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爲什麼頻頻發動戰爭?

記事本


說起美國的戰爭,講一個真實的例子。

1996年夏天,兩個放暑假的大學生在華盛頓州肯納威克鎮附近的一條河邊上刨出一具死屍,以為有歹徒把人殺了後棄屍荒野,報案後驗屍官發現屍骨已經有些年頭了,認為是當年的拓荒者,找當地的考古學家,用碳14,才發現居然是九千多年前的人,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完整的印第安人屍骨,被稱為肯納威克人。

這個肯納威克人死時年紀在45歲左右,斷了六塊肋骨,屁股上扎進了一塊石制的矛尖,頭部和肩部有傷,但他不是被打死或者受傷而死的,而是帶著這些傷又活了不短的一段時間。

還原一下9000多年前的歷史,肯納威克人是漁民,某天突然衝來一群獵人,不由分說就砍殺,肯納威克先生和同伴們的武器不如人,幾個照面後遍體鱗傷,趕緊落荒而逃。幾天後,肯納威克先生小心翼翼地回家,發現他的家族只剩下被那群人吃剩下的骨頭,在那以後之後,肯納威克先生帶著一身的傷和一顆破碎的心孤獨地活著,直到死去。

這是北美的遠古史,和全人類的遠古史是一樣的,愛好和平不是人類的本性,生存是靠武力和殺戮來實現的,無論是對付野獸還是對付同類。

人類歷史上的帝國,從古埃及、古羅馬到英帝國、法帝國,都不斷地進行戰爭,中國歷史上強盛的帝國漢、唐、清也是如此,並不是美國愛打仗,這是從古到今同樣級別的霸主的特性。

具體到美國來說,戰爭和外交是沒有明顯的界限的,美國從建國開始,在外交上頗有手腕,但美國的外交從來是和戰爭相輔相成的,即便在他很弱的年代,也不懼使用武力,更不要說天下無敵的今天。對於美國朝野來說,美國利益至上,為此不惜戰爭。胡蘿蔔加大棒,是美國維持霸權的手段,在胡蘿蔔與大棒之間,美國朝野更相信大棒。

從軍事力量上講,二戰後美國維持龐大的軍備開支,戰爭是保持軍事實力的最佳手段,雖然戰爭很花錢,但其中很大部分可以算作試驗新式武器和裝備、和武器更新換代的支出,額外的支出並沒有那麼多。即便是伊拉克戰爭這種昂貴的戰爭支出,也不能光算軍事賬,在其他方面的收益抵消甚至超過了戰爭支出。

幾年前參加一次小型聚會,主講人是一位眾議院的鷹派議員,當有人質問,為什麼不從伊拉克撤軍,議員的回答是駐軍伊拉克可以減少國內反恐壓力。

美國最終從伊拉克撤軍了,但又促成了伊斯蘭國,中東還是戰爭狀態,再看看美國國內的反恐壓力,遠比歐洲輕,如果換算成經濟賬,就能理解為什麼要用兵中東了。更不要說打仗還能帶動經濟,和一味印鈔票和房價飆升相比,似乎打仗更合算一些。

美國敢於用兵,也和國民性有關。美國是一個熱愛戰爭的國家,這種對戰爭的熱愛不同於日本那種群體強迫性的軍國。美國人有反戰的,但一旦戰爭不可避免,能夠形成一致,對於他們來說,每一代人有自己的戰爭,輪到自己,就義無反顧,或者戰死沙場,或者返回故鄉。

和美國爭霸,不是靠嘴仗,也不是靠合縱連橫式的小聰明,大國博弈最終要靠實力,只有像韓戰那樣去硬拼。


京虎子


最近又看了貨幣戰爭系列,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戰爭是很費錢的,發動戰爭靠的是什麼?美國再有錢也不致於連續發動戰爭吧,那早晚有一天會把他們打窮的。

