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廷宁愿亡国,也不“立宪”?

楚子牛


如果慈禧知道自己死后还不到二十年,坟头被人刨了,棺椁被人劈了,嘴里含的夜明珠被人抠了,就连尸体也被人糟蹋了。她会反省自己在立宪变法方面的拖沓吗?

不要做梦了,不会的!她一定会先让侍卫砍了李鸿章和袁世凯的脑袋,然后指着他俩的尸体骂道:老娘是不是太给你们汉人实权派面子了!



纵观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改革,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就是权力的重新分配!进步的改革方式是放权,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红利;反面的改革方式是收权,把权力抓到少部分人的手里。晚清所谓的预备立宪,就是后者。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太平天国战争和洋务运动之后,以慈禧为代表的满清当局为维系其统治,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让出了相当多的权力给汉人中的精英官僚。这种现象是不符合满洲祖制的!回想当年豪格和多尔衮争夺皇位的时候,范文程、洪承畴这种汉人官员,他们有参加讨论的权力么?汉人就是家奴而已,不要蹬鼻子上脸。然而到了晚清,汉人已经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人了。比如慈禧还询问过李鸿章,废掉光绪你同意不同意?李鸿章表示,不同意!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慈禧要各省派兵勤王,结果东南各省督抚又是各种理由不去。



经过八国联军这么一闹,维持大清统治,控制大清军队的人都是汉人了。汉人官员的权力也可以跟满洲贵族掰腕子了。慈禧也知道这不符合满洲祖制的,但是她当时也没有办法,只能默许这种现象的存在。

当年慈禧放权给汉人,是因为满人没有控制江山的能力,只能依靠汉人帮她管理。而且更重要的是,曾、李、左、胡、张,这些汉人的精英还算是比较维护满人的统治地位的,所以满汉关系还比较融洽。当时,袁世凯和张之洞提了一些比较好的建议,比如废止科举、编练新军、倡导工商、兴办学堂、改革官制、革新律法等等,慈禧都采纳了。

然而在改革加深,当立宪要涉及到一些利益核心时,比如是否以立宪体制下的责任内阁制代替君主专制时,满洲亲贵们便立刻露出其狰狞面孔,原形毕露!载沣甚至在朝会讨论时掏出手枪,打算直接毙了当时力倡责任内阁制的袁世凯。虽然最后载沣没敢真的杀袁世凯,但也借着袁世凯实力大这个借口,请求慈禧罢了袁世凯很多的职务。

1906年,袁世凯被迫交出北洋四镇兵权,辞去各项兼差,仅保留两镇;

1907年,袁世凯被削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职务,明升暗降为军机大臣和外务尚书。

这也就是说,像载沣、载振、载泽这些满洲的少壮派,他们理解的立宪,和袁世凯等人的立宪,在理念上是不一样的!



因为满洲贵族想搞的君主立宪制,是建立在满洲人为统治者的基础之上的。慈禧老太婆的威信太高了,她镇得住所有人!而且她在平衡各方势力利益诉求方面很老道。换而言之,袁世凯这些人在慈禧面前是不敢造次的。哪怕大清真的立宪了,也只是个形象工程,堵住国内外势力的嘴而已,并不是真正要搞君主立宪。袁世凯甚至扬言,多等几年也没有关系。老太太一死,他就搞真正的立宪

当然了,慈禧老太婆也不傻。她在临死前颁布了一部宪法大纲,目的就是要帮助载沣这些满洲亲贵少壮派集权。因为老太婆很清楚,载沣这些人太年轻了,根本就没有老谋深算的政治手腕。如果等自己死了,他们不是袁世凯的对手。所以慈禧颁布的宪法大纲,实际上就是把立宪的主动权再抢回来!由满洲人负责主持立宪,汉人通通滚一边去。

于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了……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一日(1908年8月27日),中国晚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也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钦定宪法大纲

这部宪法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参考了立宪国家中最保守的《日本帝国宪法》制定,并且还删去了日本宪法中限制君权的有关条款

