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變換易感冒,合理選擇中成藥

鼻塞、流涕、噴嚏、咽痛、咳嗽、周身不適……由於天氣轉涼、氣候乾燥、人體免疫力下降等原因,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此時,許多病友喜歡自購中成藥治療。雖然中成藥治療感冒療效確切,但因其種類繁多,所以在選購上大有學問。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談談如何正確選購中成藥的有關問題。

首先,選購藥品前,我們必須瞭解的是,中醫治病既不是一方對一病的“對病治療”,也不是頭痛醫頭的“對症治療”,而是要“辨證論治”,通俗地講,使用中成藥治療感冒,要根據“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溼感冒”、“時行感冒”、“體虛感冒”等不同情況,科學選擇不同藥物。各型感冒的特點與中成藥選擇方法如下:

【風寒感冒】 此型感冒多在冬春季節受寒後發病,表現為鼻塞流涕(清稀涕)、口淡,甚至周身酸楚、肌肉疼痛等。治療時應選用辛溫解表感冒藥,如荊防沖劑。若頭痛且重、肢體痠痛明顯,可選九味羌活丸;若伴見咳嗽咳痰可選通宣理肺丸;若伴見胸脘滿悶、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可選午時茶。

季節變換易感冒,合理選擇中成藥

【風熱感冒】 此型感冒主要表現為發熱、鼻塞流涕(黃濁涕)、口乾苦、咽喉疼痛等。治療時應選用辛涼解表感冒藥,如桑菊感冒片。若咳嗽口乾、咽喉疼痛,可選銀翹解毒丸或羚翹解毒丸;若發熱、身楚明顯,可選小柴胡顆粒或雙黃連口服液。

【暑溼感冒】 此型感冒多在夏暑季節發病,表現為發熱、惡寒、鼻塞、流濁涕、頭身困重、胃脘滿悶、口膩等。治療時應選用清暑祛溼解表感冒藥,如祛暑丸。惡寒發熱、脘腹脹痛、嘔吐洩瀉,可選藿香正氣片。

【時行感冒】 表現為突然發熱、高熱不退甚至寒顫、周身痠痛、無汗咳嗽、咽喉疼痛、呈現流行性發作。治療時應選用清熱解毒感冒藥,如連花清瘟膠囊、抗病毒口服液等。

【體虛感冒】 鼻塞、流涕、神疲乏力或氣短、自汗,動則加重。平素畏風寒,或易感冒。治療時應選用益氣解表感冒藥,如參蘇丸。伴咳嗽痰多、胸脘滿悶,可選參蘇理肺丸。

學會了針對不同類型感冒“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那麼,天氣轉換、體虛易感的病友也要學習如何選擇中成藥預防感冒,即“未病先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體質比較虛弱容易感冒的病友,多以“氣虛”體質多見,表現為平素乏力、易疲勞、不耐勞作、氣短、大便溏洩、自汗畏風。氣虛體質的病友,平時可服玉屏風滴丸增強免疫力,並堅持“三伏貼”冬病夏治,可以起到健體防感冒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感冒常見,但也不可小覷,若不重視或治療不當,有時會引起嚴重問題,如可引起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心肌炎等,況且流行性感冒本身就很兇險。所以出現感冒症狀,經自服中成藥不見好轉,切記及時尋求醫生幫助。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採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