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树子
多子多福的康熙一生有35个皇子,活到成年的有16个皇子。
康熙是个非常重视文治武功的明君,同时他也在教育皇子的问题上堪称皇帝中的虎爸。所以,这些皇子个顶个的优秀。而其中,不管是文治武功还是毛笔字上,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三皇子胤祉。
(三皇子胤祉)
康熙三十一年秋,又到了例行塞外围猎的时候。
每到这个时候,就是康熙考察皇子们骑射本领的机会。
这次,15岁的胤祉在与众皇子的比赛中夺了个头魁。
康熙很高兴,为了考察他的技艺,决定亲自与他一较高低。
要说康熙的骑射能力,在当时也算是顶呱呱。不过,结果是,康熙在和胤祉的比赛中,两人竟难分胜负。
自此,康熙对胤祉骑射的本领,引以为傲。在后来的出巡、遏陵及围猎中,都命他随驾左右,以示宠爱。
胤祉除了做学问,他还得到了康熙的悉心栽培。
比如康熙三十五年,康熙亲征噶尔丹,胤祉就负责统领镶红旗大营,并随征西北。
到了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册封成年皇子。胤祉就被封为诚郡王,分拨佐领,属人若干,开始参与机要事务。
随着皇子们的权势愈大,他们与太子胤礽的矛盾也就愈深。而胤礽又不懂得韬光养晦,因此,胤礽和康熙的矛盾日深,最终导致了太子之位被废。
(九子夺嫡)
随着太子之位被废,引发了成年皇子争储的激烈争斗,他们不顾手足之情的冷酷,让康熙心里倍感凄凉。
不过,胤祉却与争储的皇子们不一样,他依旧与胤礽关系融洽,甚至还向康熙举报皇长子胤禔镇魇太子胤礽之事。为复立胤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因此得到了康熙的称赞,被封为诚亲王。
胤礽二次被废后,康熙为了保护胤祉,命他去编撰《律历渊源》。因此胤祉在争储过程中,一直潜心做学问,并未参与其中。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逝。九门提督隆科多宣读继位遗诏。
胤祉在得知四皇子胤禛继成大统后,率先下跪,向他磕头行大礼。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雍正继位后,对曾参与争储的皇兄弟们,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残酷无情,对胤祉这个潜心做学问的兄弟,也没有放过。
胤禛为何会为难并没有参与争储的胤祉呢?
(雍正继位)
我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胤祉曾有争储之心。
胤祉是个文武双全的人,又是康熙宠爱的儿子,若说他没有争储之心,那也不对。
比如,胤祉举报胤禔镇魇太子胤礽之事,是发生在争储最激烈的时候。当时争得最凶的,就是皇长子胤禔和皇八子胤禩。而胤祉在此时举报胤禔,致使胤禔被圈禁,永远失去了争储的资格。这意味着他不光除掉了一个威胁,而且在剩下的皇子中,他便在有继承权的皇子中,排行老大(胤礽除外)。
再比如,康熙二次废太子后,出了个“孟光祖事件”。
孟光祖是胤祉府上的人,他曾以胤祉的名号给各省督抚馈赠礼物,拉拢人心。其足迹遍布江西、广西、四川、陕西等地,四川巡抚年羹尧和江西巡抚佟国勷都曾收受过他的礼物。
清朝素来对皇子们的约束颇多,皇子要出京或者与地方官员有馈赠往来,都必须奏报朝廷备案。孟光祖能在各省往来数年,而无人上报,可见在各地官员中,胤祉的影响不可小觑。
只不过,康熙并未对孟祖光案深究,只将其正法,并将涉案官员进行了惩处,但并未斥责胤祉。
(康熙蜡像)
第二,胤祉是康熙晚年最宠爱的儿子。
康熙晚年,最受重用的是皇十四子胤禔,最讨康熙欢心的是皇四子胤禛,而最得康熙宠爱的依然是皇三子胤祉。不光每年都要去他的府上参加家宴,还把他的儿子弘晟封为世子,享受贝子的待遇。
第三,胤祉才华横溢遭人妒