。说白了,这就是一部为满洲贵族集权的宪法。

事实上载沣这些人是留过洋的,并不是一群土包子。但是他们对国外的了解,只限于皮毛水平。比如德国、日本的二元立宪君主制,载沣就非常欣赏。他觉得人家的皇帝搞立宪,没有失去权力。就以为搞立宪、搞新政,就可以集权,把几十年前被迫分割给汉人的权利再收回来

然而他的这种立宪动机,跟汉人官员所想象的立宪是不一样的!虽然说都是立宪,但是汉人官员的立宪,是继续分割满洲贵族的权力;而载沣等人的立宪,是剥夺汉人官员的权力。这一左一右,截然相反的政治主张,就导致了晚清时期的立宪改革,虽名为立宪,然实为争权夺利。



在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后,慈禧老太婆一命呜呼了。溥仪继位,载沣成为摄政王。他立刻伙同了几个满洲亲贵,欲致袁世凯于死地,进而收取整个北洋军权。张之洞等汉人大臣因唇亡齿寒,竭力阻止,方才让袁世凯留得一命,回项城老家钓鱼去了。

这个时候的满洲少壮派想的不是立宪,而是怎么通过立宪来达到集权的目的。罢免袁世凯只是第一步,接着要收回兵权。比如载沣就自封为陆海军大元帅,名义上成为全国总司令;任用满人荫昌为陆军大臣,将北京附近各省的新军指挥权收归中央;再令满人载泽、毓朗、善耆等掌管新军军权;派自己弟弟载洵为海军部大臣;下令编练禁卫军为自己亲军,另一弟弟载涛为军谘府大臣,统领禁军;设立专收满人的贵胄学堂,培养八旗自己的军事人材,又大肆调换地方督抚,以满人和汉军旗人取代普通汉人官员。

当载沣忙完了这一切后,他认为权力已经集于满人之手了,于是他在不顾汉人官员、立宪派的强烈反对下,搞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皇族内阁



这个所谓的内阁,虽然名为责任内阁,但实际上还是新瓶装旧酒。在十三名内阁名单中,庆亲王奕劻为首相,满臣那桐、汉臣徐世昌为副相;十部尚书中,仅仅皇族宗室就有善耆、载泽、载洵、绍昌、溥伦、寿耆六人,加上满臣荫昌,而真正的汉臣只有梁敦彦、唐景崇、盛宣怀三人。这不仅仅是打了汉人官员的脸,甚至连立宪派的脸也打了!立宪派和汉人官员都傻眼了,这场立宪,看来完完全全就是一场闹剧。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闹剧!

因为晚清时期的汉人官员,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成为实权派了,他们想要争取更大的权力,立宪是一个很好的手段;而满人呢?他们也想恢复祖宗的荣耀,也想揽权。这就导致汉人和满人虽然都打着立宪的旗号,但双方的目的都是让对方把权力交出来。这就产生了利益上的斗争。

从汉人的角度来说,自己已经掌权了,何来再把权力交回去的道理?从满人的立场来说,汉人是奴才已经快三百块年了,现在想翻身做主人?做梦吧!

于是,在载沣等人一系列的集权作死后,汉人爆发了。首先是汉人精英对清廷的幻想彻底破灭,纷纷变成清政府的反对派,甚至或明或暗与革命党合流。武昌起义后,连武昌当地的立宪派都表示支持革命,推翻狗日的满清腐朽朝廷。不到两个月,关内十八省纷纷独立!北洋军与革命党南北呼应,轻轻一推便让满清帝国这庞然大物轰然倒地。



纵观世界历史,甭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统治者主动改革的案例,少之又少。晚清朝廷搞出来的预备立宪,原本是很难得的。但在预备立宪过程中,满洲亲贵这始终是贼心不死,总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想把权力再收回来。最终把自己玩死了!清廷的这种作死,用改革者常用的一句话来说就是:革别人的命容易,革自己的命都难呐有时候不改革是死,改革也是死。

不同的是不改革是等死,主动改革是自己在找死;如果自己革自己的命,还有绝处逢生的机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断臂求生的境界和魄力。

