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與上猶

王阳明与上犹

王阳明与上犹

明朝嘉靖年間,上猶百姓在儒學後面(今縣人武部院內)修建了一座“王文成公祠”,後屢次修繕、遷建,歷經近四百年的歷史變遷,到解放初期依然存在,曾是縣廣播站、縣物資局辦公地。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時任縣長的王繼春先生將縣城“東門”至“衙前”的一段街道(今縣人民醫院至電信大樓段)命名為“陽明路”,解放後仍沿用,一直到1978年才和其它街道合稱“新上猶路”。據考證,“王文成公祠”的修建和“陽明路”的命名,都是為了紀念明代大儒王陽明。

王陽明在上猶平亂

弘治五年(1492年),督學黃仲昭在其《修城記》中這樣描述上猶的社會狀況:“上猶,南安屬邑,江西南徼萬山之中,接湖廣桂陽縣境。民稀而地僻,歲稍兇欠,山峒愚民鹹嘯聚為寇,邑民往往罹其荼毒。”僅僅過了三年,上猶縣崇義裡輋民謝志珊、肖貴模等在橫水作亂,不久,藍天鳳、薛文高等紛紛響應。據康熙三十六年《上猶縣誌》記載:“正德間,輋賊盤踞南安上猶。賊首謝志珊據橫水,自號‘徵南王’,與桶岡賊首藍天鳳、廣東賊首池大鬢(池仲容)、高快馬(高仲仁)等互相聲援,連結千里,荼毒列郡者數十年。官兵討之,不克。十二年,大修戰具,造呂公車,欲謀不軌”。

正德十一年(1516年),朝廷任命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王陽明巡撫南、贛等地,統率八府一州(江西之南安、贛州二府,福建之汀州府、漳州府,廣東之韶州、惠州、南雄、潮州四府,湖廣之郴州)官兵平亂。正德十二年十月,王陽明兵分十一路,圍攻橫水、桶岡。據王陽明在《征剿橫水桶岡分委統哨牌》中的作戰部署,經上猶向橫水、桶岡圍攻的官兵有:

一、由贛州府知府邢珣、興國縣典史區澄統領,自上猶石人坑(今東山鎮黃竹村石人坑)入,從上稍(今東山鎮黃竹村)、石溪(今東山鎮元魚村石溪坑)入磨刀坑,過白逢龍;

二、由贛州衛指揮僉事餘恩、龍南縣新民王受等統領,自上猶官隘逾孤獨嶺(現名高埂子,在水巖鄉和梅水鄉交界處,海拔586米),至營前,進金坑;

三、由寧都縣知縣王天與、典史梁儀等統領,自上猶縣,取道官隘、員坑(今梅水鄉園村),過琴江口(今陡水湖三江口)、白麵寨,至長潭、傑壩;

四、由南康縣丞舒富、上猶縣義官胡述等統領,自上猶營前入金坑,進屯過埠;

五、由吉安府知府伍文定統領,從上猶入傑壩,進橫水。

在王陽明親自指揮下,官兵連日作戰,步步緊逼,搶佔據點,很快攻破橫水、左溪大據點,俘虜了謝志珊等,藍天鳳率部退至桶岡,據險固守。十一月,王陽明率領官兵重重包圍桶岡,攻勢兇猛,藍天鳳走投無路,投崖而死。謝志珊、藍天鳳之亂遂平定。

王陽明深知“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為實現上猶、南康、大餘三縣交界地區的長治久安,王陽明上《立崇義縣治疏》,建議割上猶的崇義裡、上保裡、雁湖裡三里以及大餘、南康部分土地,立“崇義縣”。王陽明認為,橫水“原繫上猶縣崇義裡地方,山水合抱,土地平坦,堪以設縣”“及查得橫水議建縣治處所,原繫上猶縣崇義裡,因地名縣,亦為相應”。其後,正德皇帝恩准了王陽明的建議,定新縣名為“崇義縣”。

協助王陽明平亂的上猶人

王陽明平定謝志珊、藍天鳳之亂以及寧王朱宸濠叛亂的過程中,有不少上猶人參與其中,獻計獻策,衝鋒陷陣,戰功卓著。查閱《上猶縣誌》、《南安府志》、《王陽明全集》及譜牒等資料,可考姓名者,有胡述、趙志標、吳鳳曹、陳九顴、尹志爵等人。

胡述,字敬夫,上猶縣義官,原為邑增廣生,足智多謀。王陽明徵討輋民謝志珊、藍天鳳時,召見智謀之士。胡述到南贛巡撫衙門拜見王陽明,獻上出奇制勝之計謀。王陽明在《橫水桶岡捷音疏》中提及胡述的戰功,八哨統兵南康縣縣丞舒富“統領上猶縣義官胡述等兵,於十月十二等日,攻破箬坑等巢,共五處。擒斬賊從康仲榮等四百一十九名顆;俘獲賊屬;並奪回被虜男婦一百八十三名口;燒燬賊巢房屋九百九十三間;及奪獲牛馬贓銀等項。”由此可見,胡述在攻打橫水、桶岡戰事中確實戰功顯赫。寇亂平定後,胡述被授予冠帶。後來,寧王朱宸濠叛亂,胡述又應王陽明之召至軍前效力,輔佐謀劃平叛事宜。叛亂平定後,胡述回到上猶家中,教子讀書,安享晚年,七十歲離世。

