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時期,戰爭的規模有多大?

天地話史


夏、商、周(指西周)是中國古代奴隸社會時期的三個王朝,有了政權也就意味著有了真正的軍隊。而進行戰爭的目的一是為了包衛自己的部落和國家,二是掠奪對方的奴隸和生產物品。

夏朝的歷史主要源於傳說,尚未經過正確考證。而商朝則有了大量考古發掘的實物和甲骨文作證。從這些記載看,商朝曾經無數次出兵征伐其他部落,商王武丁和商紂王在位時為次數最多、兵力則最多,規模最大時均達到1萬餘人。

當商紂王全力向東方開疆拓土時,西面的諸侯周武王姬發聯合數百個大小諸侯合兵五萬餘人(周軍約3000人)突然向商王朝國都——朝歌發起進攻。商紂王因為主力部隊出征在外,國都空虛,情理之中把幾萬名奴隸武裝起來迎戰諸侯聯軍。雙方在朝歌郊外的牧野展開了一場進入奴隸社會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雙方投入兵力達10餘萬。最後以商軍倒戈、商紂王自殺而告結束。

牧野之戰後,商王朝土崩瓦解,周朝建立。

周王朝建立後實行諸侯分封制,按照《周禮》,軍隊最高編制為軍,每軍編制1.2萬人。王室擁有6軍,大國擁有3軍,二等國擁有2軍,擁有1軍。對外戰爭都是以中央的名義集合各地諸侯共同舉兵,規模最大的應該是周朝初期的周公東征,動員東方大國齊國、魯國,僅齊國就出兵2萬人,加上王室和魯國軍隊,總兵力至少在5萬人以上。自此以後100多年直到周厲王的歷代周王總要出兵討伐國外戎狄部族及國內不聽話的諸侯。但戰爭的主要目的只是顯示兵威而不是武力征服,規模最大不超過萬把人。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直接上結論:夏朝時期,最大戰爭規模以數千人計;商朝時期,最大戰爭規模達1萬人左右;西周時期,最大戰爭規模可以達到數萬人。


先來說夏朝(前2070-1600年)。由於歷史記載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只能從有限的史料中推測大概情況。夏商時期,戰爭的主要作戰人員是貴族的親兵衛隊和臨時徵集的本族平民,以少量親兵衛隊是軍隊核心。在夏朝時已經出現了車兵和步兵兩類兵種,但還沒有騎兵。少量車兵只限於貴族親兵使用、步兵是夏代軍隊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使用石質、木質和骨質兵器作戰,直到夏朝晚期才出現極少量青銅兵器。據現代學者估計,夏朝時人口約250萬,若按照商朝的人口和軍隊比例(700萬人口:3萬軍隊)推算,則夏朝時期的全國軍隊僅1萬人左右。若我們將地方駐軍排除在外,那麼夏王一次戰爭中可動用的最大兵力不過數千人。

再來看商朝(前1600-1047年)。商朝時,王室軍隊已經建立起正規編制,其中最大的編制為“師”,但作戰核心仍然是王族和其他貴族的親兵。和夏朝一樣,商朝軍隊同樣由車兵和步兵組成,使用青銅武器的比例高於夏朝。除了王室直屬部隊之外,商朝還有兩類臨時部隊——地方氏族以及屬國武裝,常備軍數量不多。商朝全國的軍隊數量也顯著高於夏朝,前1200年左右的商朝全國人口約700萬、其中有3萬軍隊。從甲骨文記錄來看,商朝時期戰爭較普遍的規模也在數千人左右(如,鳴條之戰中商湯的軍隊即為6000人)。而最大規模的戰爭發生在武丁時期,在商朝征討羌方的戰鬥中,商朝統帥婦好部下有1.3萬人。卜辭記載如下:“辛巳卜,貞婦好三千,登旅一萬,呼伐羌。”