胤禛在文武方面都不及胤祉,所以当胤祉在康熙晚年编书的时候,胤禛认为他和自己一样,是。另辟蹊径争储位。胤禛这样想也不无道理,毕竟胤祉有才华,颇对康熙“文治”的路子。因此,他以这种形式来取悦康熙,夺得大统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胤禛继位后,虽然胤祉很识实务,但胤禛对他还是颇为防备,因此胤祉的日子很不好过。
早在胤禛继位初,便把胤祉府上的门客打发了个干净,又把胤祉发配到景陵去给康熙守陵。
胤祉对此,免不子私下发牢骚。结果胤禛得知后,废掉了胤祉儿子弘晟的世子之位。
雍正八年,怡亲王胤祥病逝。胤祉在胤祥的葬礼上姗姗来迟,且毫无悲痛之色。
胤祥是谁?就是胤禛最忠心最支持他的兄弟。胤禛对于胤祥的死,难过之极,见到胤祉竟如此表现,所以,便以他“性情乖张,行事残刻”为由,列罪八条,削爵除籍,将他幽禁在景山永安亭。
雍正十年,胤祉病死于禁所。有一说是饱受折磨而死。卒年56岁。
张生全精彩历史
康熙众多皇子中,排行老三的胤祉文武双全,是最有能力者之一。
论文,诗词书法,都非常精通,尤其是书法好,康熙皇帝景陵的《神功圣德碑文》,就是他书写的。同时,他主持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和《律历渊源》两部大书,为文学和文化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论武,胤祉曾在围猎过程中,与善于骑射的康熙皇帝亲自比试过,父子二人竟不分上下。
康熙皇帝在世时,胤祉备受康熙喜欢,康熙经常到胤祉府上勾留,以示宠爱。但雍正继位后,胤祉境遇一落千丈。雍正六年(1728),有人弹劾胤祉向苏克济索贿,雍正以胤祉“无人臣之礼”为由,将胤祉夺爵,降为郡王,囚禁在他府里,后恢复自由。
两年后,因在雍正最喜欢的弟弟胤祥的丧礼上,胤祉不但迟到,而且脸上毫无忧伤之色,受到十六弟胤禄的弹劾,因此被下宗人府议罪。雍正又将他夺爵,并将他和家人一起,囚禁于景山永安亭,后死于禁所。
胤祉一生爱文,潜心学问,表面上悠然于是非之外,不参与康熙晚年的夺嫡争位之斗,那么,雍正皇帝为什么最后还要将他囚禁致死呢?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胤祉并没有完全置身于皇位的争斗之外;另一方面,雍正一直不待见这个老兄。
胤祉的传记在《清史稿》的诸王列传中,据他的传记记载,在康熙晚年的皇位争夺战中,他首先是站在太子胤礽一边的,他同太子的关系非常亲近,所以康熙第一次废太子的时候,因为胤祉与太子关系“亲睦”,还特意召他“问太子情状”,因他与太子关系好,却没有助纣为虐,所以康熙没有处分他。
胤祉帮助太子打击他人是明显的,大哥胤禔为争位,曾魇镇太子,胤祉得知后,主动向康熙告发,弄得康熙勃然大怒,遂处罚胤禔夺爵,圈禁于他自己府上,直到去世,胤禔他再也没能出来。可以说,胤禔的圈禁致死,是胤祉的“功劳”。虽然胤禔魇镇太子属于卑劣行径,但胤祉公开揭发,也算是人心险恶的表现,可见他在争权夺位中,并非置身事外之人。
同时,先有大哥胤禔圈禁,后有太子再度被废,论年龄和资历,康熙众皇子中,继承康熙皇位,胤祉算是最适合人选了,在这种情况下,说胤祉还没一点念想、没一点运作,也不符合事实,他不自然地就成为了争夺皇位之战的一员。
当然,在雍正的诸兄弟中,胤祉算不得大奸大恶之人,雍正之所以将他圈禁到死,还是雍正不待见他,对这个兄长有所忌惮。兄长文才那么好,又有一帮清流围在周围,随时写点若隐若现的文章,出出含沙射影的书籍,这都会让雍正坐立不安的。
何况,作为雍正最喜欢的弟弟胤祥的丧礼上,他表现得极为散漫,因为胤祥对自己最忠,对这样一位忠贞兄弟的散漫,就是不忠的表现,这犯了雍正的忌,故永远圈禁,痛下杀手。
帝国的脸谱
雍正四年,已经坐稳了龙椅的雍正皇帝决定对八阿哥允禩下手。在此之前,他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三阿哥允祉跟老八有没有勾结。于是就有了一封允祉写给雍密折。在这份密折里面,允祉言辞恳切,表示自己对雍正绝无二心。如果雍正还不相信他,他愿意承受一切责罚。