像慈禧这种人,明显就不具备改革者的境界和魄力。反正也是死,还不如干脆等死算了,反正自己已经七十多了,没两年可活,大清灭了责任也不在她。而载沣这种人,就像是病入膏肓的病人,还猛给自己灌酒、抽烟,置医生的建议于耳旁风。这种立宪要是能成功,就是活见鬼了……

现在很多人说,如果当时是汉人当皇帝,立宪肯定就搞成功了。这种话说的很绝对,忽略了立宪改革的反复性,改革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这一必然规律。但是从载沣等人的改革倒退来看,这句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晚清的立宪改革,并没有涉及到改革深层次的东西,始终停留在表面,也就是满汉官员利益分配的这一方面。最终立宪失败,没有什么原因,其实就是汉人官员抛弃了满洲贵族。


Mer86


如果清廷知道未来会是那么个下场,那么当初肯定会立宪。可是,他们当初不知道啊。因此,就怀着侥幸心理,走一步看一步,于是一直走到了清朝灭亡。

事实上,早在慈禧活着的时候,预备立宪的事情就提上议程了。当时,对这事儿最热心的,是直隶总督袁世凯。

袁世凯热衷此事,有两个原因。第一,袁世凯的眼界还是挺宽的,他能看到大势,知道清廷已经风雨飘摇,非立宪不能挽救;第二,袁世凯也有私心。立宪后,清廷就成了摆设,需要有人执掌真正的大权,袁世凯有很大机会成为这个人。

可惜,这事儿刚有起色的时候,岑春煊和瞿鸿机为了打击对手袁世凯和奕劻,掀起了旷日持久的丁未大参案。袁世凯和奕劻为了自保,把精力都放在了岑春煊和瞿鸿机身上。后来把岑春煊和瞿鸿机斗倒了,立宪的事情也耽搁了。

慈禧死后,载沣等一帮小王爷攫取了清廷大权。这些人上位后,又愚蠢又贪婪,把袁世凯等原来的权臣赶回了老家,一切权力都由他们瓜分了。

这些小王爷们,既没眼光,又没能力,只知道捞权、捞钱。要让他们立宪,交出手里的权力,那简直是与虎谋皮,不可能的。

在这些小王爷们的手里,清廷就像盲人骑瞎马,夜班临深池,危机越来越近,他们却不自知。

终于,到了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的丧钟已经敲响。第二年,清帝逊位,清廷正式被袁世凯推翻。


趣谈秘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很容易理解。

所谓立宪的本质,就是让满清权贵阶层把手中一部分权力让出去。

让出去的权力,其实就是让出去利益,这就动摇了满清权贵阶层的实际利益,这是非同小可的事情。

现在看来,如果当时搞个立宪,满清权贵还是能控制一部分权力和利益,说不定像英国王室和贵族一样,至今还有钱有名望。

结果就是不搞立宪,到了国家快要垮了,才搞假立宪,最终被人武力推翻,鸡飞蛋打,权力财富什么也没留下。

第一,中国历史上,没有主动放弃权力的先例。

泱泱大国,5000年来,只有2个人主动放弃了权力,就是孙中山和蒋经国。

这两人都是三民主义的信徒,所以放弃倒也不让人吃惊。

其他人就再也没有先例。

打个比方,红楼梦里面的贾家,靠什么来骄奢淫逸,随便吃一顿螃蟹都够农民家用一年的?

就是靠所谓的田庄,也就是作为地主剥削数万佃户。

如果搞了立宪,土地政策就有可能出现变化,让贾家这种贵族丢掉一些徒弟。

那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他们的收入就要巨减,恐怕过不上以往的奢华生活了。

那么,这些人又都是富三代之流,狗屁不会,不能创业,只能全力反对改革。

第二,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不予家奴,其实家奴就是非旗人,再说白了就是汉人。

由于八旗的特殊政策,旗人不能经商,也不种地,只是专业做军人。

有意思的是,八旗军腐败堕落,也不能打仗,成为单纯国家寄生虫,靠吃国家福利为生。

如果搞了立宪,让出去一部分权力,旗人是不可能把权力掌控的,他们没有这种本事。

那么,很可能就是汉人把权力拿到手,从而大大提高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

这是满清权贵极其不愿意看到的。

实际上,他们甚至连为满清权贵立下赫赫战功的汉族大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之流都极为记恨,用尽方法把他们掀翻。

