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唐代汉服——面料篇

唐诗中的唐代汉服——面料篇

在唐代,大家都是用什么料子制作衣服的呢?是棉麻??不不不,其实在唐代面料中, 最为重要的是丝织品,其次还有麻葛织品、毛皮等。

锦:

丝织品种中最为绚丽多彩的当属织锦。锦以真丝为原料, 织前将经纬丝染成颜色,织出各种图纹. 采用颜色在两种以上, 多者达数十种。

锦的品种甚多, 有以地区命名的蜀锦, 如“东风雨洗顺阳川, 蜀锦花开绿草田”( 窦巩《南阳道中作》) ; 有以色彩命名的绯红锦、白地锦等, 如“昨日春风源上路, 可怜红锦枉抛泥”( 徐凝《春雨》) ; 也有以织物特点命名的大张锦、软锦等, 如“风头向夜利如刀,赖此 温炉软锦袍”( 白居 易《房家夜宴喜雪, 戏赠主人》)。

唐诗中的唐代汉服——面料篇

绫:

以越州缭绫最为著名的绫,白居易《缭绫》写到:“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是说缭绫比罗、绡、绮、缯、帛更精美。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不仅织有精美图文,而且质地轻柔似烟雪。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不仅要织图文还要染色。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绫会根据角度不同展现变换的光感色调。可见绫的工艺之高。

唐诗中的唐代汉服——面料篇

罗、纱:

一种轻薄的丝织物,“薄罗轻剪越溪纹”“绣罗衣裳照暮春”“薄罗衫子透肌肤”,从诗句中恍惚看见唐代女子身着轻薄的罗衫,透着健康的肌肤,展现不同于其他时代的健康与开放。

唐诗中的唐代汉服——面料篇

毛皮: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首诗是大家学生时代必背的,一定不陌生啦!里面的“千金裘”,指的便是动物毛皮制作的衣物。

麻、葛织物:

麻和葛是中国古老的织物材料, “小姑织白纻,未解将人语”(白居易《湖边采莲花赋》),葛布“葛丝茸茸春雪体,深涧择泉清处洗。殷勤十指蚕吐丝,当窗袅袅声高机。”(鲍溶《采葛行》)

唐诗中的唐代汉服——面料篇

棉:

唐代的木棉只在岭南一带偏远地区有种植,棉布产量非常稀少,称为桂布“桂布白似雪,吴锦软如云”(白居易《新制布裘》)。也因为产量极少,在唐朝用它制作的衣服也是极少见的。追求还原唐朝真实风貌的汉服爱好者可以不考虑棉布,多用丝织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