主子如此决断以来,未曾降旨,是以允祉并不知晓。今将杀允禩之过落于我身,我情愿承受,主子说我是允禩同党,我也接受。主子圣明,且有上苍为鉴,我若捞取声名,与外人胡言乱语,即让我如允禩一样承受苦难。臣允祉乃一奴才,忝为人兄,竟敢如同主子之手足。主子如何想,谕旨如何言,我就如何遵照而行。此外再无他言。伏乞主子阅讫批还。若无主子圣明奇恩,我岂能存活至今。——雍正四年允祉密奏
不得不说,允祉的文笔确实好,几段话就把自己的责任摘得干干净净,还用近乎于乞求的语气在试探雍正。
后来雍正虽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但是雍正在允祉密折的朱批回复却让人感到耐人寻味。雍正说:圣祖爷在上,不是我故意怀疑你,而是三哥你原本就是一个善于说谎骗人的人。被你骗怕了,我要是不怀疑你,都对不起自己的智商。你要是故意骗我,就是对不起皇阿玛!行了,行了,我信任你了,希望不要再有下一次了。
皇考在天之灵,必有明鉴。此是朕一片苦心。只是阿哥原本善于说谎哄人,容忍一切异端,朕稔知此情,怀疑憎恶是实。朕若即称相信,实为欺骗上苍,尔若执意骗朕,即是悖逆于皇考。日月长久,试目以待!阿哥果能如此,不仅多有尔主子弟弟的好日子,朕之福份也才全备。身为亲兄,宜倍加谨恪。——雍正朱批回复
其实从雍正所批的那句『阿哥原本善于说谎哄人』中就可以看出,三阿哥允祉不是一个善茬子。至少雍正认为他不是善茬子!或许允祉在历史上真的是一个潜心治学,无心于皇位,无心于名利的人,但问题是
雍正对他不信任呀!胤祉,康熙皇帝的第三子,因此又被称呼为三阿哥或者三爷。他的文学和书法造诣是康熙儿子中是最高的,因而他被很多人误认为是一个书生形象。其实三阿哥的骑射本领也是很强悍的,他曾经在木兰秋猎时与康熙笔试骑射,两人不相上下。所以,胤祉是一个文物兼备的阿哥,康熙对他很喜爱。只不过他是庶出的,因此皇位的继承人轮不到他。
康熙三十七年,三阿哥被封为诚郡王,但是因为敏妃(十三阿哥的生母)过世,百日祭期内剃头,被康熙以不孝顺的罪名降贝勒。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胤祉因为检举揭发大阿哥胤褆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的企图,开始在夺嫡之中崭露头角。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复立胤礽为太子。胤祉因为平日与太子胤礽关系素来和睦,而博得了老爷子的好感。在太子胤礽复位后,胤祉也被一起晋封为和硕诚亲王。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康熙明确了不会再立太子。胤祉心领神会,开始专心著书。他所主持编修的《律历渊源》在两年后出版,康熙甚感欣慰。
从以上经历中可以看出,胤祉并不是一个单纯潜心治学的人,他所谓的潜心治学只是为了博得老爷子的青睐而已。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才是真正的老实人(一个不通汉学,一个身体有残疾)。
(胤祉的书法造诣之高)
既然有夺嫡之心,那么胤祉就不可能真正的潜心治学。在太子第二次被废之后,胤祉继位的可能性非常大(至少他认是)。因为他当时具有两个优势,这让他对皇位的觊觎之心就非常强烈了。
第一、文武兼备。当时能跟他竞争的对手只有雍正和老十四,雍正的骑射不如他,老十四的文学不如他;
第二、事实上的老大。在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褆都被永久圈禁后,康熙已无嫡子,胤祉是事实上的长子;
只不过胤祉后来因为孟光祖事件,给他的形象摸了黑,康熙为了保护他,也让他不要参与夺嫡。胤祉再次心领神会,主动的退出了夺嫡圈子。
雍正即位后,胤祉被改名为允祉。雍正对他很戒备,以他与废太子允礽关系密切为借口,将他发配到了遵化的东陵为康熙守陵。并且还伺机剥夺了他儿子弘晟的世子爵位,贬为闲散宗室。雍正的这一系列政治打击,要说允祉在私下里不牢骚,是不可能的。因此也就有了开头的那封密奏,允祉用豁出去的态度说:雍正你要想杀我,我也没法抵抗,你给我安罪名,我也愿意承受,无所谓,看开了。
