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经验看银行资管业务转型

从国际经验看银行资管业务转型

我国居民收入仍然将保持稳健的增长,商业银行资管业务仍然面临着发展机遇。资管新规等监管政策的出台也将使得商业银行资管业务更加规范化发展

资管行业的国际经验

国际上资管行业涉及的机构类型较多,既有专业从事投资管理的机构,如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也有非专业投资管理的机构,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等。笔者查阅了诸多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资料,发现目前国际资管行业缺乏较为全面和权威的排名。目前来看,彭博资讯中的数据更新较为及时,因此笔者根据彭博资讯中的数据对美国、英国、加拿大和德国的资管机构进行了整理分析。

美国资管行业机构分布

美国排名前20的资管机构中商业银行共有5家,管理规模合计8.48万亿美元,占前20名资管机构管理规模总额的32.4%;投资管理机构11家,管理规模合计13.39万亿美元,占前20名资管机构管理规模总额的51.2%;投资银行2家,管理规模合计1.98万亿美元,占前20名资管机构管理规模总额的7.6%。除以上三类机构外,分别还有一家信托公司和一家保险公司上榜。

从国际经验看银行资管业务转型

可见在美国,虽然以贝莱德为首的专业投资管理公司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51.2%),但是商业银行仍然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在进入前20大资管机构的商业银行中,既有专业性商业银行,如道富银行,也有全能性商业银行,如摩根大通银行、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

英国资管行业机构分布

英国排名前20的资管机构中商业银行共有2家,管理规模合计9686亿美元,占前20名资管机构管理规模总额的18%;投资管理机构14家,管理规模合计2.56万亿美元,占前20名资管机构管理规模总额的49%;保险公司4家,管理规模合计1.74万亿美元,占前20名资管机构管理规模总额的33%。

从国际经验看银行资管业务转型

与美国一样,英国专业投资管理公司占据了资管行业的主要地位,但与美国不同的是,英国保险公司在资管行业中占比较高。在传统商业银行方面,汇丰银行仍然维持着较大的管理规模和较高的市场排名。其余商业银行除苏格兰皇家银行外,在前20名管理机构中均不见踪影。

加拿大和德国资管行业机构分布

加拿大和德国的资管行业情况较为类似。在两国资管市场中,保险公司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其中加拿大更为明显,以永明金融集团为首的保险公司占据了该国排名前三的位置。德国市场中,保险公司占比较商业银行略高。德国保险巨头安联占据市场排名的第一,商业银行巨头德意志银行占据第二的位置。与美国和英国不同的是,加拿大和德国专业投资管理机构管理资产规模明显偏小。

从国际经验看银行资管业务转型

从四国资管行业格局看,国际资管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美国、英国由于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较为发达,资管市场份额的一大部分由专业投资管理机构占据。德国和加拿大两国保险行业较为发达,保险公司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但也必须看到,即使在美国这样专业投资机构最为发达的市场中,前20大的管理机构中也有5家商业银行上榜,可见优秀的商业银行仍然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资管行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商业银行资管业务的发展模式

国外商业银行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资管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以汇丰银行为例,该行的竞争优势主要通过丰富的产品类型和优质的客户服务实现。

汇丰银行的理财产品形态以净值型或挂钩型为主,产品涵盖股票、外汇、结构性产品、单位信托基金和债券五大类,其中较有特色的是结构性产品和单位信托基金。汇丰结构性产品众多,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风险和资产偏好,为客户提供多种挂钩资产、投资期限和不同保本程度的产品。单位信托基金方面,汇丰通过创设产品使得客户可以通过基金参与全球各地各种多元化的投资项目。

