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溪縣:7期《陽光問廉》問責幹部92名

四川新聞網廣元9月6日訊(韓健明)“是哪個決定收回貧困戶的產業獎補資金?”“將產業獎補資金收起來,老百姓同意了嗎?”“你作為鎮紀委書記,是如何履行監督責任的?”日前,蒼溪縣第七期《陽光問廉》節目麻辣開播,主持人現場質問讓截留貧困戶產業獎補資金的相關責任人員如坐針氈。

苍溪县:7期《阳光问廉》问责干部92名

現場測評打分

在近兩個小時的直播過程中,通過《被“劫”的產業獎補資金》《嚴實的作風去哪兒了》《誰“幫”我辦的一折通》《村道路建設的糊塗賬》等4個暗訪短片,公開曝光了變通使用產業獎補資金、幫扶工作不細緻不深入、幹部作風漂浮等突出問題。主持人從問題表象入手,層層抽絲剝繭,深入剖析原因,釐清問題責任;被質詢人員現場表態,承諾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50人組成的問廉考評團針對回答情況,現場進行測評打分。

苍溪县:7期《阳光问廉》问责干部92名

現場接受質詢

通過《陽光問廉》曝光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這是蒼溪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舉措。該節目始終關注民生民本領域問題,採取公開徵集問題線索、客觀製作暗訪短片、現場曝光典型問題、麻辣質詢問責對象、當場測評打分、事後跟蹤督導整改、依紀依法從嚴問責等方式,直擊群眾反映強烈的作風和腐敗問題,通過電視、廣播、網絡、手機微信公眾號進行同步直播,建立“暗訪—曝光—質詢—評議—整改—反饋”模式,逐漸成為一檔群眾關注、幹部關心的民生節目。

“實踐證明,創新媒體監督,以問題為導向,以質詢為手段,讓群眾評判是非曲直,讓幹部反思紅臉出汗,治理基層‘微腐敗’的效果立竿見影。”蒼溪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王永介紹說,要持續辦好《陽光問廉》節目,努力構建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媒體監督、紀檢監督於一體的監督“天網”,讓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無處遁形。

據瞭解,蒼溪縣《陽光問廉》自2016年8月開辦以來,先後以脫貧攻堅、經濟發展環境、“四風”問題、作風紀律等主題開播節目7期,先後有92人被問責,其中警示誡勉談話64人,黨紀政紀處分13人,通報批評等其他方式處理15人。一批社會關注的熱難點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得到及時解決,有力地促進了幹部作風轉變。(蒼溪縣紀委監委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