趙志標,字世美,上猶縣義民。當年輋民橫行,王陽明知道趙志標智勇雙全,於是召至幕下,任命為乾字營哨長。《征剿橫水桶岡分委統哨牌》有記載:“乾字營哨長趙某某等名下機兵四百名,弓箭手一隊,銃手八名,鄉導二十名。”寇亂平定後,趙志標被授予冠帶。後來,趙志標還隨王陽明參加了征討廣東賊首池大鬢的戰事。《陽明先生平浰頭記》中記載:“縣丞舒富率義民趙志標等,從烏徑入。”王陽明在《浰頭捷音疏》中提及趙志標的戰功,九哨統兵南康縣縣丞舒富“統領義民趙志標等兵,於正月十一等日,攻破旗領等巢,共二處。二月十四日,與賊戰於乾村等處。擒斬賊從劉三等一百七名顆;俘獲賊屬男婦二十一名口;燒燬賊巢房屋禾倉五十三間;及奪獲器械等物。”寧王朱宸濠叛亂時,趙志標與同鄉胡述應王陽明之召赴軍門效力,立下戰功。

吳鳳曹,上猶牛田裡人(今營前鎮),他的爺爺吳彥誠曾任辰州通判。據道光三年《上猶縣誌》記載,正德年間,王陽明徵討輋民謝志珊、藍天鳳時,召集智勇之士,任命吳鳳曹為前部長,寇亂平定之後,被授予千總的官職。

陳九顴,上猶村頭裡人(今營前鎮)。《營前陳氏重修支譜(世德堂)·營前陳氏祠堂記》中有記載曰:“明正德年間,流寇猖獗,欲築城自衛而不果。其從王文成公徵桶岡賊有功,旌為義勇指揮使者,則瑄之第四子九顴也。”

尹志爵,上猶縣義官。王陽明平定朱宸濠之亂後,擬定了論功行賞名冊《開報徵藩功次贓仗諮》報兵部。其中同時列有有功“隨哨官四十六員”,“南安府上猶縣義官尹志爵”名列其中。

王陽明與上猶營前

1940年8月22日,江西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區保安司令蔣經國先生在營前視察工作,當地官員向他介紹了王陽明在營前屯兵的故事。他在當天的日記中有這樣的記錄:“營前的後面,就是江西和湖南交界的高山,一個個的山峰,都很雄偉,這是王陽明先生練兵之地,地形非常險要,民氣有許多地方還是很野蠻的,去年有個地方,當地老百姓曾經用刀把保長砍成兩段,不過現在已比從前進步多了”(蔣經國《今日的贛南》)。

營前墟西北方向約一里的地方有一片稻田,名為“軍田”。《上猶縣地名志》載:“傳說此地農田為軍隊墾成,故名。”據說,“軍田”就是王陽明的軍隊開墾的。所開墾的田,農民可以耕種,但要按比例向軍隊交糧。因田是駐軍開墾,所以叫“軍田”。

查閱《王陽明全集》等史料可知,王陽明在攻打橫水、桶岡時,確實駐軍營前。在《與王晉溪司馬》中,王陽明向兵部尚書王瓊報告說:“今各巢奔潰之賊,皆聚橫水、桶岡之間,與郴、桂諸賊接境。生恐其勢窮,或併力復出。且天氣炎毒,兵難深入遠攻。乃分留重卒於金坑、營前,扼其要害,示以必攻之勢,使之旦夕防守,不遑他圖。”當時,天氣炎熱,官兵難以深入作戰。王陽明安排重兵屯營前、金坑等地,加強關隘的防守,並作進攻態勢,藉以牽制謝志珊、藍天鳳,使他們時刻提防,無暇它顧。另外,前面也提及,在進攻橫水、桶岡的作戰計劃《征剿橫水桶岡分委統哨牌》中,王陽明部署了兩路官兵“至營前,進金坑,屯過步”。

平定謝志珊、藍天鳳之亂後,王陽明班師回贛州,路過上猶營前,受到當地蔡姓族人的熱情接待。據傳,王陽明為蔡氏寫下了“蔡氏宗祠”四個大字,並題聯曰:“宗隆雲水鍾靈地,族冠猶川老故家”。蔡氏族人喜而刻石,置於祠中。現在,在營前中學的校園內,還存有兩塊殘缺石刻,一塊寫著“蔡”字,另一塊寫著“氏宗”二字。原本還有一塊寫著“祠”字的石刻,則不知下落了。

