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馬克思

可愛的馬克思

卡爾·馬克思,全名卡爾·海因裡希·馬克思(德語: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被稱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 ,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

馬克思是德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家和社會學家。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創立的廣為人知的哲學思想為歷史唯物主義,其最大的願望是對於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可愛的馬克思

馬克思創立了偉大的經濟理論。就他個人而言,他的極其偉大的著作是《資本論》,馬克思確立他的闡述原則是“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認為,這是“政治經濟學原理”的東西,這是“精髓”,後來人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去研究。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學說,被認為是指引全世界勞動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進行鬥爭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

想寫馬克思已經很久了,但因為一個“怕”字遲遲沒敢動筆。

這“怕”,一則因為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不是我輩稚弱的思想與稚嫩的筆所能承擔起來的。二是主觀地覺得理論的東西終歸枯燥,一直沒有鼓起興趣來。大概是十幾年前了,由於工作的關係,開始接觸一點馬克思主義著作。

先是試著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這一讀,就再也沒有能夠放下,還連帶著把一些相關的理論著作也讀了。讀完選集,又找出全集來讀。那段時間,我是家裡一冊,宿舍一冊,辦公室一冊,到哪裡,就在哪裡讀起來。皇皇50冊的鉅著,大概用了三年多的時間,終於囫圇吞棗地翻閱一過。看到精彩的地方,就畫上紅線,看完一本,隨即輸入電腦,差不多做了有百十萬字的筆記。幾年下來,由於沒有任何運動,體重居然增加了十多斤。這對於一個不容易長肉的人來說,可以說是很難得的了。我得對得起馬克思!

2018年5月5日,馬克思誕生200週年的日子。孩子們過個生日,還得說幾句像樣的話,何況這樣一位我久仰的偉人!可當我真正動筆時,彷彿覺得筆下千鈞,重得有點拿不起來。馬克思主義,面對這麼大的一個題目,簡直無所措手足!一番討論,一位同事的話點醒了我:“多寫馬克思,就等於寫了馬克思主義。”於是,一個可愛的馬克思的形象浮現出來。

可愛的馬克思

如同“文如其人”“風格即人”,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思想、什麼樣的行為。事實上,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是絕難分開的。當他的思想吻你的時候,他那偉大的人格就緊緊地擁抱著你。更多地瞭解,才有更深地理解;更多地瞭解馬克思這個人,才能更深地理解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的可愛,首先是他的“人間大愛”。他的愛,是對全人類勞苦大眾的愛。當資本的每個毛孔都滴著鮮血,當資本家為一丁點利潤踐踏一切人間法律,馬克思卻在“為人類”而工作。他提出那響徹雲霄的口號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他說:“科學絕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享樂。有幸能夠致力於科學研究的人,首先應該拿自己的學識為人類服務。”一切個人的東西,在他的研究事業面前都退居次要地位。他之所以無比偉大,主要是因為思想的人和實踐的人在他身上是密切結合著的,而且是相輔相成的。

馬克思在他那個時代,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典型的“高富帥”。他的祖上幾代都是有名的律法學家,他的岳父是被封為男爵的政府高級顧問。如果為私利、為個人考慮,他完全可以過一種安逸幸福的生活。但他在選擇自己的職業時,就已經背叛了自己的家庭,背棄了幾代人所尊崇的信仰,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事業,並堅信“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對真理的不倦追求,源於他內心最深厚的情感。正像他說過的,我的“皮不夠厚”,不能把背向著“苦難的人間”。他曾寫信給他的朋友說:“我嘲笑那班所謂‘講求實際的’人和他們的聰明。只有禽獸才會漠視人類的苦難,而只關心自己。”

對馬克思來說,生活就是工作,而工作就是戰鬥。這位在知識海洋裡“不知疲倦的旅行者”,除了少量的休息,幾乎永遠在“時間的機床上奔忙”。他每天從早晨八九點鐘開始工作直至深夜,經常通宵達旦、徹夜不眠。他習慣的休息方式是來回踱步。在他的書房從門口到窗前的地毯上,留有一條由於來回踱步而踏成的長痕,就像草地上的小徑一樣。他的女婿回憶說,馬克思肩寬胸厚,體格強健。但由於過度勞累、過度思考,“他的胃囊不能不為他的頭腦的繁重工作付出代價”“整個身體都為頭腦犧牲了”。

“那少數通曉事理的人,都有幾分傻氣,不知道明哲保身。他們向庸眾吐露了自己的見解和真情,只落得在十字架和火刑堆上喪命。”《浮士德》裡的這幾句詩,好像是專為馬克思而寫的。自從馬克思用他天才的眼光,揭穿了資本家剝削的秘密,刺穿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底蘊,宣告他們的最終滅亡之後,馬克思及其家庭就無家可歸了,他們不斷地被驅逐、遭流亡,“只有在骷髏的十字架那裡才能找到自己的歸宿”。

但馬克思就是馬克思。他抗拒了一切“想用黃金鎖鏈把他束縛住的企圖”,忍受貧窮、飢餓、病痛乃至死亡的威脅,鋼鐵般的意志像磁針一樣,毫不動搖地指向人類的崇高理想。只是在寫給恩格斯的信裡,才詳細敘述自己經常面臨的窘境:由於衣服進了當鋪,他不能出門;由於不讓賒賬,他不能吃肉;由於沒有郵票,他不能寄信;由於付不起房費,他被房東趕出家門,債主們常常把他的家“給包圍了”,以至於貧困和飢餓,奪走了他7個孩子中4個孩子的生命。可憐的孩子“出世時沒有搖籃睡,而死後也好久得不到小棺材”。他感嘆道:“恐怕沒有什麼人在這樣缺錢的情況下寫作關於‘金錢’的著作了。”一直到逝世,他都沒有能夠為自己爭取到一個哪怕是勉強過得去的生活。