后来允祉因为勒索贿赂和老十三之死缺少哀悼之情被雍正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并在幽禁处病死。(存疑)
纵观三阿哥的后半生,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命运看不开。按照汉人的规矩,皇位继承遵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就凭他比雍正年长,雍正就不可能放过他,因为他太碍眼碍事了。另一方面,三阿哥文武双全,并非是百无一用的书生。
当年老十四在西北打仗,后方协助康熙处理军务的就是老三。而且老三还明确的参与过夺嫡,雍正岂能放过他?雍正之所以先不动他,是因为雍正实在是太忙了,老八、老九、年羹尧、隆科多,这么多人要收拾,一时还顾不到老三。等到好不容易把这些人都收拾了,曾静的谣言又冒出来了。等到雍正把《大义觉迷录》发行天下后,再一扭头,原来角落里还留了一个碍眼的老三啊?然后老三就悲剧了。
最后再说两个跟三阿哥胤祉有关的记载:
记载一、胤祉的去世时间非常蹊跷。根据史料记载,三阿哥被幽死于雍正十年壬子闰五月十九日,而五阿哥胤祺也是死于雍正十年壬子闰五月十九日丑刻。老三和老五同一天死,这也太巧了吧???
记载二、三阿哥的孙女被乾隆指婚给了准格尔大汗。这个大汗是被清军俘虏的,据史料的记载,这个大汗叫达瓦齐,长的肥头大耳,一身的骚臭味,乾隆却让自己的堂侄女嫁给了这种人。
日惟向大池驱鹅鸭,浴其中以为乐而已。体极肥,面大于盘,腰腹十围,膻气不可近。
由于三阿哥是被幽禁致死的,所以他的十二个儿子都混的比较惨。继承爵位的大宗也只是不入八分辅国公,没有继承爵位的儿子则全部都是闲散宗室。
Mer86
三阿哥胤祉并非真的潜心学问,九子夺嫡里面就包括他,但其实也算是比较低调的一个,那为什么最后还是被雍正帝给圈禁了呢?这个得从三阿哥的经历说起。
胤祉是康熙帝的第三子,他生于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另外大阿哥胤禔生于康熙十一年,太子二阿哥胤礽生于康熙十三年,雍正帝生于康熙十七年,可见康熙帝的前面这四个阿哥年纪相差都不大。
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帝第一次征准噶尔,三阿哥与太子一同去看望康熙帝,但是太子表现不太好,康熙帝斥其没有忠孝之心,就让三阿哥与太子一起回京了。
康熙三十二年,曲阜的孔庙修成之后,康熙帝让三阿哥与四阿哥雍正帝一同去祭祀。之后,只要康熙帝有外出祭祀或者打猎的时候,都会把三阿哥带上,可见康熙帝还是蛮喜欢三阿哥的,毕竟三阿哥在文学和书法上面的水平不错。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再征准噶尔,三阿哥掌镶红旗大营。康熙三十七年,三阿哥被封为诚郡王,而大阿哥被封为直郡王,四阿哥雍正帝,八阿哥被封为贝勒,这是康熙帝第一封册封成年的皇子,这个也必然削弱了太子的实力。
康熙三十八年,三阿在敏妃的丧期内理发被处罚,被降为贝勒。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第一次废黜了太子,三阿哥与太子平时的关系比较好,就问三阿哥太子以前的所作所为,康熙帝说,胤祉虽然与太子的关系好,但是胤祉并没有怂恿太子平时作恶,所以此事与三阿哥无关。
三阿哥打听到大阿哥魇镇太子,就将此事向康熙做了汇报,大阿哥被圈禁。康熙四十八年,太子胤礽再次被立,三阿哥也被封为诚亲王,康熙五十一年,太子再次被废黜。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帝命三阿哥修《律历渊源》。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驾崩,雍正帝继位,雍正帝命三阿哥去守景陵。雍正六年,三阿哥向苏克济要钱,被人弹劾,雍正帝将他降为郡王,让他的儿子弘晟代他被圈禁。
