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徽大合肥正式崛起!合肥科研實力僅次於京滬!

安徽3市簽約世界級經濟圈!合肥科研實力僅次京滬!或投入百億級項目!合肥人去上海、杭州只要1.5小時!

合肥、蕪湖、宣傳納入G60科創走廊

2018長三角工業互聯網峰會暨G60科創走廊工業互聯網協同創新工程啟動大會在上海舉行,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長三角區域成員、G60科創走廊九城市成員以及製造業、信息通信業、互聯網等相關領域專家、代表近千人參會。

顯示原圖

大安徽大合肥正式崛起!合肥科研實力僅次於京滬!

G60科創走廊沿線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城鎮化水平最高的區域之一。

G60科創走廊包括:上海、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等9個城市,覆蓋面積約7.62萬平方公里。

什麼是G60科創走廊?

大安徽大合肥正式崛起!合肥科研實力僅次於京滬!

2016年5月,上海市松江區提出建設G60上海松江科創走廊,即G60科創走廊1.0版。

2017年7月,松江區與杭州市、嘉興市合作建設滬嘉杭G60科創走廊,即G60科創走廊2.0版。

大安徽大合肥正式崛起!合肥科研實力僅次於京滬!

合肥1.5小時直通上海、杭州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海作為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作為副中心城市,之間的高鐵來往已經相當密集,但是運量還不夠,節假日一票難求的局面市場發生。

但是未來長三角城市群中,將有多條高鐵穿其而過。

大安徽大合肥正式崛起!合肥科研實力僅次於京滬!

未來在這幾個中心城市之間在建鐵路有:商合杭高鐵,北沿江高鐵,滬蘇湖高鐵,合安九高鐵,杭黃高鐵,已規劃待建鐵路有,南沿江高鐵,蕪常城際,巢馬城際。

大安徽大合肥正式崛起!合肥科研實力僅次於京滬!

其中大部分線路都與合肥有關係。

目前合肥到上海線路:合肥-南京-鎮江-常熟-無錫-蘇州-上海

線路1:合肥-巢湖-蕪湖-宣城-湖州-上海(商合杭高鐵)

線路2:合肥-滁州-南京-揚州-泰州-南通-上海(北沿江高鐵)

線路3:合肥-巢湖-馬鞍山-南京-張家港-太倉(南沿江高鐵)

線路4:合肥-巢湖-蕪湖-常熟-張家港-太倉(商合杭高鐵+蕪常城際+南沿江高鐵)

大安徽大合肥正式崛起!合肥科研實力僅次於京滬!

未來合肥去中心城市居然這麼方便。

1小時以內:蕪湖-巢湖-合肥,蕪湖-馬鞍山-南京,蕪湖-常熟,蕪湖-宣城-湖州,蕪湖-安慶,蕪湖-南京-揚州;

而杭州上海幾乎在1.5小時以內即可到達。

今年,《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印發。《規劃》指出,建設若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規劃》稱,在北京、上海、合肥等設施相對集聚的區域,建設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設施水平先進、多學科交叉融合、高端人才和機構匯聚、科研環境自由開放、運行機制靈活有效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此前的1月10日,安徽省發改委已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已正式獲批,成為繼上海之後第二個獲批的城市。

為什麼是合肥?

大安徽大合肥正式崛起!合肥科研實力僅次於京滬!

合肥是一匹科技黑馬

合肥市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預計2016年全市生產總值6200億元、增長10%左右;

財政收入完成1114.1億元、增長11.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萬億大關。

在科技創新方面,2016年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批建設;同時,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京滬幹線”合肥至上海段率先開通。

另外,新型顯示、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也在逐年增加。

武漢市政府一位官方人士告訴記者,武漢本次沒有申報,但不可否認,合肥的科技實力算是近年的一匹黑馬,這得益於中科大和中科院支撐,在量子信息以及人工智能方面,都有不錯的成果。

“如果落地,國家投入很可能是百億級,長遠看對提高科技競爭地位非常重要。”上述人士說。

2020年中心基本建成

安徽省發改委稱,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獲批後,信息網絡互聯互通的天地一體化信息中心、能治療癌症的離子醫學中心、有“超級顯微鏡”之稱的先進光源裝置,都有望落戶合肥。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資本市場最熱的量子通信領域,最受矚目的科研團隊就是來自合肥的中科大團隊。

另外合肥在當下另一個科技熱點人工智能領域也有黑馬,在2016年的錘子產品發佈會上,訊飛語音輸入法名聲大噪,很多人知道了合肥高新區的科大訊飛。

目前,合肥各類研發機構達1000多家。其中,除量子通信研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智能語音、磁約束核聚變、功能材料等領域也具有重要的國際影響力。

合肥發改委一位博士表示,合肥本身是個科教城市,以中科大為主導的一系列科研基地對合肥的產業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持作用,一些大科學裝置和研究在全國都是領先的。

整體來講,合肥有一個比較好的基礎,據2012、2013年兩年英國《自然》雜誌數據顯示,合肥基礎科研實力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北京、上海。

安徽省發改委主任張韶春在接受安徽媒體採訪時透露,接下來將首先成立理事會,制定相關章程,設立管理部門,建立推進機制和管理制度。同時,推進新建大科學裝置的開工建設,在科研管理、高端創新人才引進、科研人員激勵機制等方面也會進行探索。

張韶春介紹,按照計劃,到2020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基本建成。

安徽省經濟研究院區域所所長徐振宇認為,安徽合肥等地區還需要爭取國家長遠一些的規劃,比如量子通信領域這類跨時代的科研領域。

合肥GDP增速全國第一

2018年上半年全國經濟數據顯示

合肥經濟增速以絕對優勢,穩坐全國第一!

趕超北京、上海!

大安徽大合肥正式崛起!合肥科研實力僅次於京滬!

合肥GDP達到3410億元,以17.75%的增速位居全國第一。

且相較於去年同期,合肥也以5.28%的經濟增幅再次拿下全國第一,兩項數據,均以絕對優勢遙遙領先。

大安徽大合肥正式崛起!合肥科研實力僅次於京滬!

而縱觀榜單中36個城市,僅有10個城市的經濟增速快於2017年上半年。

這意味著上半年全國大部分城市經濟增速放緩,經濟形勢不如去年。

在此大背景下,合肥經濟發展卻不退反進,更見其可貴!

長三角是一個富裕的經濟圈,

不用說橋頭堡大上海,

也不用說GDP總量第一第二的江浙,

合肥的發展尤為迅猛,

十年之間超越了八個省會城市,

而且未來國家級交通樞紐在合肥佈局,

國家科學中心的落戶,

內陸開發新高地的部署,

這些都是合肥騰飛的籌碼,

未來合肥將是長三角地區最大的黑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