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划分为4区的2线城市,享有“中国休闲美食名城”之称

海南省划分为4区的2线城市,享有“中国休闲美食名城”之称

海南省划分为4区的2线城市,享有“中国休闲美食名城”之称

海南省划分为4区的2线城市,享有“中国休闲美食名城”之称

海口,别称“椰城”,海南省省会,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位于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110°41′之间,地处海南岛北部,东邻文昌,西接澄迈,南毗定安,北濒琼州海峡,是海南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枢纽。

海口地处热带,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是一座富有海滨自然旖旎风光的南方滨海城市。自北宋开埠以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1988年4月13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成为海南省省会。

海口由本岛海南岛(部分)、离岛海甸岛、新埠岛组成,全市总面积3145.9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284.4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61.44平方公里。海口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一流,常年位居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1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榜单之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5%,被世界卫生组织选定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健康城市”试点地。截至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7.21万人,户籍人口171.05万人,通行闽南语海南方言。

海口拥有“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休闲美食名城”、“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最具创新力国际会展城市”等荣誉称号,曾荣获住建部颁发的年度“中国人居环境奖”,2017年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海南省划分为4区的2线城市,享有“中国休闲美食名城”之称

海南省划分为4区的2线城市,享有“中国休闲美食名城”之称

海南省划分为4区的2线城市,享有“中国休闲美食名城”之称

海南省划分为4区的2线城市,享有“中国休闲美食名城”之称

建制沿革

“海口”一名最早出现于宋代,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意为南渡江入海口处的一块浦滩之地。海口历史上隶属琼山县,名称沿革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琼州口等。

先秦时期,海口属百越诸部之骆越 [2] ,秦末属南越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海口地属珠崖郡玳瑁县,由交州刺史管辖,三国时期属广州,西晋属交州,梁朝属崖州。隋属扬州,唐属岭南道,后属南汉,宋属广南西路,元时先后属隶属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广西等处行中书省。公元1369年(明太祖洪武二年)以后隶属广东省 [3] 。

1858年6月27日,正式签订中法《天津条约》,另有《和约章程补遗》,增开琼州、潮州等六口。

海南省划分为4区的2线城市,享有“中国休闲美食名城”之称

海南省划分为4区的2线城市,享有“中国休闲美食名城”之称

海南省划分为4区的2线城市,享有“中国休闲美食名城”之称

海南省划分为4区的2线城市,享有“中国休闲美食名城”之称

海南省划分为4区的2线城市,享有“中国休闲美食名城”之称

海南省划分为4区的2线城市,享有“中国休闲美食名城”之称

海南省划分为4区的2线城市,享有“中国休闲美食名城”之称

1926年12月9日,海口从琼山县划出,独立建市,称海口市政厅。

1929年8月23日,海口市政厅改称海口市政局。

1931年2月13日,撤销海口市政局,地域划归琼山县管辖。

1939年2月10日,日军侵琼,其陆军和海军从长流天尾港登陆,国民党守军抵抗失败,中午海口沦陷。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华战争失败,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9年4月1日,国民党当局在海口成立海南特别行政区长官公署,设海口市市政筹备处。

1950年4月23日,解放军消灭国民党军驻岛主力部队,海口市解放,市政筹备处消亡。

1950年6月1日,成立海口市人民政府,为广东省辖市。

1986年5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海口市正式升格为广东省辖地级市 [4] 。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划出,独立建省,海口市定为海南省省会。

2002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海口、琼山两市合并,成立新海口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