心的领域很大很大。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桃花源早餐厅

中西合璧,全自助早餐,可以算得上“惊艳”二字。上午忙完工作,挑一家清净雅致的餐厅,填饱肚子,放松一下。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素膳馆

袅袅禅音、轻纱曼曼,如果说想有一个地方,清净自然,洗涤心灵,这里是不二之选,养生素食、抄经、读书、喝茶、放空自己,只需走进素膳馆。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素膳馆

然后不得不说一下这条民国商街—印象新街,想象一下,我们从不同的地方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来到这个城市,进入平遥古城墙,犹如穿越一般,2800年古城的风云往事如画卷般掠过,我们拍照、聆听、领悟,感慨世间变迁、岁月无情,对平遥有一份初识;又见平遥取历史长河中的一截片段,让人们身临其境感受平遥人们的那份大义和德行,为平遥古城的景致注入鲜活的魂,使之更为生动,几经转折,我们在恍惚间踏着桃花红杏花白节拍,随众人出场,一波心绪还未平复,一组鲜明的民国建筑撞入眼中,在故事还没讲完的疑虑中,跌入一个叫做民国的年代。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我觉得这样的地方需要一件素雅旗袍

街角的沐心堂,是一家禅意小店,主要经营香道器物、文玩把件、图书、特色服饰。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永隆号,一家老字号,古城南大街就有一家,推光漆器是平遥有名的特产,记得我的第一个推光漆首饰盒就是他们家的,间断性的给闺蜜们买过几个,款式漂亮、做工精致,兴致满满的进去转了一圈,每个都爱不释手,放几张图片给大家。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路过一家叫“露娜”的咖啡店,装饰布置出自女主人之手,不过不巧的是女主人当时不在,想必也是一个温婉贤惠之人,不然也不会布置出一个温暖、有格调的小店。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爱物,拉我进店的是一盆盆青翠欲滴的植物,我以为是一个花店,其实它是一家综合礼品店,花物、铜器、布艺、珠串、手工艺品,确实能淘到不少好东西,临行前,没忍住,在米藏篷仓给自己定制了一个月四次的鲜花,没人送自己买也一样,就是喜欢办公桌上有新鲜的花束。(而且卖花的小伙子居然是又见平遥面秀里面演员)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跳过特产店,应旅拍小哥哥彪子的邀请,进到他们的“古韵摄影”喝茶休息。店如其名,古韵悠悠,而且有一个选片室居然有一个超大的投影幕布,据彪子说,有时候男同志不想跟着拍照,跟着逛街也可以在这边休息,还有电影可以看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在光影楼展厅,正好有一个“三余堂传拓作品展”,不收费,展览的东西挺漂亮,不太懂,但是感觉高大上的样子。(百度之后得知:传拓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以纸紧覆石器物的文字、图画上面,然后用墨打印;因在传拓过程中有一套技术方法,故名。由于此法主要应用于金石器物上,如拓印碑刻、墓志、甲骨文字、陶器文字、青铜铭文、玉器花纹、瓦当图案、画像石、铜镜、货币、铜器器型等,所以也称金石传拓技法。现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被光影楼门口的园区摆渡用的高颜值电瓶车吸引,司机得知我是文华的住店客人后,很热心的为我介绍了一位“酒店管家”带我参观酒店群的其他6个主题酒店,服务超级好,实在拍照技术堪忧,盗用几张酒店的官宣图给大家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房间依次是:婚俗主题的凤仪阁酒店、摄影文化主题的光影楼、禅修主题的菩提舍、推光漆主题的漆艺轩、民国主题的平遥饭店、戏曲主题的梨园亭、最后是又见平遥主题的又见文华大酒店。据管家介绍,还有一个丝路文化主题的品茗台没有弄好。而且街面上的店铺开始营业的只是一部分,还有书店、国学馆、非遗文化等一部分店铺还在装修当中...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平遥饭店总统套房

印象最深的就是平遥饭店,民国文化主题酒店,明亮的大理石、高17米的中正大堂吧据说每晚七点半到九点半都有乐队驻唱,左右分别经营意法餐,三角钢琴很是吸引眼球。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在酒店的西北角居然有一家旗袍馆,很个性的名字叫做“一朵旗葩”,然而里面的旗袍一点都不奇葩,件件制作精良,爱不释手,左挑右选之后拿下了上面图片中的灰色旗袍、还有一件暗红方格蕾丝边旗袍,付款的时候,店家小姐姐看我手指有肉刺,还免费给做了一次手部小护理。在经过酒店许可之后,美美的穿上新衣服在酒店凹了不少造型。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平遥饭店拿波里意餐厅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平遥饭店大堂吧

最后晚餐吃到了“酒店管家”推荐的超级无敌美味的老豆腐套餐,一碗老豆腐、一大块油饼、一小碟咸菜,只要五块钱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晚间娱乐项目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梨园亭酒店五点半—六点半的相声专场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啤酒花园下午五点到凌晨两点的世界杯专场

在有风的日子,又见平遥

▲平遥饭点大堂吧七点半到九点半的乐队驻唱

听着歌者浅浅的吟唱,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心满意足的在平遥饭店待到九点钟起身回到文华,结束了充实美好的一天。

现在的古城人来熙攘。如若把他定义成一个旅游胜地,似乎不是那么贴切了。那句“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都不陌生吧?热闹喧哗只是古城的表象,小街偏巷中像我这般游荡独行的身影随处可见。或许他们和我一样,也在闹中取静。在浮华中寻找那份失落的沉静,在古韵悠扬中体会简约不凡的时尚。在有风的日子里,又见平遥,又见又见...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