雍正八年二月,三阿哥再晋为亲王。五月,在十三阿哥胤祥的丧礼上,三阿哥不仅迟到,而且表现出不伤心的样子,庄亲王胤禄等人弹劾他,三阿哥被圈禁,雍正十年,三阿哥去世,以郡王规格安葬。
历史简单说
康熙王朝的“九子夺嫡”恐怕是中国历史上争夺帝位最激烈的一个朝代。为了能在这场帝王争霸赛中脱颖而出,众阿哥使出浑身解数,其中用得最多的一项技能就是装,装与世无争,装能力超群。四阿哥胤禛就是在这场争夺战中装毫无野心,吃斋念佛,结果登上帝位。
三阿哥胤祉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也装,装高风亮节,平日从不关心政治,但是结果却穿帮了,不仅没被抬上高位,还落得被囚禁致死的凄凉下场。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有书君为大家做详细解释。
一、诬陷大阿哥不成,反被指责觊觎帝位,从而与帝位失之交臂。
三阿哥胤祉,平时为人和气,饱读诗书,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这样的人,对于看惯尔虞我诈的康熙帝来说,无疑是一股清流,因此康熙对他是宠爱有加。但是,因为太子事件,颠覆了康熙对胤祉的看法,并从此对胤祉冷淡起来,还将他剔除出皇位继承人的候选名单。
事情是这样的。二阿哥胤礽二度被废,三阿哥趁此大做文章,在康熙面前告状,是大阿哥胤禵对胤礽使用了“魇镇”之术,导致大阿哥做出失常行为,一向主张家庭和睦的康熙帝听闻,算是明白了胤祉平日的谦卑,原来都是假象,他也想搅动争帝这池春水,从而达到自己上位的目的。康熙帝当然不会如他所愿,并趁此断了他的帝王梦。
诬陷大阿哥不成,自己倒一头栽了下去,三阿哥称帝的梦算是断了。
二、因钻研文学反被雍正 拿住把柄,永生囚禁永安亭。
胤祉既然不能坐上龙椅,那就想着安分守己做个良民吧。胤祉本就喜爱读书,因此与一帮文臣走得很近,主持编撰了《律历渊源》等书,也为中国文学历史做了贡献。
然而在野蛮出身,崇尚文德的清朝,文采出众的胤祉太容易成为大家的眼中钉了。当雍正登基后,想方设法想除去胤祉,他让胤祉去为康熙守灵,不让他有机可乘。后胤祥薨逝,胤祉未按时到场,且面无悲色。这样一来,就给了雍正制裁他的理由。雍正将他幽禁于景山的永安亭,此生不得自由,直至去世。
由于胤祉没有看清自己的处境,还一个劲往雍正的“枪口”上撞,结果却将自己送上了被囚禁的不归路。
胤祉才能出众,只是智商欠佳,若他在称帝无望的情况下,能够安分守己,收敛锋芒,或许还能平安了此一生。但是,他却在没有看清当时形势的情况下,还一味好高骛远,不会投雍正所好,结果断送大好前程。
由此可见,学会审时度势是多么需要修炼的一项技能。一旦学会了,对自己一生都是有益无害的;学不会的话,那就最好本本分分,不要强出头了,否则坑的还是自己。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爱新觉罗·胤祉,康熙皇帝的第三子,据记载是文武兼备,非常受到康熙的喜爱,获封和硕诚亲王。雍正即位后对于三哥胤祉大肆排挤,将其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到死,就是胤祉的儿子弘晟都受到打击被监禁在宗人府。而雍正打击胤祉,就是因为胤祉在康熙末年的九龙夺嫡中参与的是很深的。胤祉给人一种好似不关心政治的感觉是因为他争位的手段不像老四、老八一样明显,但实际上他一直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1、史书上说胤祉从小不论是文学还是书法,甚至于骑射都是皇子中拔尖的,曾经和一向善于骑射的康熙比试过两人不分上下。胤祉真的无心皇位的话他绝对不会这么表现自己,因为皇室家族可不比普通人家,胤祉越突出受到康熙的表扬越会成为其他皇子攻击的目标,胤祉争取康熙关注、宠爱的行为只能说其有志于皇位。而胤祉也确实是康熙一直宠爱的皇子,爵位、财物让让不落于人后,每年康熙帝都会去他的王府举行家宴,这是难得的殊荣。