最後是西周(前1046-771年)。西周兵制與商朝相似而有所發展。西周軍隊中只有少量的近衛軍,其餘大多是兵農合一軍隊。西周王室直接統領的軍隊有兩支,即所謂“西六師”和“殷八師”,按“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這一編制計算,西周時一師2500人,則這十四個師的總數在3.5萬左右。周公東征後又將“殷八師”改設在成周洛邑,即“成周八師”。此外,西周王室還有數千精銳的“虎賁軍”,總計約4萬人的直屬軍隊也成為鞏固西周統治的中堅力量。此外,從屬於西周王室的地方諸侯國也有自己的軍隊,平時守衛領地、戰時奉命出征,作為周王室的僕從軍作戰。按照定製,西周諸侯國的軍隊規模為:大國三師(7500人)、次國兩師(5000人)、小國一師(2500人)。若我們將王室部隊和地方部隊的數量考慮在內,可以估計出

西周時期的最大戰爭規模在數萬人左右。


平田君Bellatores


整體而言,人類的戰爭規模是越來越大的,夏商周三代的戰爭規模也跳不出這個理論。夏朝的戰爭規模也就是數千人相爭,商朝的戰爭規模約萬人左右,周朝的戰爭規模數萬至百萬之間。

夏商兩代和春秋時期的戰爭是貴族之間的遊戲,以車戰為主,士兵多是貴族子弟,因此參戰人數不多,老百姓很難看到戰爭情景。周代的戰國時期,各國均進行了變法,國內老世族領地治權被收歸中央,全民皆兵,因此戰爭規模是很大的,雙方上百萬人對陣都有數場。

夏商周三代都是諸侯分治模式,但是領土面積都是越來越大,且生產力都在不斷的提高。夏朝的戰爭記載不多,但是從領土小,封國多可以看出來,各個諸侯國的軍隊都不算多,彼此之間 的爭戰多數和日本的戰國時代差不多,雙方參戰人數很少超過一萬。商朝在夏朝的基礎上地盤擴大了,且四處攻掠,戰爭規模當在萬人以上。周滅商的戰爭中,周軍4.5萬人,商軍17萬人(絕大部分是奴隸),戰役一天就結束了。

周朝進入戰國時代後,生產力水平進一步提高,軍隊不斷的改制,平民都可以參軍立功,因此各國軍隊數量都比較多,自然戰爭規模也就在10萬~120萬左右了。秦趙長平之戰,秦軍60萬人,趙軍50萬人,雙方合計110萬人;秦滅楚之戰,秦軍楚軍各60萬人,合計120萬人。這是兩場規模最大的戰爭了,其它戰役基本都比夏商兩代的戰爭規模大。


大秦鐵鷹劍士


這個說來有趣,夏朝因為實在是出土文物太少,很難推斷夏朝的作戰模式,我們就只能說一說商周時期的戰爭。



先說一下商朝,首先商代的中國是沒有馬拉戰車的,那個時代的中國還沒有使用馬匹。而且當時的黃河流域的氣候是這個間冰期最溫暖的時代,溫暖到北方有大片的竹林,有大象有犀牛,因為黃河流域的亞洲象體型較小,因此被稱作“黑豬”。此時中國的士兵普遍是不披甲的,貴族的盔甲以犀牛皮為最佳。



耕地除了牛耕還有象耕,但是並不流行。根據《呂氏春秋》裡面記載“商人馴象,為虐於東夷”說明了商代存在少量的象兵(是不是有點刷三觀)。作為主戰武器,通常為弓箭、青銅鉞、青銅矛、短戈和棒子。

因為對青銅器運用的熟練,因此對當時的周邊部落是有碾壓實力的。

再說一下週朝,周族始祖傳說是射太陽的后羿,位置位於今天的陝西西安一代,與今天不同,當時的黃土高原是一個水草豐盛適宜耕種和放牧的好地方。最主要的一點,這也是中國與外界文明交流的門戶,從赫梯人發明了戰車之後,隨著商業的交流,戰車流傳到了周族(雖然根據《滕縣誌》記載,中國夏朝就有了輪子,但是一直沒有用於軍事用途)。周族有了戰車,再加上對馬的馴化,軍事實力大大增強。


正趕上紂王時期的商朝四處平亂,而商紂王本人也是逆時代而行,不用貴戚舊臣,不留心祭祀,不敬神,弄得天怒民怨,諸侯騷動。於是武王伐紂,與商朝相比,周族的甲冑多為牛皮,用長戈,持大盾。憑著技術上的優勢,周族推翻商朝,建立周朝。