汇丰银行的理财服务品质较为突出。汇丰具有一套标准服务流程并可以根据需要提供定制化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包括三个步骤:了解客户、投资决策及投资调整。首先是了解客户。每位客户都由一名客户经理为其提供服务。客户经理全面了解客户,做好与客户的日常沟通,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在开始为客户提供服务前,客户经理会对客户进行风险测评,充分了解客户投资偏好。其次是投资决策。汇丰通常选择在某一资产领域业绩突出的投资经理来管理,或者购买这些投资经理管理的基金。最后,投资调整。由客户经理和投资经理根据客户的家庭情况、财务状况和投资目标的变化,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相应地调整投资方案。汇丰的定制化服务首先体现在客户划分标准的多元化上。收入来源、从事职业、家庭背景和年龄都可以成为客户分类的依据,而并非像国内商业银行一样,简单以资产规模为标准。其次体现在以客户为中心上。汇丰采取开放式产品架构,在为客户设计投资方案时,不局限于选择汇丰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还选择外部可获得的最佳产品。这一开放式的架构设计既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又通过竞争提升了汇丰内部的资产管理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资管业务转型

资管新规已经正式推出,我国商业银行资管业务面临的转型压力越来越紧迫。结合资管新规和国际资管行业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资管业务转型发展需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加快产品形态和盈利模式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仍然以预期收益率型产品为主。预期收益率产品的运作主要依托于理财资金池。理财资金池的运作给商业银行乃至金融系统运行带来了较大的风险,也不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理财产品形态转型为净值型或挂钩型是必然趋势。随着产品形态的变化,银行资管的盈利模式也将从原来预期收益率模式下的利差收入转变为净值型模式下的管理费收入。虽然变化巨大,短期内可能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从国外经验看,优秀的净值型和挂钩型产品同样也能给银行带来较为丰厚的利润。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客户多数风险偏好较低,新产品形态的客户接受程度仍然需要时间检验。加快产品形态和盈利模式转变,开发低风险策略产品,让新产品尽快接受客户的选择,才能为商业银行资管转型赢得时间。

第二,提升投资研究和主动管理能力。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形态转变为净值型之后,投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净值表现是维系客户最好的工具。目前商业银行在股票、股权甚至债券等资产上的投研能力与券商、基金等机构均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产品净值化之后,客户能够更为便捷地比较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产品优劣。银行面临客户“用脚投票”的压力增大。没有好的投研能力,就没有好的净值表现,商业银行在资管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会面临丧失的威胁。

第三,加快产品销售体系转型。资管新规对资管产品投资者进行了明确区分,银行理财销售的适当性管理显得尤为突出。银行亟须加快合格投资者培育,挖掘长期限产品的客户,确保负债端与资产端的期限匹配。另外,银行面临的低风险客户群体风险偏好短期内难以改变。未来产品转型为净值型,银行短期内可能将面临客户难以接受新产品的情况。银行的理财销售体系需尽快转型以适应产品净值化的要求。

第四,加强资管业务风险管理能力建设。资管新规明确了银行理财“刚兑”行为的认定和处罚措施。商业银行资管未来的趋势是要打破“刚兑”,在此情况下,风险管理的作用不是弱化了而是越发重要了。打破刚兑的发生不仅会给银行带来财务、声誉的损失,更会导致客户流失。更为重要的是,未来银行理财资金池运营模式被打破以后,原有一些腾挪弥补风险的措施也将随之消失,真正风险管理的作用将显得更为突出。

第五,提升资管业务综合服务能力。理财产品收益率并非评判资管能力的唯一标准。综合服务也是维系客户的重要工具。从国外资管行业看,商业银行之所以能够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商业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的服务。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广阔,社会资源丰富,相较于其他机构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此在提升投资能力的同时,提升服务能力不失为一种差异化竞争策略。

我国居民收入仍然将保持稳健的增长,商业银行资管业务仍然面临着发展机遇。资管新规等监管政策的出台也将使得商业银行资管业务更加规范化发展。虽然未来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转型压力,但是从国际资管行业实践来看,只要练好内功,提升资管综合能力,优秀的商业银行依然可以在资管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姜豪 来源: 《中国金融》2018年第10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