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军全家都是抗战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最后只剩下了3个人

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古往今来,我华夏民族从不缺少忠义仁义之士。众所周知,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一个家族——杨家,熟知历史的大家肯定会第一时间想到“杨家将”,没错,就是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杨家整个家族可谓是大宋朝的“守护神”,为了守护宋朝的江山宁愿牺牲一切而不求回报,就连杨家的一些“老将”,例如年老的佘太君等都会亲自上前线拼杀。用一首打油诗来形容一下杨家:

“勤将一腔忠烈血,尽忠倾出做长虹。满门忠烈垂千古,阖府平安值万金”。但是,北宋距今实在是太远了,小编给大家讲述近代史的故事吧——抗日战争时期的满门忠烈。

开国将军全家都是抗战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最后只剩下了3个人

图片源于网络

自从日本人在1937年的7月7日发动了“七七事变”,这代表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说成全民抗战,全民皆兵也毫不夸张(汉奸卖国贼等除外)。在那个年月,就算是还不懂事,刚会说话的小孩子,也都会说杀日本鬼子。由此可知,被日本鬼子迫害的中国人民在“骨子里”是多么痛恨日本人。

开国将军全家都是抗战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最后只剩下了3个人

勿忘国耻,铭记历史

在抗战时期,四川达县有一户李姓的普通人家,当家的名叫李惠荣,他的妻子叫做王理诗。在那个年代,人们信奉“养儿防老”,“人多才是硬道理,更是生产力”(此处为小编自己的想法,不喜勿喷),每家每户都会生很多的孩子。李家当然也不会列外了,数一数他们家好像生了8个孩子,但可惜的是,他们家有一个孩子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就给夭折了,也可以理解,在那个时候绝大多数人家孩子都比较多,而且家里还很贫穷,卫生医疗条件更是落后。

开国将军全家都是抗战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最后只剩下了3个人

李中权将军

就算是孩子们长大了,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幸运的”去上学。对于李惠荣他们一家来说,条件也不是很好,但是他知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于是,他就让好学的孩子去上学,这个好学的孩子就是李中权(张爱萍将军是他的启蒙老师)。

开国将军全家都是抗战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最后只剩下了3个人

晚年的张爱萍将军

李嘉诚先生曾经说过:“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小编非常认同),大家都应该知道,自古寒门都是靠知识“改命”的(现在也不例外,当然除了那些极特殊的特例,此处不做讨论),李中权也不例外,在他上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遇,使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后来,他就被这个“大义”吸引住了。在李中权初中毕业的时候,他选择了从戎,放弃了继续深造,也正是如此,才有了我们下面的话题。

开国将军全家都是抗战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最后只剩下了3个人

图片源于网络

李中权在投身于革命队伍中时年纪还尚青,他的家人不仅没有反对他而且还非常支持他(家里人为了支持他也都参加了革命的队伍)。李中权的大哥(李中泮),二哥(李中池),五妹(李中珍)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了宝贵的生命,他的大哥牺牲时还不到27岁。李中权的父母更是值得敬佩,他的父亲,前文说过叫做李惠荣,有一次在上山打柴时,看到了一个受伤的八路军战士正被日本鬼子追杀,李中权的父亲毅然决定与那个八路军战士换衣服,主动吸引鬼子们的注意,才使得那个受伤的八路军战士成功逃脱追杀。不幸的是,李中权的父亲李惠荣被鬼子们追上了,李惠荣拼杀到最后,为了不被鬼子们羞辱(拼杀的时候整死了几个鬼子),最终选择了跳崖。

开国将军全家都是抗战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最后只剩下了3个人

介绍完了李中权的父亲,咱们再来说说他的母亲吧,他的母亲王理诗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尊敬的女人。在那个对于女性来说属于“黑暗时代”的社会,王理诗从小就被封建思想所迫害裹了小脚,很多上了年纪的长辈们应该见过裹小脚的老太太,大家都知道,“小脚女人”走路非常费劲。但是令人感到震惊的是李中权的母亲竟然参加过长征,这个“毅力”可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更值得一提的是,李中权的母亲王理诗在那个时候已经53岁(在那个年代算是高龄了),只是可惜是,王理诗没能坚持到最后,在长征后期也就是快要结束的时候,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牺牲(惋惜,如果老人家能到百岁,一定是个开国女将军)。

开国将军全家都是抗战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最后只剩下了3个人

晚年的李中权将军

在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的授衔大会上,李中权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他的小妹(李中秋)被授予上校军衔,他还有一个弟弟也是军人,作了政委,别的亲人也都在抗战时期牺牲了。“李家”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英雄,值得被后人所铭记。

开国将军全家都是抗战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最后只剩下了3个人

图片源于网络

欢迎关注,下期更精彩,可以在下方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