如果汉人地方实力派,通过合法手段获得较多的权力,那么满清权贵地位就有一定威胁。

对于他们来说,宁赠友邦,就是送钱给洋人,毕竟洋人不太会占你的领土,还是让满清权贵说了算。

但给了家奴,则会导致自己地位动摇,自然就不予家奴了。

最后满清的立宪内阁,被戏称为皇族内阁。

庆亲王内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内阁,由庆亲王奕劻组阁。成立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初十(5月8日)。皇族和满人成员占据大多数内阁席位,且控制重要事务;而六名汉人中除了徐世昌之外,均无实权。

第三,害怕出现多米诺效应

权力这种东西,一旦让出去,就有可能收不住。

比如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最后阶段也搞了一些改革,让出了一些权力。

但俄国的老百姓并不买账,认为这些让渡不足以改变俄国现状,所以不断提高要求,最终将沙俄政权彻底掀翻,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府,又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沙俄的例子在前,以满清高层那群无能之辈来看,很有可能会控制不住大局。

而且,老百姓一旦尝到立宪的好处,让他们再退回去可就难了。

万一出现多米诺效应,最终老百姓要求满清下台,那又要怎么办?


萨沙


说清朝不立宪是一种错误说法,因为清朝在1905年就开始准备立宪了。慈禧太后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以后,清朝就已经开始了立宪准备。
清朝要立宪可不是说几句话,发几道旨意就可以完成的。那是从上到下完全的大变革。清朝首先在1905年派遣了大臣们到日本和西方考察宪政。随后在1906年正式宣布《宣示预备立宪谕》。
具体包括,设立省级和朝廷级的谘议局和筹建资政院,开始重新讨论各省的预算、税收、公债以及单行章程规则,选举资政院议员。当时在1908年,清朝表示要用9年时间完成预备立宪。
在这9年时间,将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包括废除科举制度,在全国普遍建立中小学和大学学堂,完成近代巡警的建立,重新建立近代化海陆军等等。另外,还要重新详细制定各项法律和财务制度,以及新的官员制度。
具体时间表是,第1年,建立起国民识字课本,建立地方自治章程,在第2年所有省份举报咨议局选举。第3年,开始着急朝廷级别的资政院议员,同时,在所有州县推广识字班。
第4年开始,在所有乡镇建立识字班,具体到底9年,要把全国识字率提高到5%。同时,宣布新法,建立议院,同时通过议院法。到1911年,清朝再次宣布准备期缩短到5年。
加快立宪最后导致了清朝的灭亡,首先从地方总督巡抚手里收回财政,铸造,发行货币权利,税收,军事权利,导致地方官员不满。其次是,清朝放开对地方管制,导致,出现了立宪派,这一地方派别,结果在辛亥革命爆发后,15个省的立宪派宣布抛弃清朝。
最后就是,清朝最后几年在农村乡镇推行禁止种植鸦片,废除科举制度,人口普查,废除陋习等等行动。并且,很多人在推行改革当中,搜刮财物。导致在1910年为此发生了285次骚乱事件。清朝的根基,也就此彻底被动摇了。

历史救生圈


纠正一点常识:如果说清廷1901年尚在“西狩”途中宣布“变法维新”还是权宜之计的话,在1905年之后的确踏踏实实“筹备立宪”了,1906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然而立宪太猛、步骤太急躁、政策略操切,使得立宪的利处转为弊端。说清政府宁愿亡国,也不立宪,这是对历史的误解。

1900年之后,士大夫和官员对来源于西方的立宪知识有了一个系统性认识。加上日本立宪运动的经验,广大留学生回国后的知识迁移,在各大媒体报刊上(《申报》《大公报》等)的宣传,舆论四起,对于立宪的核心有三个认识:

第一,中央官制和政体改革,加强预备立宪的上层基础与实施力量培养。

第二,广布地方自治之制,完成对于基层社会的管控体制设计和加大对于地方财税、军事及士绅力量控制。

第三,立宪的法律制度天文建设,以求规范预备立宪的步骤和缓急。

第四,“民气民力”的培育,加强社会认同基础,“上下一心,同心同德”。


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客观来说,清政府下了血本,用了大力。但是,效果却并不那么好。为什么呢?原因有三:

第一,传统制度惯性太大,清廷若急切,则损害统治基础。太慢,舆论不允许,而且革命思潮广泛流行。更为重要的是,清廷缺乏有权力、魄力的“明君”。

第二,各地督抚、新军领袖心怀鬼胎,各自为政,甚至与清廷中央对着干,朝廷除了默许和无奈之外,不过是发发廷寄或安抚或训斥的表面文章,难以实质性推进社会改良。

第三,预备立宪后期,改革出现了非常不恰当的冒进政策。这使得多地秩序混乱,权力格局不明,故而有人说“立宪召革命变乱之实祸”。中央导控地方演变成了地方势力拉着中央走。到了宣统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8日),清廷还颁布了《内阁官制》和《内阁办事暂行章程》,成立了所谓“皇族内阁”。同时期,民间力量的勃兴和革命党的添油加醋,这一进步的举动又被看作是“满族专政”而不顾世界潮流的反动行为。那些各地督抚和新兴势力要求的是充分放权,而清廷考虑的是维系统治大厦。

整体社会的诉求已经多元复杂化了,那种渐进的改革不具备了社会基础,随着思潮起伏,士大夫忠君事君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变动。载沣作为满洲少壮亲贵,心里也苦,朝廷还有清流派与北洋派之争,可谓捉襟见肘。

所以,内部崩溃很可怕,你做什么都不对,除了灭亡。世道变了,变天了,吃药也没用,可悲!


历史传讯社


与其说清廷宁愿亡国,也不立宪。倒不如说满清的贵族,满清的最高统治者不愿意君主立宪,宁愿亡国。


还记得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慈禧太后说立宪会亡国,不立宪也会亡国。注意这里指的立宪亡国是满清的实质权利丢失,主要是会丢给汉人。而不立宪亡国,慈禧也明白这样的大清迟早会被推翻。

你可以看,清朝有过两次立宪的尝试,都是得到慈禧太后授权,才可以实行。最后也是因为慈禧太后发现了立宪会导致权利的丢失,又终止了立宪。

在慈禧太后死前一段时间,清廷是准备立宪的,已经到西方考察,此时慈禧也意识到了不把权利交给汉人,会吃大亏!但是辛亥革命爆发,没给清廷一点时间,直接把满清的权利铲除的干干净净。

慈禧害怕的事情没有出现,中国的革命没有断头台,没有绞死皇帝,没有报复满清,而是提出了五族共和。如果慈禧太后知道这个结果,估计会后悔当年没有将立宪进行下去。

慈禧太后一生都在维护满清顽固派的利益,死前一句话令人感触不已,她说:“老祖宗的基业总算是没亡在我手里。”


小司马迁论史


更准备一点,不能说清政府不是没有立宪,而是消极立宪,搞满清立宪,把汉人排除在外的立宪。

自从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满清中央政府一直就比较头大,被满人压制了二百年的汉人官员开始拥有实权,成为不少地方的实权人物。慈禧太后也没有办法,只好在满人官员和汉人官员之间玩平衡游戏,用满人官员来制约汉人官员。

1895年中日海战后,清政府输的裤头也没了,颜面尽失。

1900年,二逼出身的慈禧太后向十一国宣战,可怜清政府连一国也打不过,还敢同时向十一国开战。最后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发挥“我军奔走如飞,外寇望尘莫及”的精神,一溜烟跑到陕西西安去了。

慈禧太后电令南方汉人督抚进京救驾,南方的汉人官员表示不奉诏。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史称东南互保。

被外国列强打的鼻青脸肿的慈禧太后终于明白,满清政府再不立宪就完蛋了。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小小的日本最终战胜了强大的俄国。清政府内部有不少官员上书要求学习日本进行改革,"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

