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溫州女孩子滴滴遇害,終究原因還是司機的准入門檻太低,你怎麼認爲?

村姑平平上城


我很同意這個觀點。我之前也成功註冊了滴滴司機,雖然一次單都沒接過,但是對其整個流程還是比較熟悉。



手機上註冊用戶上傳身份證和駕駛證行車證照片,即可順利通過審核,至於你這個人曾經做過什麼,現在在做什麼,這樣任何的簡歷都不需要提供。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也曾接觸過很多滴滴司機,除了少部分是工作之餘上下班途中接幾個單的,大多數人都是沒有正常工作的無業者,花幾萬塊錢買一輛車專門來跑滴滴的。
我倒不是說滴滴司機整體素質不高,但至少從這種毫無門檻的情況來看,確實有很多低素質人員會輕易就加入滴滴的司機行列。要知道,應聘一個出租車司機至少都還要考察其從業經歷和過往有無違法犯罪記錄呢。

就拿這次樂清女孩坐滴滴順風車事件來說,原本是令人悲痛的事情,但是,在一些城市的滴滴司機微信群裡,卻充斥著大量不堪入目的汙言穢語,很多的滴滴司機作為從業人員,不僅沒有從中去警醒,反而是侮辱死者,甚至教唆更多的司機去犯罪,真的是令人憤慨,從這些聊天記錄中也能看出,這樣滴滴司機的素質有多麼低下。

女孩坐滴滴順風車遇害的事情,真的應該引起滴滴公司的重視,提高門檻,降低司機犯罪幾率,也給乘客一個安全的乘車環境。


圖圖什麼


將樂清女孩遇害的原因完全歸咎於滴滴司機的准入門檻過低我認為是有失公允的,畢竟這起命案發生是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

從現實來看,滴滴順風車司機的從業門檻偏低是客觀事實。從業者只需一部智能手機、一年以上的駕齡、沒有犯罪記錄外加一部車齡在六年以下的汽車就可以順利通過註冊認證開始接單。

沒有嚴格的背景審查,沒有專門的入職培訓,加上司機自身的素質良莠不齊,導致了滴滴司機這個特殊的群體魚龍混雜。由此,因為司機的個人問題所引發的惡性事件才會屢屢發生。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將所有的滴滴司機一票否定,畢竟作惡者只是少數。

不過,少數滴滴司機的素質底下已經到了沒有底線的程度,他們雖然暫時沒有作惡,但極有可能就是潛在的犯罪分子。樂清女孩的不幸遇害在網上引發了熱議,滴滴司機自然也不能將其忽視。有網友曝光了事發後武漢滴滴司機QQ群中的聊天記錄,記錄中所顯示的少數滴滴司機的言論根本不堪入目。對於受害者他們不僅沒有分毫的同情,更加有著與兇手相同的可怕想法,看著這一切真有一種令人不寒而慄之感!

三個月前,鄭州空姐被害一案發生後我曾經專門與我的一位警察好探討事發的原因,當時他歸納出四點原因。

首先是滴滴司機的准入門檻不高。朋友說每年都有一些出租車司機到其所在的單位開具《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因為這是出租車司機入職之前的背景審查中必須通過的一道關卡。而對於滴滴司機來說,似乎並沒有這樣的限制。所以,我這位朋友從來沒有遇到過一位滴滴司機前來找他開具該證明。兩者相比之下,我們不難發現問題的所在。

其次是滴滴平臺的監督力度不強。滴滴作為一家互聯網企業,其優勢領域在於技術層面。然而滴滴的監管方式沒有從起擅長的技術層面入手,反而只是通過電話詢問這種最為低級的方式來處理用戶的投訴與反應的問題。試問僅僅通過一個電話就能讓存在問題的司機“認罪服法”現實嗎?難不成滴滴客服的“審訊”能力已經堪比公安的刑偵老警麼?

再次是個別乘客的防範意識較差。都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但凡為人處世還是多留個心眼的好。有些人在乘坐滴滴之際,想當然地認為司機不敢有任何的不軌之舉,這種疏忽大意往往會給對方提供了作案的可乘之機,將自己置於險境。所以,提高個人的防範意識是必須的。任何的風吹草東都應該引起用戶的足夠重視。

最後是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網約車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當前法律對其監管束縛的力度十分有限。尤其是對順風車這樣合乘性質的行為來說,不少地方在立法上完全就是一片真空。想要通過法律來懲罰涉事的網約車平臺以及司機是非常困難的。過低的違法成本,在某種程度上縱容了司機的不軌行為。

要想避免類似發生在樂清女孩身上的悲劇,提高司機的准入門檻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想要徹底解決問題還是需要企業、監管部門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通城丹妹


溫州女生遇害,其根本原因不能全部歸根滴滴司機。它的總原因其實就是滴滴的責任心太過薄弱。



可是從現實看來滴滴順風車司機的從業門檻低是客觀事實。因為他只需要一部手機和一個駕照就可以順利的通過註冊並開始接單,你沒有進行嚴格的背景審查,也沒有入職培訓。更不像出租車一樣要到警察局備案。所以司機的人自身素質怎麼樣,大家也不知道。

滴滴司機這個特殊的群體雖然給別人帶來了很多便捷,但是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除了是滴滴平臺的不作為之外,還因為司機的個人問題才會引發惡性事件。



再者,滴滴平臺的監督力度,實在是不夠。作為一家互聯網企業責任心非常重要。而他的優勢就在技術層面。

但是他卻沒有把別人的安全放在心上,反而通過電話諮詢這種低級的方式來處理用戶的問題。



其實在溫州女孩出事之前還有一個女孩子遭到騷擾。投訴滴滴平臺,並沒有受理才導致了下一例案件的發生。

所以從多方面來說哪裡都有問題,還有一個就是個別乘客的防範意識太差了,都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出行萬萬不可大意啊!