其實,美元是債務性質貨幣,那也就是說,其實每花出一筆以美元為基本貨幣的錢,都是在為美國還債。那麼,什麼是最好的花大錢的方法?經濟危機和發動戰爭。因為經濟危機能使美元貶值,而總價值不變,就會印製更多的美元。而只有美聯儲才可以印製美元。而經濟危機是有規律性爆發的,一般是10年一次,銀行家們覺得太慢,所以藉口發動戰爭是最好的方法。

比如說藉口薩達姆政權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到最後武器在哪裡?其根本原因是伊拉克不以美元作為石油交易貨幣了。還有利比亞的卡扎菲政權和敘利亞的巴沙爾政權,都是因為不滿足美國的利益了。正好以此為藉口發動戰爭。

總而言之,在倫敦華爾街的銀行家金融家眼中,沒有所謂的國家,沒有所謂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學痴Jack


與近代歷史上的眾多帝國相比,美利堅的擴張手段和控制方法都有著明顯的不同。過去的帝國如葡萄牙、西班牙、大英帝國、德國等通過大大小小的戰爭搶佔新的土地或殖民地。而作為新型的帝國,美利堅要的不是赤裸裸地佔有那片土地,而是控制那個地區,佔領那個市場。

在控制那裡的資源和經貿,控制那裡人民的生活必需的同時,甚至通過大肆宣傳其精心打造的價值觀和那些他們自己根本不相信的理念,控制那群人的頭腦,從而達到賣出自己的產品,掠取新的資源,乃至長期控制和影響那片土地和那群人的目的。因此,美利堅的帝國性質更具隱蔽性、欺騙性和長期性,而且不同於過去那些“軍事帝國”,它不僅是軍事帝國,也是資本帝國,而且還是理念帝國。

另一個不同於其他許多帝國的重要特點是: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利堅發動或點燃的戰爭都遠離其本土,打爛的是別人的家,屠戮戰場遠離自己的家人,還大賣了軍火,控制了地盤。這不僅使美利堅本土和平的陽光明媚燦爛,而且向整個世界顯示了老大的威風,又攫取或控制了重要資源,打擊了各類不服氣者,有效鞏固了老大的權威,實在是好處多多。

兩個多世紀以來美國的私人持槍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實際上這與美國在一戰之後,尤其是二戰開始就大量售賣軍火,不斷髮動或介入許多戰爭的背後原因是一樣的。一戰開始美國經常向兩邊賣軍火,每次打仗都發一筆,加上其他先天條件和後天措施,才得以年輕輕就榮登世界老大的寶座。

更應看到的是美利堅所點燃的戰火,不僅僅有傳統意義上的戰爭,更有新形式的“冷戰”,貿易戰等。這些新型戰爭更加滅敵於無形,更加殺人不見血,卻更加讓對手防不勝防。當年對前蘇聯使用“天地一體”的全面戰爭,之後一直對俄羅斯、伊朗、朝鮮、委內瑞拉等許多“不服”國家實行的對經貿的圍追堵截,以及正在進行的貿易戰,是更應該引起充分重視的新型戰爭。

美國頻頻發動戰爭主要有擴大控制地盤,教訓不服氣者,鞏固霸權勢力等表層原因,而同時具有經濟發展需要,資本集團推動,使本土遠離戰爭等內在成因。


無中生有hz


原因是比較複雜的,而且在歷史上,美國對外戰爭的理由也不盡相同。如果一定要找出個邏輯,我們可以沿著以下這兩條路線,對美國的戰爭之路進行探索。

其一,美國對於經濟利益的追逐,是否擴大了對外戰爭的慾望?

其二,美國內部的政治博弈,是否導致了對外戰爭的需求?

