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價格涼了,房價呢?

土地價格涼了,房價呢?

2016年,安徽合肥某地王拍賣現場

| 真話財經(ID:zhenhuacaijing)原創

8月10日,山西太原舉行了一場備受關注的土地拍賣會,不料爆出大冷門。地處南內環西街的8宗地塊全部流拍。

山西本地媒體用“拍賣會的結果震驚了全城地產界人士和到場媒體記者”來形容,要知道,這個地塊周邊都是名盤,二手房售價超過1.2萬/平米。

在此之前,太原土地拍賣一般都是“逢拍必搶”,所以有人預計,8月10日的拍賣可能會拍出今年的最高樓面地價、土地單價地王。

可誰能想到,土地市場竟然涼的這麼快。

易居研究院最近發佈的數據顯示,8月,4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 17.3%,這一數字創下39個月來的新低,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9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土地和房子的關係就像麵粉和麵包的關係,土地市場退燒持續,房價會不會加速下跌呢?

01

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8月,全國 300個城市共成交土地面積7322萬平方米,同比微增1%。土地出讓金總額則為3516億元,同比小幅增加4%,數據漲幅收窄明顯。

更能說明問題的是土地的溢價率在持續下降。8月,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平均溢價率為9%,較上月減少5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21個百分點。

易居研究院研究員沈昕表示,1-8月,40個典型城市累計土地成交面積同比增幅小幅擴大,累計土地出讓金收入增幅持續收窄,成交均價也連續5個月同比下跌,土地成交溢價率創39個月新低。

土地賣不上價主要和政府調控有關,現在仍然看不到地產調控放鬆的跡象,長週期的高壓調控,一方面讓房價看不到希望,更主要的是房企資金鍊越來越緊張。

所以,房企既沒有信心也沒有錢,拿地熱情就大打折扣。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1-8月,全國受其監測的300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26949億元,同比增加約21%,比上月的23%有微幅下調。

從當月數據來看,增幅收窄則更為明顯。8月,300城整體出讓金總額為3516億元,同比上漲4%,這一漲幅比7月的9%有較大幅度下降。

另外,從土地成交價格、溢價率等關鍵價格指標來看,房企拿地態度更加理性謹慎。

易居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在土地流拍增多與三線城市土地成交比重增加的影響下,8月,受其監測的4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均價為4472元/平方米,環比下跌 2.9%。這已是土地出讓均價連續5個月同比下跌。

02

8月10日太原土地拍賣會有一個細節,8塊熱點區域黃金地塊,只有北京潤置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和金茂投資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報名,最後都因出價不達拍賣底價,沒有交易成功。其餘6宗地無人報名。

山西晚報援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的話稱,8塊土地集體流派,歸根結底還是在限購、限貸的調控背景下,太原樓市前景不明,土地價格高過房企對市場售價的預期值。

關於這一點,融創中國執行董事、行政總裁汪孟德說的更明白,他在最近的發佈會上說:“現在核心城市的地價已經在很高水平了,特別是經過2016年、2017年的漲幅,不少城市大體已經到頂。從未來趨勢來看,很多城市的地價還是會往下走的。”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總體上全國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降溫比樓市降溫還要早,主要是這一輪全國地價漲幅遠超房價漲幅,所以地價泡沫比房價泡沫還要大。

前幾年,很多城市的房價大漲,主要是城市的地王太多,也就是麵粉太貴,房地產商為了賺錢,會把房價賣的更高,再加上貨幣放水推波助瀾,房價漲幅就更大了。

現在,情況似乎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不僅沒有地王了,一般的土地拍賣都沒人要了。楊紅旭認為,當地價下跌的時候也會傳遞到房價上,就是說地價下跌會拖累房價,促使房價下跌。

03

過去很多年,中國樓市的房價很大程度上由地價決定,“麵粉貴過麵包”、“麵包”再提價屢屢上演。

國家稅務總局稅科所研究員付廣軍曾提出,一線城市的土地成本,像北京土地成本占房價的60%,降房價首先降地價。

在六月初的文章《房價上漲!誰在說謊?》中,我們得出一個基本結論:過去幾年房價上漲的一個很重要的推手就是地方政府惜售土地。

數據顯示,國內購置土地面積最高點出現在2011年,當時是44327.44萬平方米,之後一直呈下降趨勢,尤其是2013年開始,下降幅度較大。

到2015年和2016年,房地產企業購置土地面積只有最高峰時期的50%,2016年只有22025.25萬平方米。

2017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上升到25508萬平方米,比2016年增長15.8%,但是和2013年之前相比,還是處於低位。

與以上兩個數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房地產企業土地購置費用近10年一直在增長,2007年為4873.25億元,2016年已經上漲到18778.68億元,整整翻了3.85倍。

所以,房價上漲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地價上漲,現在地價便宜了,是不是以後就能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房子?

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展研究總監徐楓認為,房價與地價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從成本法的角度來說,地價下跌對房價的回調是一個有利的條件,但地價下跌並不能抵減其他成本費用的上升。

以香港為例,早些年,有些開發商在香港拿了地王,但是碰上了不好的市場,樓價全面下跌,開發商的樓盤也因時而調整。

還有人認為,房價主要是由市場供需決定的,而不是成本(土地是成本之一),所以,即便開放商現在低價拿地,如果以後買房的人很多,房價還是會高漲。

如果按照這個說法,我們只能把房價下降寄託到地產商的仁慈之上了。但如果地價都不下降,地產商要想仁慈連基本的條件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