覺得這樣的網約車行業。法律對於他的監管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必須完善法律法規。

可是通過法律來懲罰這樣的網約車平臺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違紀違法成本太低,所以在某種程度上縱容了司機的不作為。

因而提高司機的准入門檻非常重要,但是,要想徹底解決問題還是要從企業和監管部門上面入手。

(歡迎關注娛樂磚家的後院,只生產獨到的娛樂觀點)


娛樂磚家的後院


支持安全的,負責的,有愛心的,微利的網約車運營。查封暴利的,無良的,黑心的,吸血的,無底線的網約車公司。滴滴公司該查封了。滴滴司機沒錢賺,被滴滴公司吸乾了,最希望滴滴公司關閉的是滴滴司機。滴滴司機在滴滴公司是沒有人權的。


魯良庫


根本原因不是司機准入門檻太低,而是滴滴責任心太薄弱,只管賺錢,哪管安全?

在滴滴的邏輯裡,賺錢第一,安全第幾不知道。何以見得?

不扯遠的,僅分析溫州女孩被害案便知。

案發前一天,滴滴接到一個女乘客的投訴,有順風車司機把她帶進偏遠地方,企圖實施侵害,她僥倖逃脫並向滴滴投訴。但滴滴遲遲不予處理,估計是同樣的事情多了,早已麻木。直到溫州女孩案發生,這件事還是沒有處理。

而這位女乘客發現,她與被害女孩坐的是同一輛車!遇到的是同一個司機!

多麼可惜呀,如果當初滴滴有一點責任心,及時處理安全隱患,怎麼可能發生後來的悲劇?

因此,所謂重視安全,對滴滴來說都是套話安全而已,無非死一個賠一個,你儘管死,我負責賠,賠三倍!

在滴滴的邏輯裡,錢是第一的,乘客的安全最多排第三,因為還有用戶的“隱私”排在第二位!

溫州女孩失聯並向朋友發出求救信號,朋友向滴滴求助,但過一兩個小時都不處理。後來,好不容易聯繫上司機,又說不能洩露用戶的隱私,拒絕向被害人的朋友、家長和警察提供司機的電話號碼等信息。

所以,對司機而言,生命不可貴,隱私價更高,賺錢最重要。因為滴滴的麻木不仁,間接導致悲劇發生,它就是此案的幫兇!


李蓬國一針見血評論


把40.50的下崗職工作為滴滴的准入資格,既解決了大齡失業職工的生活困難,又為社會作了貢獻。這個年紀上有老下有小,犯罪的幾率極低。


印象861


胡說八道,提高門檻,就能分清好人與壞人嗎,這是哪個小王八說的話,他也不想殺人那些人的基本狀況,就在那胡說。門檻提高了還能有的的司機,估計只能增加黑車數量,再說開個順風車誰還不是想省個油費,有高學歷的,老鬼去開呀。關鍵還是需要監控,不監控有的人總會挺而走險,認為自己能跑掉。


1596797


滴滴已將自己的罪惡悄然清理刪除。



霹靂天下I社群運營


這個也不能說滴滴順風車不好:你不能因為死了一個人而把順風車一棍子打死:畢竟全國一天那麼多的順風車單怎麼來的:死亡率算過沒有:應該在能控制範圍內的話那就說明順風車沒問題:現在好象是全國都在聲討滴滴的不是:而沒有想到滴滴網約車給我們帶來了方便:現今社會網約車順風車也是今後發展的重點中國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現在是有些乘客動不動就坐順風車而不顧有沒有危險只顧能少付幾個💰:如果自己有點安全意識的話輩劇不會重演:為什麼死的都是美女而不是婦女?難道美女上車前不想想有沒有安全感?一個人儘量打出租和快車;順風車二個人以上就打一下這樣不就安全了;建議滴滴公司以後的順風車一個人不能下單必須要二個人才能下單而且要面部識別杜絕做假:


海的港灣35899436


我認為這個結論有點問題,一個順風車平臺,本就不是盈利性的,為什麼要設置多高的門檻,乘客和司機本著自願互助原則共同出行,在這個過程中,司機和乘客的所有信息都被平臺掌握,即使出現冒名註冊,順藤摸瓜也不過分分鐘的事情,兩次出事命案都在極短時間內鎖定嫌疑人並破案,可以說平臺有很大的作用。這種事情放在黑車身上,怕是要需要一定的時間,何況本案司機要求乘客取消訂單併線下支付的行徑已經是想逃避平臺監控的黑車手法了。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呢?我認為就是出在客服這一塊,上次空姐時間我也曾發表過意見,平臺客服的不作為才是最大的癥結所在,兩次命案司機在犯案前均有相關的投訴記錄,而平臺客服只是僵化處置,從而給犯案人員更多的作案機會。

綜上,滴滴平臺對於這兩次命案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尤其是客服這一方面,其對待生命的態度麻木到令人髮指!單但這一切並不應該算到這種共享出行方式的頭上,要知道,這就像一個人拿菜刀砍人就喊著盡售菜刀一樣,一個人有了犯罪心理,犯罪工具你是禁不過來的,何況買菜刀又不用像滴滴一樣實名認證,且全程定位。

以上均屬個人見解,絕非為平臺洗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