2、胤祉在“废太子事件”中参与的很深,总在关键时刻有所表现。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的时候,康熙找胤祉谈话询问太子往日的所作所为,之后胤祉晋封亲王;太子第二次被废的时候,胤祉得到了康熙的赏赐。而大阿哥被圈禁又是胤祉出的力,胤祉向康熙告发皇长子胤禔私下里阴谋魇镇太子胤礽。可以说大阿哥、二阿哥被除掉后,胤祉就是最年长的皇子了,这在皇位争夺中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3、胤祉在朝堂中是有自己的派系的,与老八胤禩拉拢高官朝臣不同,胤祉拉拢的是读书人、言官清流。胤祉主要负责的就是文化典籍的编纂工作,利用工作之机拉拢了一大批翰林院编修、御史、学者,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陈梦雷、杨文言、周昌言、李绂,说白了吧胤祉掌握了笔杆子,掌握了舆论。
4、胤祉的儿子弘晟受到康熙帝的宠爱不比雍正的儿子弘历差。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封弘晟为世子,俸禄与贝子相当;康熙六十年,康熙命令弘晟偕皇四子胤禛、皇十二子胤裪祭拜盛京三陵。
胤祉在皇位争夺中输给雍正,最终下场凄凉,很可能是性格原因,胤祉为人过于温和,做事瞻前顾后。而康熙末年大清王朝危机四伏,官员贪污腐败民怨沸腾,西北边患不断,国库亏空严重等等,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是一个坚韧果敢、心狠手辣的人物,因此为了延续清朝统治康熙选择了雍正继位。
当狗容易做人难
我们先说一下“老三”的结局,在来看看他为什么有如此悲剧。
雍正即皇位,命胤祉守灵。雍正八年,被夺爵、囚禁。雍正十年,去世,以郡王礼葬。
爱新觉罗·胤祉,康熙第三子,其母为荣妃马佳氏,出身一般,但是在生育方面却十分“高产”,胤祉是她所生育的第六个孩子,第五个男孩,前面四个哥哥都夭折,胤祉才成为了皇三子,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可想而知如果她生育的前几个孩子都在,那么马佳氏在宫中的地位将是何等的荣耀。
胤祉自幼品学兼优,算是那种被家长非常喜欢的孩子,而他也一直潜心学问好似与世无争,确实当时皇位已经有了明确的继承人,太子胤礽的地位在初始阶段还是比较稳固的,所以胤祉基本看不到希望。
但是当机会出现后,那个“天下之主”的位置太过吸引人,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废,看似清心寡欲的老三却干了一件非常
毒辣的事情,他向康熙告发了大阿哥使用巫术谋害太子胤礽的事情。此事不仅扫除了大阿哥这个障碍,而且自己一跃成为名义上的“老大”。虽然自己在皇位的继承顺位上比较占据优势,但是四阿哥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老三”只得认命,但他没想到“老四”是个如此狠毒之人,自己想安心当个王爷都不可能,参与“九子夺嫡”的除了雍正的死党“老十三”,没有一个善终。
“老三”被囚禁致死,不需要理由,因为他是雍正的三哥,他也是“九子夺嫡”中的一子,至于犯了哪条法律,那只是个借口而已,只有将他们都除掉,“四爷”心里才能彻底踏实。
一点点历史
一村文艺
向敬之
著名的九子夺嫡中,就有皇三子胤祉暗结亲信,自成集团,是为三爷党。
胤祉有学问是真,不问政治是假。
胤祉文武兼备,文学造诣和书法水平皆为杰出,备受康熙喜爱。而且,他是一个射箭高手,康熙三十一年扈驾出塞围猎时,曾康熙比试,不分上下。
康熙以武力征服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三征准噶尔,成为一位武功卓著的皇帝。同时,雄才大略的他要以文治彰显盛世,于是胤祉身兼大任,主持编纂了煌煌万卷书《古今图书集成》,及集律吕、历法和演算法于一书的天文数学乐理丛书《律历渊源》。
