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危局下,ofo如何體面「賣身」?

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但潮水退去後,你才知道誰在裸泳。

2016年要說最火的新業態,當屬共享單車了,各色單車在街道上隨處可見,幾乎每個城市的居民都使用過,甚至被外國媒體評為“新四大發明之一”。

2015年5月,第一輛無樁共享單車ofo首次在北京大學校園裡出現。隨後,次年4月,摩拜單車在上海上線,僅2016年國內至少出現了25家共享單車品牌。

低門檻、高熱度的屬性一時間讓資本瘋狂追逐,新的品牌衝進市場,過度投放搶佔份額,倒貼錢鼓勵用戶騎車……瘋狂“燒錢”後,“惡性”競爭後,共享單車這團“火”用再多的錢也包不住了,只剩下一地雞毛,已然退出“跑馬圈地”時代。

押金去向不明確、資金鍊斷裂、盈利模式不清晰......種種問題使得共享單車進入“凜冬。僅有5個月週期的悟空單車拉開了這場“倒閉潮”的序幕;被很多用戶和媒體認為是“最好騎的共享單車”的小藍單車缺少資金的持續加持出現了問題;町町單車人去樓空;小鳴單車成為目前國內第一家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的共享單車企業.......還有更多顏色的共享單車也熬不住,紛紛退出市場。

其實,留下的日子也不好過。不論是摩拜還是ofo,亦或者哈羅,他們的日子也很艱難,摩拜被美團全資收購,哈羅倚身於阿里,ofo“緋聞”纏身。

共享单车危局下,ofo如何体面“卖身”?

ofo花落誰家?

近期,ofo的用戶押金問題屢屢被吐槽,而其供應鏈也開始出現問題。8月31日上海鳳凰發佈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鳳凰自行車近日已向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東峽大通(北京)管理諮詢有限公司(ofo供應商)支付貨款6815.11萬元,賠償逾期付款違約損失186.52萬元等。

據瞭解,ofo成立三年融資總額就已經超過21億美元。2018年2月,ofo兩次通過動產抵押換取阿里巴巴17.7億元借款。6月7日,來自阿里的4.5億元借款已到還款期。

當然,最近關於ofo最多的傳聞則是ofo的歸宿,一直以來就盛傳滴滴是那個最有可能的接盤俠。但ofo相關人士已經三番五次否認。

今日,援引關鍵知情人士消息稱,ofo將完成E2-2輪融資,融資數額達數億美金。該輪融資由螞蟻金服領投,滴滴跟投,與此前傳言相符。ofo官方對此消息表示不予置評,滴滴和阿里表示不予回應。但如果消息屬實,這將不是螞蟻金服和滴滴第一次投資ofo。

但眾所周知,滴滴目前正因為順風車事件,觸發相關部門的強力監管,正在遭遇成立六年來最大的危機。

至於螞蟻金服,已然哈羅在手。公開資料顯示,去年年底,螞蟻金服參與了哈羅單車D輪3.5億美元融資;今年4月,螞蟻金服、復星集團又聯合參與哈羅單車E輪,投資額高達7億美金。目前,螞蟻金服已是哈羅單車的第一大機構股東。

但哈羅單車進入共享單車賽道時間較晚,在一線城市已經被ofo、摩拜等頭部公司全面佔領的情況下,哈羅只能被迫選擇“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從三四線城市入手。好在,在2017年共享單車倒閉潮中,憑藉較低的運營成本,哈羅在三四線城市站穩了腳跟。

縱觀共享單車全局,摩拜被美團全資收購,背靠騰訊;哈羅倚身於阿里,ofo到底如何站隊,還是已然像戴威所說:ofo 會保持獨立發展,現在還不明朗。

但可以肯定的是,留給戴威和ofo的時間已然不多了。截至2018年3月,ofo估值為30億美元(約200億人民幣)。

戴威會給ofo帶來怎樣體面的歸宿,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