至於軍隊數量,根據卜辭記載,商王武丁時期,軍隊分左中右三師,每師約3000人,商王出征時最多一次出兵數量為一萬三千人,所以商朝軍隊總員額應當在5萬以內。西周軍隊的最大建制仍為師,金文記載,西周軍分西六師和殷八師,共14師,每師仍約3000人,計4萬2千人,如果算上諸侯軍隊和拱衛王都的虎賁,兵員總額超過10萬。武王伐紂時期,周發兵45000,戰車300,虎賁3000(大斧兵)。紂王的軍隊數量可能略多餘周武王,但是因為不得貴族人心,倒戈的比較多,因此失敗的很快。另外提一點,周朝的軍隊只有貴族和農民,貧農和奴隸是不服兵役的,這倒是和同時期的羅馬、斯巴達一樣,屬於一種維護貴族權益的手段(保持貴族和土地擁有者的武力才能防止下層人造反)。


火器工坊


中國古代戰爭,春秋以前都是小規模戰爭,人數不多,是一種貴族式的戰爭,因為正規軍人員主要來自於貴族。其它都是幹後勤和打雜,和西方的後來的貴族騎士戰爭類似。但夏商周又不同。

夏商時期,因為社會不發達,打仗就是臨時聚集一幫人,有奴隸參與,和黑社會一樣,隨便拿傢伙,鋼管西瓜刀,棍子石頭,桌子板凳,甚至種地幹活的鋤頭,打的是流氓架,不管是涿鹿之戰還是牧野之戰,都是如此。



那時候的戰爭受占卜和天文影響大,每次出戰前都要卜卦,卦象說可以才能打。因為經濟條件,人口條件和階級條件的限制,規模很小,主要使用木製兵器,再混合一些骨器和角器。青銅兵器在打仗時用的很少,最多也就在木頭上釘少量的青銅金屬。

到了周朝,社會進步了,軍隊的建設也進步了,這時的戰爭以車戰為主,幾十上百輛左右,沒有騎兵。戰場上沒有兵法戰術這一說,更沒有三十六計,不能使用詐術,都是堂堂正正的打,雙方選擇一處平坦開闊的地方,同時擺好陣型,然後衝向對方廝殺。
由於受周禮的影響,戰爭也就約定俗成,車兵打車兵,步兵打步兵,不能車兵打步兵,這是不齒的行為,沒有什麼擊鼓之類的。像nba體育比賽一樣。開始,打!誰先逃跑誰輸,贏的一方也不會追擊。


史界觀


規模真不大!小時候看《封神榜》時,覺得電視劇太不專業,就十幾個人打一架就算戰爭了。現在想想,雖然電視劇誇張了。但是,當時講究“義戰”順應“天命”。再加上人口有限,經濟不發達,出兵人數真不多。

夏朝時,人口少,一場戰役能出動上千人,都算“滅國之戰”了。

商朝是,軍隊數量開始增加。

有文獻記載,商朝一次徵兵也就是1000人到3000人居多,上萬人都很少。滅國之戰,需要舉全國之兵,才會上萬人。商王伐羌方,動用全國一半兵力,才一萬三千人!殷墟甲骨文卜辭還有記載:“王登人五千徵土方”。這裡的人數,應該包括後勤雜役的。所以,我推測商朝戰爭規模在幾千人。

西周時,人口增加,戰爭規模超過一萬人。《周禮·夏官》記載:一個“軍”是一萬有二千五百人,一個“師”有二千五百人,;“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金文中又有記載"西六師"、"成周八師"、"殷八師"的記載。這裡的人數,應該也是包括後勤雜役的,不全是作戰部隊。所以,周朝時一場戰爭也就雙發加起來,應該能上萬吧。

但是,古文記載好吹牛!也是古人喜歡“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文筆,所以,實際人數應該更少才對。

曹操還經常帶著幾萬人冒充二三十萬大軍。赤壁一戰,曹操領著二十多萬人,號稱八十萬大軍!

所以,你按照這個比例打個折。就能估算出有多少人。

(文|勇戰王聊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