我們先分析第一種,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戰爭是為了獲得某種利益。最為人熟悉的,莫過於經濟利益。就像古代歷史中的遊牧民族,每過幾年就要南下打劫農耕民族,這就是為了經濟利益。也有些戰爭,是為了獲得貿易壟斷地位,比如說英國人發動的對外戰爭,從本質上說也是為了經濟利益。但是,美國人在歷史上,對於土地情有獨鍾。在1870年之前,美國發動對外戰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擴張領土,這是美國人在那個年代的“剛需”。

1812年,美國大舉入侵加拿大,妄圖將其併入聯邦,不料被英國反殺,美軍一潰千里,首都華盛頓也被英軍佔領,白宮被一把火燒掉。這場失敗的侵略戰爭,讓美國差點亡國,後來美其名曰“第二次獨立戰爭”,將自己徹底洗白。在入侵加拿大失敗後,美國將矛頭對準了墨西哥人,1848年,“美墨戰爭”爆發,墨西哥慘敗,美國吞併墨西哥大半領土,勢力直抵太平洋,成為名副其實的美洲霸主。當然了,美國不僅通過戰爭的手段擴張領土,也不放過和平購買的機會。1803年,美國花了1500萬美金,從法國人手裡購得“路易斯安納屬地”,使得美國當時的領土幾乎擴大了一倍。1867年,美國又以720萬美金,從俄羅斯手裡購得阿拉斯加,並於1959年建立了阿拉斯加州。

在此之後,美國對於領土的慾望,開始退去,轉而追求自身的安全。事實上,只有自身安全保住了,經濟利益才能保得住,說到底,也是為了維護經濟利益。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美國擊敗西班牙,奪取了菲律賓、古巴和關島,從此在美洲再無掣肘。但是,美國並沒有吞併菲律賓和古巴,只是建立了關島屬地。從這時起,美國開始追求某種形式的“世界霸權”,而這個霸權的初級階段,必然是確立在美洲的霸權。那麼維護所謂的霸權,是否是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呢?這個是必然的,獲得了霸權地位,意味著可以制定國際貿易的規則,而這個規則自然是有利於美國人自己。因此,奪取霸權地位,最根本的原因,依然是為了奪取更多的經濟利益。美國長期奉行“孤立主義”國策,在1941年之前,並不追求“政治正確”,也不願意追求虛榮心,雖然在1894年,美國已經變成了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美國人在那個時期,只想悶聲發大財,不願意承擔責任,更不願意當西方世界的領袖。

接下來,我們轉而分析第二種,這個不太容易理解。因為很多人提起利益,下意識的反應是“金錢”,而這只是經濟利益的體現。但是,還有另外一種利益,叫作政治利益,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所謂的政治利益,可以理解為權勢,那些權力鬥爭,就是追逐政治利益的體現。再比如說,在近代之前的歐洲國家,君主的虛榮心,以及宗教之間的“分歧”,都反映了政治利益。君主可以因虛榮心發動戰爭,也可以因政治地位發動戰爭,比如說通過對外戰爭的方式樹立威信。宗教之間可以因爭奪“話語權”,而引發大規模的戰爭,即使是在同一個君主國家,內部的政治勢力之間,也會爆發衝突。

在美國,政治博弈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二戰之後,美國政府發動對外戰爭,很多情況下是內部政治團體,為了滿足自身的政治利益。比如說在1947年,杜魯門等人徹底否定了前總統羅斯福的國策,搬出了“杜魯門主義”,引起了美蘇“冷戰”。而在此之前,羅斯福主張與蘇聯友好相處,這種國策也得到很多政客的支持。杜魯門上臺後,將這些人清除出了美國政治圈,自然要樹立威信,以踐行自身的政治主張。因此,在杜魯門之後,“反XXXX”成為一種政治正確,使得美國政府可以不計成本的進行對外戰爭。在1950年代,美國政府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結果美國吃了大虧。為了找回面子,美國政府在越南看到了機會,在1965年大舉殺入越南,沒料想再次打臉。

圍繞著“政治正確”,展開政治博弈,自然不能違背“政治正確”。這點不言自明,如果美國的政治家在“冷戰”時期同情蘇聯,則將被立刻扣上帽子,位置自然也就保不住了,還談何政治利益?所以說,在美國,最大的“政治利益”,就是不能違背“政治正確”,即使要通過戰爭的方式,也不能給競爭對手取代自己的機會,這可以被看作是美國皿煮政治的缺陷,使得美國政治家很難“實事求是”,充滿了“傲慢與偏見”。