盛世修典是费钱的,俭约治国的雍正不好这个,但这却是胤祉在康熙末年有资格夺嫡的资本。他与太子胤礽关系和睦,博得康熙欣慰。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复立胤礽为储,将胤祉和老四胤禛、老五胤祺同时晋为和硕亲王。
胤祺虽曾率领正黄旗大营随康熙出征噶尔丹,但他不好政治,构不成对胤禛的威胁。而胤祉深得康熙看重,又与胤礽关系深厚,甚为胤禛忌讳。
诚亲王胤祉是康熙驾崩的见证人,作为雍正的兄长,却不但没有成为总理事务大臣,而且在第一时间以允祉与废太子向来亲睦为由,被发配到马兰峪为康熙守陵。
《雍正王朝》允祉畏惧雍正天威,对皇帝弟弟也自称起了“臣弟”
如此贬黜,雍正却没有放过对允祉的惩罚,而是以其向苏克济索要贿赂,私下发牢骚,对怡亲王允祥之死迟到、缺少哀悼之情,严厉地责备其无人臣礼,议罪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至雍正十年闰五月病逝于禁所。
雍正为何要如此惩罚允祉,他的解释是“其才甚属可用,而其心又不得不置而不用”,“朕止此一兄。朕兄弟如允祉者何限?皆欲激朕治其罪,其心诚不可喻。良亦朕不能感化所致,未可谓尽若辈之罪也”。
他们的异母十六弟允禄却说:允祉乖张不孝,暱近陈梦雷、周昌言,祈禳镇魇,与阿其那、塞思黑、允䄉交相党附。其子弘晟凶顽狂纵,助父为恶,仅予禁锢,而允祉衔恨怨怼。怡亲王忠孝性成,胤祉心怀嫉忌,并不恳请持服,王府齐集,迟至早散,背理蔑伦,当削爵。
允禄能在雍正朝扶摇直上,最后成为雍正遗命的乾隆总理事务大臣,无疑善于站队和附和,给雍正打击兄弟摇旗呐喊。他也是一个颇有建树的文化人,只是出生得晚,没有得到父皇康熙的重视,却被异母兄雍正即位后,命继嗣皇太极孙、和硕庄靖亲王博果铎,而成为了新的庄亲王,但文化贡献和水平还是不济允祉的,不免有嫉妒恨。
以礼观书
爱新觉罗·胤祉是清圣祖(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的第三子,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的异母兄长。在康熙帝的众多皇子里面,胤祉无论是文学还是书法,或是骑射,都表现得极为突出。论文学,胤祉被康熙派去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可见他有相当的学术功底;论书法,胤祉写的字相当漂亮,一直得到康熙的称赞;论骑射,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胤祉陪同康熙出塞围猎时,胤祉曾经和一向善于骑射的康熙比试过,两人不分上下(估计还是胤祉为父皇留点面子,故意让的)。
但学问好的人未必能成为政治家,就如出色的政治家未必就才高八斗一个道理,胤祉这个人,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野心,他对政治也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只是潜心他的学问。但是,作为年长的皇子,康熙还是有必要让去他历炼一下。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曲阜孔庙修建完成,康熙帝命他和皇四子胤禛一起前去祭祀,这是胤祉参加的规模较大的文化祭祀活动,当时胤祉只有十七岁,而胤禛也才十六岁。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对于众皇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康熙再次亲征噶尔丹,除了太子胤礽留守京师外,其他年长的皇子全部随同出征,二十岁的胤祉奉命掌管镶红旗大营。在击败噶尔丹势力后,康熙帝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第一次册封诸成年皇子,胤祉被封为诚郡王。 