就像馬克思的母親說的那樣,“假如他走上了‘正路’的話,他的成就會有多大”。

馬克思走的路實在太“正”了。他是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社會活動家,又是作家、評論家、哲學家、語言學家、經濟學家、數學家。這一切集於一身,使他成為千百年來少有的百科全書式的偉大人物。他即使只從事某一方面的研究,就足以成為世界一流的學者;哪怕只有一篇文章存世,也足以使他的英名永不磨滅。可他就像法國學者丹納說的古希臘時代的那些偉人,“集一二十種才能於一身,而不使一種才能妨礙另外一種;成為士兵而不變做機器,成為舞蹈家歌唱家而不成為舞臺上的跑龍套,成為思想家和文人而不變做圖書館和書齋中的學究……”

可愛的馬克思

馬克思認為:“無知從來也不能幫助任何人!”他把知識作為鬥爭的武器,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武裝自己。他精通十多種古代和現代文學,能夠熟練地用德英法三國文字交替寫作。他終生對數學保持濃厚興趣,認為一種科學只有在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僅創作《資本論》,他就讀了1500本以上的書籍,博覽了從古代到他那個時期的各種著作,其中包括哲學、歷史、法學、文藝以及物理學、機械學、土壤學、細胞學、生理學、農業化學等等。他熟悉古來一切偉大作家的作品,能夠成段地背誦但丁的《神曲》,對俗語和典故的運用信手拈來。對於那些輕視知識、以不學無術為榮的人,他恨不得把他們“揮鞭趕出學術的殿堂”。他諷刺那些“頭腦簡單的人們”:“靠‘從天上’掉下來的靈感,當然不需要下這樣的工夫。這些幸運兒為什麼要用鑽研經濟和歷史資料來折磨自己呢?”

正是這樣的融會貫通,使馬克思的著作有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其文字就像汪洋大海里跳躍著的波濤。德國傑出的理論家梅林評價說:“馬克思表現在他的學術著作中的高度藝術才能,一開始就是沿著一條奇特的道路發展的。就語言的氣勢和生動來說,馬克思可以和德國文學上最優秀的大師媲美。”以至於把他的文字翻譯成任何一種外文時,都不免要失去許多神韻。

萊辛說過,在完美的敘述中,概念和形象應當像夫婦一樣地互相結合在一起。馬克思的全部著作,無不體現這一點。其分析之精闢、定義之準確、論述之深刻、諷刺之有力、表達之生動,而且把各種修辭手法結合得如此完美,可以說是舉世罕見的。

《共產黨宣言》,世界各國共產黨人的“聖經”,“科學共產主義的出生證書”。它開始只是教義問答式的條文,經馬克思的修改潤色,完全變成了一部文采飛揚的曠世經典,無可辯駁地指出,無產階級是資本主義死刑的執行人。

可愛的馬克思

在馬克思的全部著作中,充滿哲理和辯證色彩的詩句俯拾皆是,如春日山花爛漫,耀人眼目;如行山陰道上,令人應接不暇。他無情地批評拉薩爾:“目前他是一個很不可靠的朋友,在將來是一個相當肯定的敵人。”他諷刺約翰·羅素勳爵:“他的那種把大事化小的天賦才能,只有他的那種把小事充作大事的罕有本領才能比得上。”他描畫普魯士資產階級在三月革命後執掌普魯士國家政柄時的形象:“因缺乏任何獨特性而顯得平庸,同時又因為本身平庸而顯得獨特。”他在《英法對俄戰爭》中諷刺俄軍:“近乎怯懦的小心謹慎有時卻由於完全無知而變為輕率的大膽;將軍們出奇地平庸而軍隊卻出奇地勇敢;失敗似乎出之有意而勝利卻由誤會得來……”他譏諷福格特的自我吹噓:“再沒有比水腫病人更乾癟的了。”

可愛的馬克思

語言是思想的外衣,是思想的直接現實。馬克思的論著,絕不是簡單的炫耀詞藻,而是射向敵人的一發發炮彈,每一發都直接命中要害。就像他自己所說的:哲學是在它的敵人的叫喊中進入世界的;然而就是哲學的敵人的內心也受到了哲學的感染,他們要求撲滅思想火焰的求救哀嚎就暴露了這一點;哲學把無產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武器,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把貧困的工人階級徹底從勞苦中解放出來,必須首先用“精神武器”把他們武裝起來。

200年了!馬克思沒有隨著時間流逝而走遠,他的思想在世事變遷中愈顯時代光芒。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使人們不得不經常回到這個大鬍子老人那裡去尋找答案。

偉大需要有人懂。黑格爾在臨終前談到自己的學生時說:“我的學生當中只有一個人理解我,但可惜的是,就連這個人也理解得不正確。”有人對馬克思不“待見”、不理解,一半由於被誣衊,一半由於被神化。把馬克思當人而不是當神,把他的理論當科學而不是當教條,結合實踐與現實來讀他,就會發現:馬克思不僅是活著的、靠譜的,而且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與每個人的生活與人類的未來息息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