即使在今天,很多美國政治家依然帶著有色眼鏡,鼓吹“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對立。因為對於他們來說,表達出這些政治觀點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收穫選民的支持,以獲得選票,如果違背了民意,政治生涯也就結束了。從這個角度重新思考美國的對外戰爭,為什麼在“911事件”之後,美國前總統小布什要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如果說只是為了經濟利益,這兩場戰爭燒掉了10000億美金,有點賠本賺吆喝。如果是為了政治利益,就非常容易理解,如果小布什不發動戰爭,就無法給美國選民以交代,自然也就不可能連任總統,而和小布什站在一起的政治集團,也將失去立足之地。

再有就是,美國總統的權力很大,作為軍隊的總司令,可以繞開國會發起軍事行動,即使戰事失利,自己也不用承擔法律責任,還可以甩給下一任,這使得美國總統發動戰爭的成本極低,風險也極低。對於美國總統來說,以美國的實力,發動戰爭,只要對手不牛逼,在大概率上美國還是會贏的,這能為他獲取巨大的政治資本,樹立威信,而且非常高效,如果是利用經濟建設,則時間太長了,還不一定成功。那麼既然有一個成本低,風險低,收益高的途徑,為什麼不用呢?美國總統最多幹兩屆,如果不發動戰爭來撈取政治資本,總統豈不是白乾了嗎?因此,美國的政治制度,也提高了總統發動戰爭的幾率。


圖維坦


我上學的時候老師就說過,美國是戰爭販子。多年看來,的確如此,只不過比販子實際要大要狠,販子不過是一個戲謔之詞,表達了那個年代人對美國的本質的認識和霸權的蔑視。

美國是因為英法等殖民地起家,美國人多是歐洲列強的後代,很多所謂政治精英骨子裡認為用戰爭來攫取世界資源和經濟利益簡直就是天經地義,只不過美國多了民主的面具而已。

一戰和二戰,兩次世界大戰是美國崛起的戰爭,也是迄今為止美國最聰明最划算最得人心的戰爭。戰爭鍥入時機的把控,尤其是二戰時經濟能力超強的羅斯福總統,最終把美國帶上世界巔峰。租借法案,名利雙收,在英法等老牌帝國的呻吟中,巧取豪奪,從此軍事基地遍佈全球,美元獨步天下。

後來的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確是為了阻止國際共產主義陣營的擴大,也是為了樹立大哥大威信,有些戰果,但沒想到被打臉了,還打疼了,巧合的是這兩場戰爭都有中國的存在,朝鮮戰爭中國還是主打。

冷戰鐵幕降下,瓦解蘇聯成了首要任務,軍備競賽,星球大戰,美國兵不血刃,用經濟拖垮了蘇聯,直接導致瞭解體。

需要說明的是,無論以上哪次戰爭,包括冷戰,無論輸贏,軍火商特權階層都賺的是真金白銀。

再以後比如南聯盟戰爭,贏了,壓迫擠壓了俄羅斯,打擊了歐元。而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呢,大家可以看到,漂亮的勝利越來越少了,為啥還要繼續打?因為戰爭中永遠受益的是軍火商和背後的財團,無論賣軍火,控制資源,保護美元霸權,國家利益是有得有失的甚至得不償失的,然而他們控制影響了美國的國策走向,美國如何能停止戰爭的步伐呢?


緣兵求謀


答案是:戰爭,是國家政治集團鬥爭的最後賭博。只要是賭博,結果總會是有贏有輸的。美國不斷髮動戰爭,為什麼至今贏的多輸的少?這主要是因為:

美國白宮(國務院)

1,美國發動戰爭的對象大都是世界上的中小國家,未開戰之前結果已經規劃好了。美國政府發動戰爭的背後下賭者是各大金融集團和政治利益集團,美國政府的有關部門只是戰爭的實施工具。

世人皆知美國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超級大國,美國在世界地緣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外交上等方面上是一個極沒有大國責任的霸權國家,在世界範圍內幾乎為所欲為,聯合國和安理會等國際組織都是美國利用的工具。

