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一层棉」有什么科学道理?

笨笨地飞


你好,关于这个问题,我来试着回答一下。

其实,“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一层棉”应该是一句民间谚语,说它有科学道理没有,肯定是有的。因为它作为一条千百年来老祖宗留传下来的养生箴言,一定有它的意义所在。不过,它的道理大多都是古人多年来观察气候变化的生活经验演化而来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句民谚的主要意思:

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应该这样解释的:秋季是一个由夏到冬的过渡季节,每当进入秋季之后,天气的变化就非常明显。可能我们都能感觉到,在秋天里每下一场雨,都会添几份凉意;而随着一场又场的秋雨降落,我们所感受的气温也越来越低,那么随着气温的不断降,人们便会迫不得已的就会添加衣物。

“一场秋雨一场寒”

进入秋季后,天气变化非常明显,一股股的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南下进入我国大部分地区,所以“立秋”之后的夜间,会明显地感觉到凉意袭来;而当这股冷空气和南方正在逐渐衰退的暖湿空气相遇之后,便形成了“雨水”;而每一次的雨水下降,温度也会随之降低。并且,这个时候的太阳直射光线,会逐渐向南方移动,因此照射在北半球的光和热,也会一天天的减少,这样一来就有利于北方冷空气积累增强,那么也会给我们带来气温下降的变化。随着冷空气的多南下,并与江淮地区辐合交汇,就形成了“秋雨”;每当北方冷空气南下,并在江淮一带与暖气团产生交汇,就会带来一场秋雨、一阵秋风,从百造成一次降温。这时夏天早已一去不返了,大约几场秋雨过后,就是秋尽冬始了,人们也就需要加衣御寒了。

其实,关于“秋雨”的“雨水”,有条“雨线”,其约状况是这样的:大概是在7月的时候,它位于北纬25度—30度之间,“雨带”就在黄河流域;到了8月初的时候,“雨线”会北跳到北纬30度及以北的地区,这时“雨带”会出现在华北、东北等北部地区;而到了8月底9月初的时候,它又会变为“副高”的状态而南退的25纬度附近,这时就出现了“华西秋雨”。

上述这就是“一场秋雨一场寒”的道理,再说一下“十场秋雨便穿棉”:

所谓“十场秋雨穿上棉”,这种说法只是形容十场秋雨后,天气已经比较寒冷了。所以它并不是说下了“十场秋雨”之后,人们就一定要穿棉衣了;而是表示秋天即将走到尽头,冬天也就要来临了,人们就需要穿上防寒的衣服了。那么,究竟何时穿棉衣,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还要看各地具体的气候情况以及自身的素质条件来说的。但是,早些做好充分准备,适时保暖,以防受寒,还是有必要的。这也算是古人对我们的提醒与忠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