新知传习阁


严格说来,这道题是错误的,因为晚清时期是展开了一场立宪运动的,只是由于大势已去而未能实现。

其实早在1898年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政治理想就是建立“君主立宪制”,只是由于变法运动触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既得利益而遭到反对,最终一场立宪运动被他们扼杀在摇篮之中。

其实慈禧太后并非是反对君主立宪,最开始光绪帝打算维新变法是征得了她的同意的。只是这场维新变法太过激进,损害了她的既得利益所以才极力反对。随着维新派的全面覆灭,清朝的君主立宪运动暂时落下帷幕。

后来,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让清朝受到重创,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也深知不改革便会亡国。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以君主立宪小国战胜俄国那样一个专制大国,让清朝统治者一致认为君主立宪才是让国家续命的改革方向,于是晚清的预备立宪运动便随之展开。

清廷于1905年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次年,五大臣先后回国,上书指出立宪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于是立宪运动被正式提上日程。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发了《宣示预备立宪谕》,“预备立宪”由此而来。1908年8月27日清廷颁布参照《日本帝国宪法》制定《钦定宪法大纲》,1909年3月下诏重申预备立宪,并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机构的改革。



但需要说明的是,清廷虽然具有改革意向但还是过于保守,并没有在实质上限制皇权和赋予民权,因此非但没有收回民心反而让国民大失所望。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清政府又公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企图挽救自己,但已经无力回天。随着清朝的最终覆灭,这场短暂的立宪运动也胎死腹中。


冰焰


首先,谁说清政府“不立宪”?

其次,谁说清政府是“假立宪”?

我们研究晚清历史,最大一个误读就是认为晚清清政府是“假立宪”、是搞欺骗,当然这种误读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夹杂了复杂的民族情绪在里面。

事实上欧美、日本这些站在第三方视角的历史学家看来,清政府从来没有“假立宪”,相反,不但清政府不但是真立宪,而且在原则问题上也对士绅进行了重大让步。

从1906年《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到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清政府从来没有在正式文件、上谕里说过自己要搞英国式的虚君共和,相反,从五大臣出国考察开始,不停的释放各种信息,表示清朝要搞的是德日式的中央集权。

大家请记住我这句话:1900—1908年,清政府从没有在任何正式文件上表态要搞英国式的虚君共和,一直在强调自己要搞德日式的中央集权,虚君共和和中央集权虽然都可以叫“宪政”,但是其内核是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南辕北辙的,但是不能说搞德日中央集权式的立宪就叫假立宪。

清朝政府从来没有正式文件里说过自己要搞英式立宪,这个怎么能叫欺骗呢?别忘了,日俄战争后上下可是一直要求学习日本的。

然而在这个阶段,清朝地方督抚和各地咨议局议员,甚至后来被归为保皇派的大臣们公开讨论的都是英式虚君共和,甚至连端方都主张搞英式虚君共和!

结果是什么?

清中央全盘修改了自己的立宪方案,完全接受了士绅、督抚们提出的“英式虚君共和”,就政体而言,这是做了变性手术的性质。

可是最后只是因为载沣为了平息清朝保守派不满,在内阁任命了太多满蒙勋贵就导致了清朝背了“假立宪”的这口锅,这只能说清朝真的气数已尽。


兰台


就如一家民企公司,当面临发展困难,资金困难,很艰难经营的时侯,有人建议公司老板,向外招标引资入股,来共同发展,公司老板就说:招标引外人投资是好办法,但别人不是借钱给你,别人来投资给公司,就得要拥有公司的管理权,经营权以及话语权,到时公司还是我个人的公司吗?以后做什么事都得要经过别人的商议同意了,那不单单是丧失公司绝对的裁决权和话语权,还会丧失公司绝对的拥有权,这个公司等于不是我个人公司了,让别人来坐享分天下,还不如将就着让公司慢慢等待时机,最起码我还是公司主导,再烂公司还是我的,这就是清朝廷宁愿“亡国”,也不愿意“立宪”,就是不想让清朝廷大权旁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