美國總統特朗普

美國的總統,國務院,眾議院,參議院等政治體制的三權分立機構,特別是五角大樓(國防部),各種情報機構,陸軍,海軍,空軍等軍兵種都是華爾街和美聯儲(類似私有的中央銀行)等金融集團的忠實支持者和利益悠關方。

美國在二戰以後發動的所有戰爭,除了朝戰和越爭以外大部分都是贏家,美國政府既使輸掉了戰爭,美國政府背後的各大金融集團和各大政治利益集團,他們永遠是贏家,他們才是美國不斷髮動戰爭的罪魁禍首。

美聯儲現任主席:鮑威爾

2,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對外發動戰爭之前出奇的團結一致,因為兩黨身後的利益集團及其“政治精英們",不想錯過發戰爭橫財的大好機會。

美國今天的一切政治和經濟資源大部分都控制在民主黨和共和黨這兩個超級大政黨手中,儘管兩黨在美國政府內關於國家大事的規劃,決策,表決,實施中,都是為了各政黨的利益,分岐不斷互相否決、制約等事情經常發生,但是一旦美國政府準備對外發動戰爭,兩黨出奇地表現一致,表面上團結一致,實際上是利益一致才團結一致。

美國兩大政黨

不是因為兩黨的工作效率高,而是兩黨的共同利益和每個人的利益驚人的一致。因為兩大政黨的政治精英們大都是美國戰爭發動者~金融集團,軍工集團,軍火商,高科技軍工公司等的股東,代言人,代理人,情報線人和推動者。

這些人比誰都清楚: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戰爭一旦爆發就是快速發戰爭財的最好時機。國家戰勝與否,軍隊損失多少,雙方死傷多少人,國家財政如何債臺高築,什麼民主,人權,自由等與他們統統無關,只有利益與他們有關。



洛馬公司

3,美國政府控制下外交、情報和各種媒體輿論等,早己經準備好了一系列的關於被侵略國家的各種違反,美式“民主、人權、自由、人道"等有力“證據”。

美國政府每當發動戰爭之前,總是會拿美國自己的外交部的,情報機關的,主流媒體的,政治名人的,被戰爭國的反對派言論等所謂的有力"證據”來說事。

美國FBI工作人員

抹黑和抨擊被侵略國家的政黨和領導人,國家政府,軍隊組織等,是多麼的獨裁專治,殘忍屠殺正義的人民,殺害美國外交官和公民,破壞地區民主政治等等的一系列老套路。

給美國軍隊和人民洗腦,號召和煽動不明真相的、善良的、中下層普通的老百姓去參戰賣命,去為美式的“民主,民權,正義,自由”等騙人的政治口號去犧牲。

美聯儲

總之,美國不斷髮動戰爭只是為了美國自己的利益,為了各政黨集團的利益,為了少數富人和政治精英們的個人利益而不斷地繼續發動戰爭。20O多年前美國國家的誕生就與不斷的戰爭形影不離,美國的獨立戰爭都是歐洲銀行家設的騙局,今天的美國不斷的發動戰爭已經成了難改的歷史傳統。

美國五角大樓


美國在不斷的戰爭中發展,美國也會在不斷的戰爭中滅亡。因為世界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美國總是夢想一家獨大,那是根本不能的。曾經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難得糊塗DAvid


美國為什麼發動戰爭?拋開其世界警察及其他各種政治、地緣、能源等因素,單論美國發動的各種軍事行動,可以發現一規律:美軍每發動一場戰爭,必將推出一種或幾種新型作戰武器,必將改變以往的作戰樣式,也必將推出嶄新的軍事理論,然後再利用戰爭行動驗證其軍事理論、演練其作戰樣式、更新其武器裝備。如此循環,美國整體軍事水平就始終走在世界軍事的最前沿。也是其不斷髮動戰爭一個因素吧。