王陽明在上猶城題詩

攻佔桶岡後,王陽明當即決定在茶寮這個險要之地設立隘所,委任千戶孟俊等督領士兵和民夫,開填基礎,伐木立柵,起蓋營房。茶寮隘所草創後,王陽明計劃馬上移營上猶城。他在《設立茶寮隘所》一文中說:“見今規模草創已具,本院即欲移營上猶,必須委官督工,庶幾垂成之功不致廢弛。”

移營上猶縣城期間,王陽明住在嶺北道行署,曾在後堂廳壁上親筆題詩。嶺北道,又稱贛南道,下轄贛州、南安二府,駐南安,負責糧食儲備、清理軍籍、安撫地方、興修水利,鎮壓叛亂等事務。洪武二十八年,知縣李鑑在縣署東興建了嶺北道行署。成化年間,僉事葉稠重修過一次。據《上猶縣誌》記載,嶺北道行署“前為大門,中為堂,堂後為川堂,又後為廨,東西為廂房,為吏書房,今俱廢。地基南北二十六丈一尺,東西二十五丈一尺,東至古巷,南至街,西北俱至縣署堂。西豎黃仲昭磚城碑記,大門外豎吳醴泉義田碑記。”後來,嶺北道行署的牆壁倒塌,王陽明的題壁詩字跡無存。好在康熙三十六年《上猶縣誌》保存了王陽明題詩的內容,《藝文志》中有《巡撫王守仁嶺北道行署題壁詩》:“處處山田盡入輋,可憐黎庶半無家。興師只為民痍甚,涉險寧辭鳥道斜”。

在上猶期間,王陽明還為上猶縣城的曾氏、劉氏等大戶題詞。據李鴻儔先生回憶,(上猶縣城)原衙前曾氏宗祠上廳神龕上,高懸有明正德十二年餘姚王守仁(即王陽明)題的“三省堂”三個大字,直徑約1米;城外劉氏宗祠上廳上,也懸有王守仁題寫的“司馬第”匾額(李鴻儔《上猶縣城老祠堂追記》)。

上猶的陽明公祠

王陽明去世後,上猶百姓感念其平定謝志珊、藍天鳳之亂的功德,在縣城為其建立了報恩祠,即王文成公祠。

王文成公祠,明嘉靖三十二年建,在儒學後(今縣人武部),名報恩祠,又稱陽明公祠,勒石有像。據《上猶縣誌》記載,從明代到清代,陽明公祠經歷了兩次遷建,兩次重修。雍正十年壬子,知縣李鴻翔將陽明公祠遷建城隍廟後面,庠生曾查、曾御盛捐土湊建,邑人鍾高賢提供租田十九石,作為陽明公祠日常維修費用,崇義人朱璽有《上猶陽明公祠田記》。乾隆二十年,知縣林英麟勸邑紳捐資重修,年久坍塌。乾隆五十四年,邑令黃宗祝復勸邑紳捐修,後又因洪水沖塌。道光甲午夏,河水陡漲,縣城大量房屋倒塌,陽明公祠也被洪水沖毀,只有陽明石刻遺像嵌在牆間。道光二十一年,胡定俊任上猶訓導。某日,他與同鄉葉兆鰲尋訪陽明公祠廢址,決定捐俸重建。經與邑侯許昆圃、紳士劉御臣、同鄉葉兆鰲等商量,購得崇聖祠左畔土地(今縣人武部院內)。於是擇吉興工,越月告成,將陽明石刻遺像恭移新址,仍嵌牆中間,祠中立王陽明牌位。胡定俊有《移建王文成公祠記》,詳細記載了移建陽明公祠的經過。光緒《上猶縣誌》中的《學宮圖》,有陽明公祠草圖。

王陽明與上猶的歷史淵源,成為上猶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編修的《上猶縣誌》,均詳細記載了王陽明的事蹟,其“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在上猶潛移默化。嘉靖丁酉(1537年),曾跟隨王陽明平亂的趙志標,與邑人共同倡議重建上猶東山書院,邑人張朝陽叔侄割地六十丈為書院地基。王鑾在《東山書院記》中評價道:“是舉也,造就多士,人文聿興,鼓諸生之志而作其氣,寧無出類之才以鳴邦家之盛哉!”康熙年間,知縣章振萼重建明倫堂,他在《重建明倫堂記》中寫到:“王文成公平輋賊道猶邑,白水、茶潭間皆其經理所及。文成昌明聖學,功業、文章陵前轢後,非諸生所習聞乎?地雖僻,然遠稽近考,不可謂無興起之藉矣!諸生生此地也,際此時也,可不景仰前哲仔肩聖道,發為功業文章以光盛治乎?”今天重讀章振萼的這段文字,對於當代的上猶人仍然具有啟發和教育意義。

注:1、文章摘自贛州市政協陽明文化研究會主編《王陽明在贛州》研究專輯第一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