但就在第二年,政治上很幼稚的胤祉做了一件傻事,以至于受到康熙的严厉处罚。原来,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十三阿哥胤祥的母亲敏妃章佳氏不幸病故。按当时的丧制,母妃去世,皇子们在一百天内不得剃发,但胤祉不知何故,竟在敏妃之丧未满百曰就剃发。康熙知道后十分生气,胤祉因为此事被降为贝勒,王府里自长史以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帝第一次废黜太子胤礽,康熙帝因为皇三子胤祉与太子胤礽素来关系亲密,召他到驾前询问太子往日的所作所为,事后康熙帝说:“胤祉与胤礽往日虽然关系好,然而却未怂恿胤礽为恶,所以不加罪于他。”可见康熙帝对胤祉还是很信任的。
后来因为皇长子胤褆向康熙提议说由他背负骂名,替父皇将废太子胤礽处死,惹得病中的康熙暴跳如雷,由此一些皇子也被圈禁起来。
在拘禁的时候,胤祉向康熙检举揭发了胤褆买通蒙古喇嘛巴汉格隆,使用“魇胜”巫术谋害太子胤礽的事情,一举结束了胤褆的政治生命。康熙病重的时候,因当时皇长子胤褆和皇次子胤礽都被圈禁,胤祉成了家中长子,而倔强的康熙又不肯就医用药,胤祉便和皇四子胤禛、五子胤祺及七子胤祐,还有胤祉的同母姐姐二公主,他们一起痛哭陈请,为康熙冒死择医,精心照顾病中的父亲。这一点,让康熙感到很欣慰。
在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决定复立胤礽为太子,皇三子胤祉、四子胤禛和五子胤祺则同时被封为亲王。康熙还颇动感情的说:“自去年九月不幸事出多端,朕深怀愧愤,以致心神损耗,形容憔悴。其他人不过寻常虚语,别无良法。惟贝勒胤祉、胤禛特至朕前痛哭陈请:‘皇父圣容如此清减,不令医人诊视,进用药饵,徒自面前耽延,万国何所依赖!臣等虽不知医理,愿冒死择医,令其日加调治。’” 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太子胤礽再度被废后,康熙对胤祉更加信任,父子关系也相当不错,康熙每年都会去胤祉的私家花园参观一次到两次,和胤祉的家人喝喝酒,聊聊家常。当时能请得动老爷子的,除了胤祉外,也只有皇四子胤禛了。 但奇怪的是,胤祉虽然文化素质高,且文武双全,但康熙似乎并不看好他在政治上的前途。在康熙的眼里,胤祉虽然聪明,但似乎缺乏一种政治家的魄力,而这也许是胤祉的性格至柔所决定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胤祉其实也是觊觎大位的,只不过不像其他皇子的样咄咄逼人罢了, “孟光祖事件”就是明证。孟光祖是胤祉府上的人,在康熙末年,也就是胤祉最受康熙青睐的时候,曾经打着胤祉的名号,到地方各省如陕西、四川、江西、广西等地活动。按当时的制度,皇子及其属人离开京师的话,等需要批准登记;而孟光祖在地方上行走应当具有勘合(相当于介绍信),地方官府才能给予接待,但孟光祖虽然没有任何证明文件,在各省间依旧是通行无阻,这要是没有地方官员的配合是做不到的。虽然最后康熙只是将孟光祖处死了事,并没有追究胤祉的责任,但这件事却为日后留下了隐患,胤禛继位后连胤祉也一块提防。
雍正帝即位之后,除了十弟和十三弟,对其他的兄弟均下了狠手,包括自己的二哥和亲生弟弟老十四。雍正继位坐稳根基后,对八阿哥削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狗的意思)。对九阿哥更是革去其黄带子,削除宗籍。并定罪状二十八条,并被改名“塞思黑”(讨厌鬼的意思)。连逐渐退出朝政,一门心思编书的胤祉也受到了牵连。毕竟他也是兄长,雍正不得不防。就以“胤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打发到遵化为康熙守陵。而胤祉觉得亲王不该受到这种待遇,心里不痛快,免不了发些牢骚。结果被雍正知道后,被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