索馬里戰爭:美軍派出其輕步兵快速反應部隊“遊騎兵”和精英中精英三角洲特戰部隊,實施“哥特蛇行動”。雖其抓捕行動失敗,但在隨後的營救過程中,深度挖掘了特戰部隊的潛質,做到了以一當百。地面行動的失敗,也使美軍視地面戰為畏途。從而為一種全新的作戰方式—非接觸作戰-空襲戰,埋下伏筆。並且此後美軍幾次大的軍事行動均採取了非接觸作戰。


海灣戰爭期:F-117首次亮相,它是美國空軍最新式的主戰飛機之一, 也是美軍空軍第一種高亞音速隱形戰鬥轟炸機,單價1億多美元。具有隱身性能的B-1B型戰略轟炸機也首次用於實戰。另外參戰的還有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和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等武器,直接為其空襲戰服務。戰爭所引發的不止是“沙漠風暴”更是後冷戰時期戰爭模式改變的軍事風暴。張召忠將軍認為海灣戰爭是機械化戰爭時代向信息化戰爭時代的重大轉折點。海灣戰爭在保留了機械化戰爭的最先進作戰樣式的同時,還催生了一種非接觸、非線式的高技術局部戰爭理論。同時也為電子戰、信息戰提供了廣泛的武器平臺。


科索沃戰爭:是20世紀末的一場典型的非接觸、非線式高技術局部戰爭。千里之外巡航導彈的精確打擊、萬里之外本土起飛、抹去戰略縱深隱形轟炸機、電子干擾、無人機的廣泛使用,實現了信息火力的一體化信息戰。



當然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美國之所以屢次發動戰爭,也有其強烈的政治目的。

只說戰爭,不談軍事。


蝸牛篆圈


美國是現在世界頻繁對外使用武力的國家,有的為大家所熟知,比如入侵伊拉克、打擊敘利亞等,有的則相對不出名,比如入侵格林納達等拉美國家。雖然出名程度不同,但都對被侵犯的國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也破壞了既有的世界秩序。

那麼為何美國為什麼頻頻發動對外戰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釋。一是美國畢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遍佈全球的軍事基地可以保證美軍可以在短時間內投送到世界任何角落,這就給了美國恃強凌弱的根本條件。二是美國國內的資本家,特別是軍工業集團,即軍工複合體,它們在美國的政治生態中佔據重要地位,經常遊說美國決策者發動戰爭,好處自然是在戰爭中大發橫財。三是美國的決策者,美國決策者普遍相信這樣一個觀念,只要世界各國都採取了美國的政治制度,那麼世界和平就會降臨,為此可以推翻薩達姆、卡扎菲之流。最後,美國民眾有時也會推動戰爭,比如現今的美國民眾相信敘利亞政府真的對平民使用了化武,支持政府軍事打擊敘利亞。


法大庶吉士


因為美國政府是政商結合,要當選美國總統,必須得到商業集團的支持,這其中就包括軍火商業集團。軍火商要賺錢,就必須生產和銷售軍火,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他們在美國政府裡面的代言人(包括美國總統)以國家的名義對外發動戰爭,在世界各國製造戰亂,戰爭越多、世界越戰亂,美國的軍火集團就越賺錢,他們的代言人就越有可能控制政府。所以這就是美國發動戰爭的內在本質。


CCTV探索頻道


美國是這個地球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一霸超強。山姆大叔經常以世界警察自居,也好為人師並且也兼具黑老大的秉性。他為這個世界訂立了各種規矩,其性質就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也在奉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王道,對不聽招呼的國家要用重典整治。肢解了巴爾幹,讓南斯拉夫分裂成了若干國家,然後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還有代理人戰爭的敘利亞,除了正在膠著狀態勝負未分的敘利亞,鮮有敗績。自己承認的敗仗只有三場,一場敗於母國大英帝國,另外兩場都敗在中俄手裡,總之,敗少勝多。

再來說說好戰分子美國的好戰原因。第一、美國侵略別的國家是為了要資源,比如伊拉克

、利比亞豐富的石油資源。

第二、推行社會制度、普及普世價值觀念,如阿富汗。

第三、利益集團的背後慫恿。美國政府的金主——軍火商,他們喜歡戰爭、他們喜歡殺人流血的快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